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少年节帅,临危不乱
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年)十月,平卢节度使王敬武薨,军中拥立他十六岁的儿子王师范暂代节度使。
平卢节度使也称淄青节度使,昭宗时辖淄(山东淄博市淄川区)、青(山东青州市)、齐(山东济南)、登(山东烟台蓬莱区)、莱(山东莱州市)、棣(山东滨州阳信县)六州。
当时的山东除平卢军镇外,还有天平军(辖郓、曹、濮三州,治所郓州,今山东荷泽郓城)、泰宁军(辖沂、海、衮、密四州,治衮州,即山东济宁市衮州区)两镇,分由朱瑄、朱瑾兄弟执掌。
因黄巢起义刚刚结束,山东三镇暂时处于权力真空状态。宣武节度使朱全忠虽早盯上了这块肥肉,因正与武宁军(治江苏徐州)时溥交锋无暇顾及。
中、晚唐时期的藩镇节度使通常是终身制,老节度使死后由朝廷重新任命,或由军中推荐人选担任。因此,这个时期通常也是藩镇相对混乱、力量较为薄弱之时。
平卢所辖六州都是膏腴之地,朝廷当然也想自己控制,于是委派崔安潜为平卢节度使,前往赴任。
崔安潜曾以忠武军统帅身份镇压过王仙芝起义,主政西川期间对抗过南诏入侵,是个经历丰富、颇有韬略的能臣。
恰好棣州刺史张蟾瞧不起王师范这个半大小子,拒不接受王师范指挥,邀请崔安潜到棣州共同讨伐王师范。
大顺二年(891年)二月,王师范派都指挥使卢弘,率军攻讨不听招呼的张蟾。
谁知卢弘走到半路却掉头回来进攻王师范,王师范派人携重金迎接卢弘,对卢弘说:“卢将军,我王师范不过是个幼稚蒙童,确实配不上节度使这一位置。我愿避位让贤,只求您能秉仁义之心,饶我性命。”
卢弘觉得王师范年少,且自己又兵权在手,误以为王师范怕了,没起任何疑心。只是他没料到王师范年龄虽小,却很有主见,不过是用计向他示弱而已。
淄青小校刘鄩骁勇善战却怀才不遇,王师范对他早有了解,私下找他说:“你如能杀了卢弘,我就让你当大将。”
卢弘进城后,王师范暗伏甲兵,设宴盛情款待。酒酣耳热之际,刘鄩突然闯入,杀死了卢弘及他的数名同党。
王师范遂在刘鄩协助下,重赏有功人员,迅速稳住了局势。之后,又亲自统军攻陷棣州,生擒张蟾将其斩首示众。崔安潜独木难支,只得逃回京城。
风波过后,王师范兑现承诺,破格提拔刘鄩为平卢马步兵副统帅。朝廷只能接受现实,任命王师范为平卢节度使。
王师范虽出自武将家庭,却酷爱读书,且为人和善低调,很得人心。但凡他居住的益都县(山东青州市)有新县令到任,他都会亲自准备仪仗前往拜见。
县令们哪敢承受如此大礼,他就让亲信逼着县令坐在正厅,他则以“百姓王师范”身份求见。
幕僚劝他不要这样屈尊太过,他说:“我尊重县令,是因他们是一县父母,我这是要教育子孙后代尊重长者,千万不可忘本。”
在他的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军中秩序井然,且与邻近的天平、泰宁两镇关系融洽,淄青阖境平安。
【02】秉持忠义,兴兵救驾
景福二年(893年)四月,朱全忠攻破徐州,逼迫武宁军节度使时溥自焚。紧接着,从乾宁元年(894年)二月开始,对朱瑄、朱瑾掌控下的天平、泰宁二镇发起猛攻。
年已二十岁的王师范聪明选择中立,静观时局发展。
乾宁四年(897年)正月,朱全忠击败朱氏兄弟。朱瑄被杀,朱瑾逃往淮南投奔杨行密。
两镇所属六州,及王师范治下齐(山东济南)、棣(山东滨州阳信县)二州,都被朱全忠夺占。
王师范自知实力不济,为避免百姓遭受战火荼毒,以四州、十余万兵力主动向朱全忠示好结盟,受到朱全忠褒奖。
天复元年(901年)十一月,因宰相崔胤执意消灭宦官,且举措过于激进,引来宦官的恐惧与仇视。神策左军中尉韩全诲为求活命,竟挑唆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发动兵变,将昭宗劫持到了凤翔。朱全忠率宣武军争夺,接连击败李茂贞,将其包围在凤翔。
李茂贞被逼无奈,与韩全诲矫诏加罪朱全忠,令四方藩镇出兵讨伐。
天复三年(903年)正月初二,诏书送抵平卢军。
素来看重君臣名份的王师范悲愤难忍,对左右将领和幕僚说:“身为大唐藩臣,岂能坐视天子受辱而置之不理。难道坐拥强兵,就是为了保卫自己?”
