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长安,总是和雪分不开的。
春明门外,十里长亭。
夕阳如霜,寂寥万里。
不过,片刻后,一支队伍归来,打破了这里的寂静。
自然就是前往长乐郡的孙伏伽和李君羡。
不过,去的时候,他们用了十日,而回来的时候,则多了不少,现在已是十二月了。
无他,因为队伍中,多了一辆马车,是长孙的马车,自然就不能如之前那样日夜飞奔。
毕竟,就算是把马车颠碎,那速度也是超不过战马的不是?
马车的速度,渐渐慢了下来。
秋兰抱着整个几乎占了大半个马车空间的花熊,轻轻掀开了车帘。
“殿下,长安到了!”秋兰忍不住惊呼。
她是高兴的,她向来就是那种没心没肺的性子,自己还在殿下身边,对于秋兰而言,这就足够了,所以,一路上秋兰就显得很活跃,不知是不是想要感染下变得沉默寡言的长乐,总之,她的话多了起来。
一直合着眼眸,静气小憩的长乐,终于眉角颤了颤,缓缓睁开,也顺着秋兰的方向,望了出去。
田野无尽。
茫茫大地和天空仿佛融二为一。
好像,一切都很熟悉,尽管离开长安一年多的时日,一切却就好似就在昨日。
甚至,她还看到了那座亭子。
还记得,当时,自己离开长安,他和杨姑娘,就在这亭下,为自己送行。
还留下了哪一首,现在已经流传于整个大唐的名篇《送别》。
那声音,宛若经久不息,仍旧萦绕于自己的耳畔。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长乐眉角轻抖。
这声音·······
她看了眼秋兰,而秋兰,也正望着自己,这丫头还瞪大了眼珠子,惊骇质问道:“殿下,不是你唱的?”
长乐白了她一眼:“你看本宫现在像是有这种心情吗?”
“本宫还以为是你唱的。”
秋兰捏了捏正开心嗑着竹子的花熊耳朵,疑神疑鬼:“我的天,殿下,不会是闹鬼了吧!”
长乐直接又闭上了眼睛,懒得搭理她。
不过,秋兰却是不信邪的把整个脑袋都伸了出去。
“哎呀!!!”
“殿下!!!”
“好多人,好多人在前面。”
“是秦川伯,有秦川伯·······”
秋兰突然大叫一声,身子就如同过电一样,立马又缩了回来,拉着长乐,迫不及待的焦躁吼道。
长乐的双眸骤然睁开。
她一手抓住车窗,就想伸出去脑袋。
不过,她停下了。
紧攥着车窗,都显得有些泛白的指尖,也渐渐再次松开,长乐用力的深呼了好几口气,重新坐稳了身子,再次闭上了眼睛。
“放下窗帘。”
“殿下·······”
“嗯?”
“奥。”
秋兰缩了缩脖子,尽管不情不愿,但还是把马车的窗帘放下,不过那眼睛却还是趴在一条缝隙处,伸着脖子,疯狂瞧着外面。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秋兰小声的附和着。
“殿下,殿下,你看,是秦川伯,秦川伯在,魏王殿下在,城阳殿下也在!”
“哎呀,还有杨姑娘,秦小公爷,尉迟小公爷他们。”
“咿,那几个人不认识,不过应该都是秦川伯的挚友,不然也不会带着他们来为殿下你接风洗尘。”
“殿下,殿下,你真的不看一眼吗?”
“殿下,都要过去了,殿下········”
“哎呀殿下,哎······”
窗帘的缝隙终归是细的。
秋兰在不能把脑袋伸出去的前提下,几乎已经把眼睛利用到了极限,差点眼珠子斜的都快要正不回来了。
望着那行人的消失,秋兰鼓着腮帮,第一次,她有些生气了。
生自家殿下的气。
“殿下,人家秦川伯带着那么多人,特意来接你,你········”
“哼!”
秋兰说着,突然也发现自己好像没有什么立场能说自家殿下,只能轻哼了一声,委屈的瘪着嘴,把脑袋埋进了花熊厚厚的毛发里。
她也为张楚感到委屈。
长乐瞧着她这个样子,乐了,摇摇头,轻轻揉了揉她的鬓发。
“咱们啊,现在就是扫把星。”
“在外头闯了这么大的祸,现在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咱们呐。”
“别说现在了,就算是回了长安,秦川伯她们咱们也要少接触,最好不接触才是。”
“人家好心好意来看咱们,这心意,咱们记着就是了,总不能也露出来欢天喜地的模样和人家一起欢呼吧。”
“到时候,那些人会怎么看秦川伯他们?”
“是咱们的同党?还是说是咱们的后台?”
“那些人现在眼珠子都是红的,他们害怕,他们恐惧,他们想怎么对付本宫,都无妨,可本宫不能害了秦川伯他们啊,你说,是不是?”
“万一,就因为这一面,秦川伯也被那些人记恨上了,多不值当?”
“你说,是不是?啊?秋兰?”
长乐的声音很温柔,她详详细细的给秋兰解释,生怕秋兰无法理解一样。
秋兰慢慢抬起了头。
有些发红的眼眶,这会却是用袖子狠狠擦了擦泪花,破涕为笑。
“殿下,奴婢还以为你不认秦川伯了呐。”
长乐笑着再摇了摇头。
不认?
怎能不认呐?
她又闭上了眼睛,只是宽大袖子下的双手,死死的攥着衣角。
这话,她是解释给长乐听,何尝,也不是自己告诉自己呐?!
事已至此,自己能再为他做的,好像也只有这些了。
这件事,从自己起,也便从自己落吧。
绝对不能再把其余人牵扯进来了。
他的路,还那么长·······
------------
亭下。
李泰抱着火候可以说是刚刚好的烤地瓜,望着已远去的队伍。
“这长乐,在搞什么?”
“不看我们也就算了,师父难道她也不想见了吗?”
“亏得师父你给她烤了这么久地瓜。”
李泰语气很是不满。
张楚倒是淡然,嘴角含笑的拿起来一块烤地瓜:“大家分了吧。”
“走,回长安。”
坐进马车,嗅着地瓜的香气,望着那堆已燃尽的篝火慢慢消失于眼前,张楚嘴角翘起,双眸也眯了起来。
“臭丫头,我还怕你牵扯不成?”
“呵·······”
“躲我?好啊,不让再让我见到,不然········家法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