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萧天傲见状,气打不一处来。“即便如此,你们也只有一路人马,赵越两国可是有两路人马。你觉得你赢的胜算有多少。”
“谁说我只有一路人马,”林一铭笑道。指着不远处,往这奔跑而来的探子,“说曹操,曹操就到。”
只见探子,手脚并用,勒住缰绳,夹住马肚。
奔腾中的马儿,瞬间仰头长吼,急刹。
探子翻身下马,脚底生风,如离弦之箭般朝林一铭的方向奔腾而来,一套动作行云流水。
瞬间便来到林一铭的跟前,单膝跪地:
“报告公子,萧宁山的队伍抵达十里坡,遇到越国的军队,两队人马打了起来。”
“什么?”林一铭跟萧天傲异口同声惊呼。
十里坡,就是快要进入聊城的拐角。
两队人马,一队是从北边的越国而来,一队从西边的陵城而来,结果两队人马在十里坡遇到了,打了起来。
林一铭抓住探子的衣领,焦急问道:“那大皇子萧宁海的队伍呢。”
“没...没见着。”
“没见着?”这算什么回答,难道他们没赶到。
不应该啊,从望城出发,抵达陵庐道也就两天的时间,如今两天都已经过去了,怎么会没见他们的踪影,难道路上遇到什么突发事件不成。
念及此,林一铭再次询问道:“那赵国的军队呢。”
“公子,赵国的军队远在海对岸,他们为了安全起见,在北边登陆,原本想要跟越国的队伍汇聚一处,谁知被海风耽误了,他们才刚刚抵达海岸,在北边的北海港登陆。”探子汇报道。
“你的意思是说,赵国的队伍才堪堪登陆,而越国的队伍提前来到十里坡,结果跟萧宁山的队伍遇上了,打起来了。”林一铭一脸焦急。
“公子正是如此。”探子斩钉截铁。
要真是这样的话,那就不好了。
按道理萧宁山的队伍从陵城出发,路经陵庐道,而萧宁海、晋塞他们从望城出发,也得经过陵庐道。
两队人马按道理应该遇到,应该汇聚一处才对。
不对,不对,不对,这是逻辑错误。林一铭连忙摇头,否定刚刚的设想,重新梳理。
刚刚探子说什么来着,没见着。
整条陵庐道在商队建立之前便安插了不少探子,结果探子来报,没见着。
这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说他们要么压根没有出兵,要么……在等坐收渔翁之利。
林一铭的脑子像是被人打了一闷棍般,发出一声轰鸣声。
已经来不及多想,萧宁海仰、晋塞为什么要这样做。
到底什么理由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现在得想办法解决目前所处的危机,尤其萧宁山那边的危机。
要是萧宁海真的叛变,想要坐收渔翁之利。
那萧宁海将面临三面围攻。
如今他们跟越国的队伍对上了,而越国后面还有赵国的队伍正在登陆,给予支援。
这还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萧宁山背后还隐藏着萧宁海,要是他们等到时机成熟在背后给萧宁山来上一刀,后果不堪设想。
真心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谁能想到,原本看好的萧宁海,会没见着。而不看好的萧宁山却带着二十万队伍正在跟越国干架。
这一刻,林一铭情愿相信没见着,那是因为晋塞他们没有收到飞鸽传书。而不愿相信是因为他们有了叛变之心。
现在,想什么都已经没有用了,任何时候都得做最坏的打算,为今之计必须解决眼前的危机,给萧宁山有力的支援才行。
这突发事件,一下打乱了林一铭所有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