恰好前宰相张濬也在各地奔走呼吁,劝说各藩镇出兵迎驾。王师范答复说:“张公的话正合我意,我明知力量不足,但定当以死报效。”
当时朱全忠驻防关东的军队大都开往关中参战,城防较为空虚。
王师范派出多路小队化装成商贩,用车推着兵器盔甲,隐蔽进入汴(河南开封)、徐(江苏徐州)、兖(山东济宁市兖州区)、郓(山东荷泽郓城县)、齐(山东济南)、沂(山东临沂)、华(陕西渭南华州区)等州,约好同一天共同起兵讨伐朱全忠。
这个计策极具创意也极其胆大,有点类似“小群多路破袭战”,是当时最有可能收到奇效的战法。
实施中因距离较长,且百余人的商贩队伍也易引起注意,大部分都被宣武军察觉收捕。只有行军司马刘鄩这一队,成功夺占了兖州。
刘鄩,就是被王师范从军中小校,破格提拔为马步兵副统帅的那位。
事实证明,王师范慧眼如炬,刘鄩后来成了五代十国时的名将,连能征善战的后唐庄宗李存勖都夸他“一步生百计”。
当时的泰宁军节度使(治所在衮州)葛从周,正率军在邢州(河北邢台)与河东军交战。刘鄩先派几个精明士卒扮成卖油郎,混进城中打探敌情。
次日夜间,刘鄩带五百精兵从水门潜入城里,根据提前踩好的点位,迅速控制住了守军。天亮前,兖州城防落入刘鄩之手,城中百姓竟一无所知。
刘鄩占据了军府,把葛从周的老母、妻子全都保护起来,仍按往日标准照常供应,没让他们受到任何侵害与影响。
还有一支两百人的小队,由牙将张居厚率领,推着小车来到华州(陕西渭南华州区)。代理州中事务的娄敬思觉得奇怪,让他们掀开罩布接受检查。
罩布底下遮盖的全是兵刃,眼看隐瞒不住,张居厚取出兵器将娄敬思砍倒,率众呐喊着冲向城中。此时大唐宰相崔胤正在华州,见状指挥城中守军抵抗,击退并擒获了张居厚。
就在同一天,汴州留守判官裴迪也抓获了一名混入城中的淄青军,经拷问掌握了王师范的全盘计划。
裴迪大惊之下来不及向朱全忠汇报,立即奏请城内马步都指挥使朱友宁,率万余军队东巡兖、郓。朱友宁派人到邢州通知葛从周,让他火速回返,共击王师范。
朱全忠听闻有变,也从前线分出军队奔赴山东,交给朱友宁统一指挥。
【03】明知不敌,仍要一战
天复三年(903年)三月十七日,王师范之弟王师鲁围攻齐州(山东济南),被朱友宁击退。王师范派兵增援兖州刘鄩,也被击溃。
从邢州赶来的葛从周包围了兖州,朱友宁则挥师经博昌(山东滨州博兴县),攻打青州(山东潍坊市青州区)。
三月二十七日,击败李茂贞凯旋而归的朱全忠,亲统十万大军,前来教训敢于向他叫板的王师范。
晚唐年间论起各藩镇战斗力,宣武军堪称魁首。朱全忠麾下猛将如云,又怎是偏安一隅的平卢军所能匹敌。
几经交锋,王师范很快支撑不住,不得不向淮南节度使(辖今江苏、安徽大部,治所在扬州)杨行密求援。
四月二十五日,淮南大将王茂章带领七千步骑兵,从海州(江苏连云港)方向赶来救援。
王茂章会同莱州刺史、王师范的亲弟王师诲,攻陷朱全忠所属密州(山东潍坊市密州区,属泰宁军),斩杀其刺史刘康义。杨行密任命大将张训出任刺史,将密州划入淮南领地。
五月,朱友宁攻打博昌一月有余毫无进展,朱全忠大怒,派客将刘扞督战。
朱友宁急于自证,驱赶十余万百姓,背负土木、石头,在城南构筑土山。建好后,从土山居高临下攻入城内,屠净了城中军民,用以泄愤。
博昌陷落,朱友宁发兵青州,又分派将领攻打登(山东烟台蓬莱区)、莱(山东烟台莱州市)二州。
