商议完凉州战果的真假后,李二陛下不理会殿中喧哗。
悄摸将那份捷报又攥回手里,美滋滋的看个不停,颇有些爱不释手的架势。
当年东突厥逼他签下‘渭水之盟’,他卧薪尝胆数年,终报此仇。
而吐蕃和吐谷浑联手,多年来几次三番犯他大唐边境,这血海深仇,总算是回敬了一些。
但仅一战大捷还不够,既然决定动手了,不把对面一口气弄死,他晚上都睡不好!
听闻红旗信使驾到,从平康坊里匆匆赶来,悄摸入殿的李崇义,刚好赶上李二陛下的旨意。
见旱天雷拿了首功,其神威得到朝廷认可,当即便忍不住,跳了出来。
李斯文牵头制造固然有功,但他们加班加点的赶制武备,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若不抓住这个机会,扩大他在军器监的话语权,他爹李孝恭知道了,都要赏他俩最爱吃的大嘴巴子。
李崇义一路小跑,突然‘扑通’一声跪倒,滑跪到御案之前。
额头贴着金砖,但嘴角都咧到了耳根。
“启禀陛下,臣请领军器监,全力赶制旱天雷等新式武备,助大唐早日收复瓜、甘等地。”
凉州城的大获全胜,有力证明了旱天雷、马蹄马镫的神效。
若能将此物大批供应给边境守军,每收复一块故土,他和军器监的手下,都能连带着喝上口肉汤。
至于甘、瓜州等地是不是大唐的故土...
害,那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一天是汉土,永生永世都是汉人疆域!
而这句话,正好戳中李二陛下渐起的雄心。
休养生息这么多年,也是时候让四方蛮夷好好见识见识,什么叫你爹的天朝上国!
再敢来犯,大唐可就要查族谱,伐不臣了!
“准奏!拨内帑铜钱三十万贯,一月内务必造出...五万枚!”
李二陛下大手一挥,给出了一个让李崇义差点气晕的数字。
上次那三万枚,几乎是耗尽了关中现存的所有铁料,再来五万枚,他从哪弄来这么多的铁料!
李二陛下嘴角微笑,真当他没看见你悄摸溜进殿里,上朝不见你这么积极,一说到捞功就跳出来了?
“对了!”李二陛下又指了指廊下:“李卿速速取来一枚,让诸位爱卿开开眼。”
既然凉州大捷已经盖棺定论,那之前被列入绝密的旱天雷,自然无法再隐瞒下去。
当然,现在也根本不需要再隐瞒什么。
关陇失势,前朝老臣认伏,山东和江南两派只有大小猫三两只,朝廷上,他已经占据了绝对的话语权。
随着后殿的御花园方向,突然传来的一声惊响,震得檐角铜铃乱颤,满朝文武皆是眼皮子狂跳。
怪不得这玩意叫旱天雷,真是物如其名,旱地惊雷。
也难怪陛下和几位重臣看了捷报,却丝毫不怀疑凉州那奇迹般的战果。
挥手间便能招来天雷相助,这不把吐蕃蛮子打的哭爹喊娘,他们都瞧不起段志玄!
“哈哈,我那贤侄弄出的宝贝,厉不厉害,实话跟你们说,此物一出,十步之内,寸草不生!”
程咬金叉腰笑得嚣张,挤眉弄眼的一一扫视诸臣。
那得意劲,就好像旱天雷这等神兵利器,是他鼓捣出来的一样。
可想起他与李绩多年携手并进,几经生死的同袍情谊...百官脸色泛黑,实在不想搭理这个混账!
与此同时,甘州腹地的唐军大帐内,秦琼将捷报狠狠拍在案上,不禁气急而笑:
“好你个虎彪。”
“某举荐你做边关监军,是让你约束住段志玄那个莽夫,结果倒好,你比段志玄还能折腾!”
大致扫过一遍,秦琼随手将捷报扔到一边,扯松文武袖的翻领,抓起案头茶水一饮而尽。
根本不想再看那份捷报半眼。
莫生气莫生气,气坏了身体打不了孩子。
“秦帅,斥候来报,吐蕃残军在三十里外扎营!”
“来得好!”
见柴哲威快步进帐,秦琼直接就是眼前一亮。
正愁满肚子火气没处发泄,这回不把吐蕃打的哭爹喊娘,他都对不起李斯文整出的大活!
霍然起身,大手一挥命道:“传令诸位将领,即刻来帐中议事!”
不多时,当戈壁大漠的狂风卷着黄沙扑进帐里,秦琼的指尖划过甘州的地势线,最后重重落在三十里外的吐蕃营地。
两地之间并无天险阻碍,称得上是一览无余,来得正合他意!
抬头环视诸位将领,沉声道:
“此次凉州大捷,某等援军也不能弱了威风,这一仗必须要赢,还要赢得干净利索!”
论起军略智谋,他自认比不得结义兄弟里的智力担当李绩。
但这些年来,他一直在朝廷上耳濡目染,自然知晓‘战争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与政治息息相关’的道理。
此次剿灭吐蕃大军,对认真起来的大唐来说,算不得难事。
顶了天是多拨些军费、粮草下来,点兵遣将多多益善。
只要大唐雄兵顺利赶到前线,吐蕃便是螳臂当车,转瞬即逝。
至于是以奇胜,还是以正合,只要能抓到老鼠,黑猫白猫都一样。
但陛下的意思,是想以此战宣扬大唐国威,震慑西域诸国,让他们不敢轻易来犯。
想要达到这个政治诉求,那正面强攻带来的效果,就远胜于出奇兵玩突袭。
诸位唐将都已经知晓凉州战果,此时心里早已跃跃欲试。
听闻此令纷纷起身,朗声喝道:“末将愿为先锋!”
“那某请率骑兵断吐蕃退路!”
秦琼巡视一圈,满意点头:“诸位将军莫要再争,正常布置即可。”
“经凉州一役大败而归,如今吐蕃不过是些残兵败将,正面交锋不过尔尔。”
诸位将领不禁大笑。
比起地大物博的天朝上国,占据苦寒之地的吐蕃,确实不堪一击。
“还请秦帅下令!”
“好,传本帅命令,全军整备,准备拔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