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叫林浩,是个无异能者,被抓来只是因为魏恒需要“纯净的人类血液”做实验。
“我爸妈……他们为了保护我,被魏恒的人杀死了。”
林浩的眼睛红红的,却强忍着泪水,“我一定要报仇,一定要毁掉黑晶计划!”
唐靖意拍了拍林浩的肩膀,语气温柔:“别担心,我们会帮你的。现在最重要的是养好身体,只有身体好了,才能做更多的事。”
最后是那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她叫妞妞,是被魏恒的人从一个小型幸存者基地抓来的。
因为她的体质特殊,对黑晶能量有微弱的抵抗力,魏恒想把她改造成“黑晶感应器”。
“我想妈妈……”妞妞坐在病床上,小声哭泣,“妈妈说,会来救我的,可她一直没来……”
小琪走到妞妞身边,坐在她的病床旁,将矿石放在她的手里:“妞妞,别难过,你的妈妈肯定在找你。这个矿石能帮你找到妈妈,它会发光,你的妈妈看到光,就会找到你了。”
妞妞接过矿石,看着它发出的蓝光,停止了哭泣:“真的吗?它真的能帮我找到妈妈吗?”
“真的!”小琪点点头,从口袋里拿出一块压缩饼干,递给妞妞,“这个很好吃,你先吃一点,补充体力,等我们回到京都基地,就帮你找妈妈,好不好?”
妞妞接过压缩饼干,小口小口地吃起来,眼睛里的恐惧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希望。
甲板上,顾云修和李伟正在检查武器系统。
破浪号的武器主要是舰载机枪和鱼雷,顾云修打开机枪的弹仓,检查弹药储备。
弹药很充足,足够应对一般的变异兽袭击。
“鱼雷的制导系统也正常。”
李伟检查完鱼雷后,对顾云修说,“我们之前在深海总部的时候,船员已经检查过一遍,现在再检查,还是没问题。”
顾云修点点头,看向远处的海面。
深海总部已经完全沉入海底,只剩下一片平静的海水,仿佛那里从未存在过一座充满痛苦的实验室。
“我们明天一早就出发,先去‘生命绿洲’找深海藻类,治好超子,再回京都基地。”
他的声音带着坚定,“魏恒虽然死了,但黑晶计划的余波还在,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
李伟点点头,看向二层医疗舱的方向:“希望那些幸存者能尽快康复,他们知道的事情,或许能帮我们找到更多关于黑晶计划的线索。”
顾云修没有说话,只是看着海面上的朝阳——
破浪号的螺旋桨划开淡绿色的海水,船尾留下一道细长的水痕,像在翡翠色的绸缎上绣了条银线。
小琪蹲在甲板边缘,手指轻轻碰了碰海水——水温比之前高了两度,指尖能感觉到细微的能量波动,像有无数细小的萤火虫在水里跳动。
“超子哥哥,你看!海水里有光!”她惊喜地抬起手,指尖沾着的水珠还在闪烁,映着晨光,像碎钻一样。
超子走过来,也蹲下身,掌心的火系异能泛起一层极淡的橙光。
当橙光靠近海水时,水里的光点突然聚集过来,在他的掌心下形成一个小小的光团。
“这些光是藻类释放的生命能量。”
超子的声音带着一丝惊讶,“它们好像很喜欢我的异能,没有排斥。”
季川听到动静,拿着笔记本快步走过来,蹲在两人身边,笔尖在纸上快速记录:
“深海藻类的生命能量对纯净异能有天然的亲和力,你的火系异能没被黑晶污染,所以能吸引它们。”
他指着水里的光点,“这些能量不仅能中和黑晶毒素,还能滋养身体——妞妞刚才喝了点这里的海水,脸色都红润了些。”
小琪眼睛一亮,立刻站起来往医疗舱跑:“我去给妞妞带点海水!她刚才还说想喝甜水呢!”
超子想拉住她,却没来得及,只能笑着摇摇头:“慢点跑,别摔着!”
林乐安站在驾驶舱旁,看着海面上越来越清晰的光脉,指尖的藤蔓悄悄探进海水里。
藤蔓接触到光点时,瞬间变得更翠绿,甚至长出了细小的新叶。
“顾云修,藻类的能量比我们预估的更强。”
她回头看向身边的人,语气里带着一丝轻松,“我的藤蔓能吸收这些能量,等会儿探查绿洲时,能形成更坚固的防护屏障。”
顾云修点点头,手里拿着李伟绘制的简易海图——
海图上用红笔标出了生命绿洲的大致范围,周围还画着几个小圆圈,标注着“疑似漩涡区”。
“李伟说,绿洲周围有三个小型漩涡,虽然不危险,但会影响军舰的航向。”
他指着海图上的圆圈,“我们得绕开漩涡,从东侧靠近——那里的水流最平稳,也方便我们放下探测艇。”
李伟这时从操作室走出来,手里拿着一个银色的探测仪:“少帅,探测仪显示,绿洲中心的藻类密度很高,形成了一片‘能量层’,能屏蔽大部分黑晶能量。但……”
他顿了顿,眉头轻轻蹙起,“探测仪还捕捉到了一些奇怪的声波,像是大型生物的叫声,只是频率很低,听不见。”
顾云修的脸色微微沉了沉:“是变异兽?”
“不确定。”
李伟摇摇头,“声波的规律很奇怪,不像是普通的猎食者,更像是……在守护什么。或许是藻类本身吸引的守护者,也可能是魏恒留下的‘看门兽’。”
季川听到“魏恒”两个字,手里的笔顿了一下,眼神里闪过一丝愧疚:
“魏恒确实研究过‘藻类守护计划’,他想培养变异兽看守绿洲,防止别人偷取藻类。但我离开总部时,计划还没成功,不知道他后来有没有……”
“不管是什么,我们都得小心。”
林乐安打断他的话,语气坚定,“超子的解药全靠这些藻类,就算有变异兽,我们也得闯过去。”
她看向医疗舱的方向,“等小琪回来,我们就放下探测艇,先探查绿洲的情况,再决定怎么采集藻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