六月初六,登州被克,王师范在石楼(山东青州西)构筑登州栅、莱州栅两道防线,阻拒朱友宁。
六月初七,朱友宁趁夜袭击登州栅,眼看就要攻陷,王师范派人催促王茂章出战,王茂章却按兵不动。登州栅陷落,朱友宁乘胜攻向莱州栅。
黎明时分,王茂章与王师范合兵一处反击宣武军。宣武军经过整晚鏖战早已疲惫,被打得大败。朱友宁毫无惧色,纵马从高地上俯冲下来,没想到马匹突然绊倒,他摔落在地,被青州将领张士袅所杀,首级送往淮南。
王茂章、王师范乘胜追击,一直追到米河(山东淄博北),俘斩万余人。
朱友宁是朱全忠的侄子,习诗礼、懂兵法,跟随朱全忠南征北战,深得朱全忠欣赏。朱全忠得闻噩耗,昼夜兼程赶来报仇。
七月十四日,宣武大军抵达临朐(山东潍坊市临朐县),猛攻青州。
王师范出城应战,大败!
屯驻青州城外的王茂章紧闭营垒,示弱不战。待宣武军稍有松懈之际,他率骑兵拆毁栅栏,在敌阵中驰骋冲杀。不一会儿,又返回营中举杯痛饮,而后再次杀出。如此往返多次,如入无人之境。
朱全忠在高处观战,得知这员猛将是淮南王茂章,不禁叹惜着说:“假如能让我得到他,平定天下又有何难!”
双方战至晡时(下午四点左右),宣武军方才撤军。
王茂章看到双方兵力相差过于悬殊,知道再战无益,不愿把这支淮南精锐埋葬于异域他乡,便在当晚引军退入淮南。
密州刺史张训听说王茂章走了,对他的将领说:“宣武军要来了,咱们如何抵挡!”
大家意见是把城内物资抢光,再放把火烧掉。张训不同意,令人将城中府库封存,在城头插满旗帜,而后让老弱残兵在前,他亲率精兵殿后缓缓而去。
等到宣武军到达,见城头旗帜林立怀疑有诈,竟不敢入攻。停留数天,方发觉淮南军已撤走。进入城中,见城池毫无毁损,也就不再追赶。
【04】实力不济,兵败归降
八月初一,朱全忠眼见大局已定,留下大将杨师厚继续攻打青州,率军返回大梁。
淮南援军撤走,对王师范来说无疑是个致命打击。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要么拿平卢全境军民作本,继续与宣武军血战到底;要么认清形势,讲和投降。
王师范选择了后者!
九月二十一日,王师范派节度副使李嗣业、兄弟王师悦向杨师厚请降,在降书中解释道:“我王师范不是有意背弃盟约,全因韩全诲、李茂贞以天子名义令我出兵,我不敢违背!”
此时朱全忠因李茂贞、杨崇本重新发兵进逼长安,担心他们再把昭宗劫走,正要亲往长安将昭宗接到洛阳。加之平卢尚有十余万军队,再打下去势必牵扯精力,也就接受了王师范的请降。
王师范没有忘记仍以孤军坚守兖州的刘鄩,对杨师厚说明攻打兖州是自己决策,刘鄩只是执行命令,请宽恕他的罪过,并派人通知刘鄩放弃抵抗。
再将话题转向刘鄩。
葛从周自邢州赶来猛攻兖州,葛从周的母亲登城对葛从周说:“刘将军待我很好,非但没有伤害我,反而侍奉的非常周到。大家各为其主,你要好好考虑!”
葛从周见老母安好,被刘鄩仁义所感,攻城便不再那么急迫。
刘鄩将城中老弱妇孺全部放出,只留年少力壮的坚守城池,与他们分衣食、同甘苦,且严令士卒抢掠百姓。双方虽然互相对峙,城中却是秩序井然。
围城时间一长,加之外援断绝,军心士气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刘鄩副帅王彦温趁人不备,翻出城墙投降,很多士卒跟他一起逃了过去。
刘鄩在城上从容宣布:“凡没有接受我的指令,擅自跟随副使前往宣武阵营的,斩!”
