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飞一脸笑意的看着会议室里一堆的反对声。
他发现这些反对的人当中,叫嚣最厉害的就是地产商。
还有不少是港英政府官员。
陈飞心中暗自冷笑。
看来自己的建议,是捅到了地产商和港英政府的大动脉。
陈飞也观察到神州银行新任总经理邵明亮,神色变化不断。
虽然没有出口反对,陈飞感觉其内心多半也是不同意。
这个项目一旦启动,几千亿的资金投入到新界当中。
港城的富豪们,还有多余的资金投入到大陆吗?
开发新界,触及到太多既得利益者利益。
港英政府和英资企业,还有不少买办,过往几十年精心打造港城的精华,全部都集中在港岛和九龙。
卫一星能坐上总督的位置,头脑自然不简单。
他没有想到陈飞会提出这么一个建议。
开发新市镇,他并不反对。
但要在耗费精力,重新打造一个和港岛九龙同等面积的繁华之地。
这可就要打破港英政府和相关势力的根本利益。
他当然知道,这其中对于港城未来的好处。
但未来不属于他们港英政府。
属于全体香江市民,甚至属于大陆。
卫一星脑海中快速思考之后,想到了一个合理的拒绝理由。
看向陈飞说道:“陈先生,你提出的建议非常好。
是想要实施起来,却非常的困难!”
“哦,是吗?”陈飞语气平淡的说道。
卫一星不会同意,早就在他预料中。
现在听到他说困难,并不觉得意外。
陈飞自己提出这个建议,都没指望能通过。
之所以还是做出来,是为了往后的谋算。
卫一星这位总督在任期间,可是提出过不少“大项目”。
这些大项目即使到后世,也没有能全部实现。
港城在回归以后,这些项目自然而然落到了我们新政府手中。
最终成为捆住港城政府的绳子。
导致在名声上始终念着港英政府的好。
卫一星解释道:
“新界不同于其他地区,在1972年实行了丁屋政策,允许本地市民在自家土地上自建房屋。
有这一项政策在,港英政府想要征地,都是一大难题。
想要征收堪比九龙、港岛总面积的地皮,更是难上加难。”
“是啊,陈生!
其实我们早就有想要开发新界,只是你不知道新界那些本地居民有多难缠。
征收土地要求的赔偿款高得离谱。”
“陈生,新界平的很少,开发难度很高,根本没有开发价值。”
“不止如此,之前我们有去开发过,那些环保组织,还找各种理由说我们破坏生态,阻止我们开发。”
“……”
不知道是不是魏卫一星的话,让他们找到了借口。
会议室里再次变得热闹起来。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总能找出不开发理由,还条条不同。
卫一星口中的丁屋政策,陈飞一清二楚。
1972年,港英政府允许新界的年满十八岁男丁。
只要父亲辈能追溯到1898年的新界的村落原住民。
一生一次,可以建一间面积不超过七百尺,高度不超过二十五尺,层数不超过三层的房屋。
外来人和女性不能享受此政策。
这个政策就叫丁屋政策。
建屋的权利,被称作丁权,是可以世世代代被男丁继承下去的,而根据丁权申请建的屋,就是丁屋。
港英政府官方口吻上,是为了解决住房问题。
可实际上新界的土地,在港英政府殖民之前,本来就是归新界市民私有。
港英政府殖民后,强行把土地变为政府公有,引起过新界市民的不满。
丢出来的丁屋政策,不过是港英政府为了安抚新界居民,为以后新界的开发做铺垫。
丁屋政策是由当时新界民政署署长黎果义提出。
黎果义一听这个名字,还以为是华人,实际上却是一位英吉利人。
只不过取了一个华人的名字而已。
这个政策一出,看似解决了新界原居民的住房问题,获得新界原居民的支持。
新界面积,占据港城总面积的90%左右。
丁屋政策一出,没多久,政府发现自己想要征地,这政策反而成了大麻烦。
直接导致土地资源紧张。
一些地产商人和新界本地居民合谋,滋生大量套丁、飞丁等违法行为。
更进一步增加了土地开发的难度。
直到成飞重生前,这个政策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陈飞看一下会议室众人说道:
“建议我是给了,总督阁下也认为不错,只是因为一些阻碍,不好实施。
我认为任何阻碍,如果影响港城未来的发展,都应该下定决心铲除。
那就看总督阁下和港英政府有多大的决心。
区区丁权问题,和环保组织问题,总督阁下只要想解决,我想应该难不倒你。”
卫一星听到这话,心中暗骂陈飞说的简单。
脸上不动声色的说道:
“陈先生,这关系到政策的变更问题,可不能随意更改,这会影响港英政府的信誉。”
陈飞语气严肃的道:“政策不是固定不变的,连法律条款都是在不断的修缮。
更何况是一条过去十多年的政策。
丁屋政策,或许在十几年前符合当时的政策。
但现在已经明显成为发展的障碍,就应该要修缮。
使其成为港城发展的助力,而不是阻碍。”
随后又补充道:“至于环保问题,也很好解决。
环保组织的人想要以保护环境的名义,不顾500万市民的死活。
那就请环保组织,为500万市民解决就业问题。
将环保组织的钱拿出来拯救港城经济。
这样港城的经济也得救,环保组织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岂不是两全其美。”
陈飞这番话,让会议室众人脸上变得精彩起来。
这明显是将所有的锅都甩在港英政府,和环保组织身上。
不,环保组织背后,也是港英政府在支持。
陈飞这是完全只管提建议,还任何后果。
将所有的责任全部推给港英政府。
卫一星似乎明白了陈飞的险恶用心。
并不打算接他的招,说道:
“陈先生,您说的这个建议太大,我们需要好好商议一下。
有一个问题却是马上需要解决。
随着港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启德机场的运载能力已经严重透支。
港英政府有意出资上千亿港币,修建一座新的机场。
解决期待机场运载不足问题。
这个项目同样能够带来大量就业,盘活港城经济。
不知道陈先生,和大家怎么看?”
好嘛!
从拯救港股会议,现在变成了要修机场。
陈飞我道这位总督和港英政府的大项目计划,就要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