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玻璃成“筛……筛沙子?”
几位大匠面面相觑,脸上都露出了和公输炮刚才如出一辙的茫然神色。炼铁他们懂,炼沙子?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沙子那玩意儿,满河滩都是,除了盖房铺路,还能炼出个什么名堂?
王平看着他们疑惑的表情,也不多解释,只是笑了笑,直接带头走向将作监后院堆放材料的地方。那里正好有一小堆准备用来和泥砌炉的细沙。
“对,就是筛沙子。”
王平抓起一把沙子,任由它们从指缝间流下,“不过不是随便什么沙子都行。公输炮,去找些细密的筛网来,越细越好。
先把里面的石子、草梗这些杂物筛掉,然后用水反复淘洗,尽量把泥土都洗掉,只留下最干净、最细腻的石英砂。”
虽然不明白大人的意图,但王平过往的“神奇”早已在将作监建立了威信。
公输炮和几位大匠虽然满腹疑团,还是立刻行动起来。
有人去找筛网,有人去担水,有人拿来木盆和铁锹,很快就在后院热火朝天地干起了这“筛沙子”的活计。
工匠们一边干活,一边忍不住低声议论。
“老李头,你说大人这到底是要做啥?沙子还能炼出宝贝来?”
“我哪儿知道?大人行事,向来高深莫测。先前那高炉,不也是谁都想不到能炼出那般好铁吗?照着做就是了!”
“说得也是……不过这沙子淘洗得比咱家淘菜还干净,真是怪事。”
王平也没闲着,他指挥着众人,将初步筛洗干净的沙子摊开在干净的青石板上晾晒,同时在心里默默回忆着烧制玻璃的大致流程。
他知道主要原料是石英砂(沙子),还需要加入纯碱(天然碱或草木灰提纯)作为助熔剂,以及石灰石(碳酸钙)作为稳定剂。纯碱和石灰石在将作监都不难找。
等到沙子晒得半干,王平又让人取来研磨用的石臼,吩咐道:
“把这些晒干的沙子再细细研磨一遍,磨得越细越好。”
这一步是为了增加反应面积,让沙子更容易熔化。
工匠们虽然觉得磨沙子比磨粮食还上心有些古怪,但依旧一丝不苟地执行着。
与此同时,王平又让公输炮去取来了适量的纯碱和碾碎成粉末的石灰石。
他将研磨得极其细腻的石英砂、纯碱粉末和石灰石粉末按照大致记忆中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并用木棍反复搅拌均匀。
“大人,这……这就能炼了?”
公输炮看着眼前这堆灰白色的混合粉末,实在无法将它和任何“宝贝”联系起来。
“还差得远呢。”
王平摇摇头,“这只是初步的配料。不同的配方,不同的火候,烧出来的东西可能天差地别。咱们这次只是试试,成败都未可知。”
他让人取来几个小号的耐火坩埚——这是平时用来熔炼少量金属试样的。
王平亲自将混合好的粉末小心地装入几个坩埚中,每个坩埚装的量都不多,并且稍微调整了一下配料的比例,准备多做几组对比试验。
“升火!把一号小窑炉加热,温度要尽量高,比炼铁时还要高!”
王平下令道。
工匠们立刻忙碌起来,鼓风机开始呼哧呼哧地工作,窑炉内的温度迅速攀升,灼人的热浪再次弥漫开来,但与之前炼铁时那种带着金属腥气的热不同,这次更多是干热的火焰气息。
当窑炉温度达到最高时,王平指挥着工匠用长钳将那几个装好料的坩埚小心翼翼地送入炉膛最炽热的中心区域。
“保持火势,持续加热!”
王平紧盯着炉火,心中也有些忐忑。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在这个缺乏精确温控和现代化学知识的时代,烧制玻璃很大程度上要靠经验和运气。
时间一点点过去,炉火持续燃烧。围观的工匠们都伸长了脖子,好奇地看着那几个在烈火中灼烧的坩埚,不知道里面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
大约过了半个多时辰,王平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便下令:
“停火!稍微降温后,把坩埚夹出来,小心点,别晃!”
工匠们依言照做。
当通红的坩埚被夹出,放置在准备好的耐火砖上时,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地凑上前观看。
坩埚内的物质已经不再是松散的粉末,而是在高温下熔化成了一种粘稠的、冒着气泡的赤红色熔融体,看起来像是极其粘稠的糖浆。
“这……这是化了?”一个老工匠惊奇道。
“嗯,看来是熔了。”
王平心中稍定,至少证明温度是够的,配料大体方向没错。他让人取来一根事先准备好的、前端带着小铁环的长铁棍。
“接下来是关键。”
王平深吸一口气,对一位经验最丰富、手最稳的老工匠说道,“李师傅,你用这铁棍,前端蘸一点那熔化的料,试着把它拉出来,看能不能形成细丝或者吹出气泡来。”
李师傅虽然不明所以,但还是郑重地接过铁棍。
他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将铁棍前端的铁环探入一个坩埚的熔融物中,轻轻一转,蘸起一小团赤红的、如同软糖般的物质,然后缓缓将铁棍提起。
在众人目不转睛的注视下,随着铁棍的提升,那团赤红的熔融物被拉长了,形成了一条细细的、柔软的红色丝线,在空气中迅速由红变暗,最后凝固成了一条……透明的、略带点浑浊的淡绿色细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