淄青士兵搞不清状况,不敢再随意出城。而对面宣武军也怀疑王彦温是诈降,将他拉到城下斩首!
这下彻底打消了淄青士卒投降的念头,众志成诚跟随刘鄩抗敌。
待王师范归顺朱全忠,葛从周钦佩他的为人,以祸福逆顺的道理晓谕他,刘鄩说:“我受王公之命防守此城,现在王公失势,如果不接到他的命令就投降,这不是将领应做的事。”
待王师范使者前来劝诫,他这才出城降于葛从周。
葛从周专门替他置办行装,将他送到大梁(河南开封)拜见朱全忠。
刘鄩说:“我区区一个降将,还没接到梁王宽恕的命令,怎敢乘马着裘。”于是穿白衣,骑驴抵达大梁。
朱全忠与他一番交谈,深感这是大才,直接将他任命为保大军节度使(辖鄜、坊、丹、延四州,治所坊州,即陕西延安黄陵县),成为节制一方的统帅。
刘鄩没让朱全忠失望,先后平定刘知俊、蒋殷叛乱,打败晋王李存嗣,击退吴军进攻,立下战功无数,成为后梁名将。
有立场、有原则、有底线、有操守,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能做到这“四有”,即便是敌手也会赞誉有加。
反之,如果泯灭良心、不干人事,只知踩着别人往上爬,往往爬得越高、摔得越惨!
【05】义士归天,慨然赴难
天佑元年(904年)八月,朱全忠指使朱友恭、氏叔琮将唐昭宗弑杀于东都行宫,扳倒了他篡位称帝的最大一块石头。
自此,偌大北方除李克用雄据晋阳(山西太原)、李茂贞龟缩凤翔外,已尽归朱全忠所有。
没了后顾之忧的他,哪里还将淄青四州放在眼里。
昭宣帝天佑二年(905年)二月,梁王朱全忠任命亲信幕僚李振为淄青节度使,接替王师范。
王师范奉命举族西迁,抵达濮阳后,王师范骑驴前行,以示有罪在身。到了大梁,朱全忠按客人礼节接待了他,虽不热情却也周到。
三月十一日,朱全忠先将王师范任命为河阳节度使,后又调整为金吾上将军,闲居洛阳。
之后,朱全忠忙于禅位登基。为了保持后方稳定,避免不必要的动荡,一直没动王师范,王师范也得以在洛阳悠哉的生活了几年。
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年)四月十八日,朱全忠在开封即帝位,建国号大梁,史称后梁!
开平二年(908年)正月,朱友宁妻子拜见朱全忠,哭着对他说:“陛下建立大梁,朱氏阖族蒙受国恩。唯独我老公不幸,因王师范叛乱死于战场。而仇人居然还在得享清福,我实在深感痛心!”
朱全忠以手拍额,愤声道:“你要不说,我几乎忘了这个逆贼!”
正月初十,朱全忠遣使到洛阳诛灭王师范全族!
使者先让人在王师范府宅旁挖了个大坑,再召来王师范传达敕令。
王师范大摆宴席,与全体宗族按长幼辈份依次入席,平静的说:“死生在所难免,何况是像我这样的有罪之人!我不愿死后尸体被胡乱摆放,失去长幼次序!”
而后,全族二百余人依次走到坑边,引颈受戮。
后唐同光三年(925年),消灭后梁的庄宗李存勖为表彰王师范效忠大唐的功劳,为其平反,追赐太尉。
古时君子在决定某件事该不该做时,通常不是用利益大小来权衡,而是靠是非标准去评判。
符合人伦道义,即便力有不及,都会全力为之。不符合人伦道义,纵然利益再大,也不妥协低头。
以王师范的睿智,不会不知道冒然与朱全忠对抗是什么结局!但天子有难,又岂能只顾自己偏安!
兵败后,他也可以凭借四州军民,把战争再拖上几年,直至所有人都与他一同玉碎。但他不忍阖境涂炭,毅然息戈止战,与全族二百余人潇洒赴死。
君子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当生则生、当死则死,万事对得起良知,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