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的巳时,雪后初晴,阳光普照,高笙书身着黄金锁子甲,披着玄色大氅,坐进亲王的车辇,在魏笙武、楚中天、虎娃等一批将领的簇拥下,缓缓走向了玄城的正南门。
前几天,由于高笙书利用道刊商社打起了“金融战”,逼得玄城百姓争先恐后逃出城外,要到崖城的道刊商社兑现存银,胡聪亚的京畿营将士面对这些乡里乡亲,甚至是同僚亲友,根本无法阻拦,只好开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百姓出城。百姓走的越多,城内的人心就更加开始浮动,连京畿营的将士们心中也出现了恐慌,他们都在想着自己今后的出路。
尽管澄如再三下令让胡聪亚对要求出城的百姓格杀勿论,可是,胡聪亚知道澄如如今大势已去,他就对澄如的谕旨阳奉阴违。他清楚,在这种情况下,他如果还继续执行澄如的谕旨,屠杀百姓,他就成了刽子手,澄如的朝廷垮台后,他必定会受到百姓们的清算。
况且,他当初主动推荐曹文湖担任御林军统领,向澄如示好,并不是自己与澄如感情如何深厚,而只是自己为了保全今后家族的荣华富贵,才向澄如投靠。如今澄如的政权已经摇摇欲坠,胡聪亚当然想着改弦易辙,另攀高枝。
眼见玄城百姓大批逃出城外,高笙书又放出了要攻城的风声,说那些大梁军京畿营的将士,如果在讨逆军限定的时间内放下武器,他们都会得到赦免,否则,一旦城破,讨逆军对他们严惩不贷。那些京畿营的将士此时已是军心涣散,他们纷纷找到胡聪亚,询问他下一步该如何打算。
无奈之下的胡聪亚只好派出一名副将,到高笙书讨逆军的营中,接洽投降事宜。高笙书并没有亲自接见这位副将,只让魏笙武和葛雄飞具体操办。经过一番商谈,双方约定今日讨逆军正式进城,胡聪亚手下京畿营的将士就地易帜,接受魏笙武的统一指挥。
高笙书的车辇在魏笙武和胡聪亚等人护卫下缓缓走到城门口,他掀开车帘一看,却见澄欢、澄阳两个当朝亲王,带领着一干皇室亲族和朝廷重臣都已在城门口列队等候,人群中有高成、工部尚书张天桂、户部尚书刘宇涵、礼部尚书徐德奎、思隶台令吴松鹤等人。
高笙书眼光扫过人群,也不与他们客气,他知道,在这个时候,作为一个胜利方的领导者,他必须保持足够的威仪,才能对某些心怀叵测之人产生震慑。
咱心中当然清楚,这些家伙很多都曾是恕王党的人,如今,也都要争着巴结咱,咱在前世看过一本书上说过,政客都是大大的影帝,今天看来也真是不假。不过,他们巴结的其实不是咱这个人,而是咱手上的权杖,他们不是某个人的奴才,他们是权利的奴才。他们看似道貌岸然,其实他们都是无耻的小人。不过,咱虽然痛恨这些小人,可是,咱能把他们全部罢黜,赶出朝堂吗?咱觉还是不能操之过急,咱眼下最需要的是大局的稳定。
不不不,咱怎么还忘了一个特别重要的人,作为这帮人曾经的主子澄如,他现在在哪里呢?咱此次起兵,就是要抓到他,咱还想当面问问他,他费尽心思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弑君杀父后爬上了皇位,这么几个月做皇帝的感觉又是如何。咱还想让他把这么多年来处心积虑的阴谋,都要向天下人说个明白,让大家知道他的狼子野心,他这么做了,咱或许可留他一条性命。
想到此处,他赶紧对楚中天说:
“你赶紧问问,那个弑君杀父,罪大恶极的澄如现在又在何处?”
本来,他要决定进城之前,被魏笙武阻拦,魏笙武认为必须找到澄如的下落后,高笙书方能进城,以免敌人有诈。可是,高笙书坚决不肯,说:
“本王行天地之正道,怀古今之公心,澄如这奸臣贼子靠不义手段夺一时之利,惹得天怒人怨,本王何必惧他。”
于是,在高笙书的坚持下,讨逆军也不管澄如下落如何,就进入了京城。
楚中天大声问道:
“殿下问大家,那弑君杀父、罪大恶极的澄如现在又在何处?”
澄欢和澄阳已经好多日没有进宫,怎会知道澄如现在在何处,而刘宇涵也和张天桂、徐德奎等人面面相觑,他们一心想巴结新的主子,怎会去关心澄如这个旧人?
众人正在迟疑之际,人群中忽然闪出一人,跪倒在高笙书的车前,说:
“殿下,那弑君杀父的奸臣贼子澄如自知罪孽深重,已于今日凌晨在宫中西暖阁悬梁自尽,末将与御林军的将士们看到他在自尽之时,身边的近侍都躲没了,连他一直宠爱有加的郭涛然都不见了踪影。逆贼澄如临死之前,疯疯癫癫的口中大喊着自己愧对先帝,还说自己罪孽深重,自作自受等等……”
众人一看,此人正是曹文湖,曾经的御林军统领,他作为胡聪亚的属下,也已经率着自己的御林军向高笙书的讨逆军倒戈。
高笙书在车中听得澄如已死,心中感到一阵快意,可是过后却是有些空虚。
这世间的事也真是有报应,澄如之前指责皇帝老儿癫狂,而自己却真的是疯癫了,而且最后落了众叛亲离,这也算是罪有应得,咱胸中总算出了一口恶气。
咱起兵起来,无时无刻不是在想着活捉澄如,然后对着他一阵谴责,把他这么多年来对咱的迫害一股脑儿的倒出来。还有,咱娘的死,说不定也是他一手策划,咱本来也要让他亲口说出来,并且还要拖着他到咱娘的坟头祭拜一番。
哎,他怎么就这么死了呢,咱真是便宜他了。不过,他既然死了,那咱这回讨逆的使命已经完成,咱接下来该做什么呢?
正当高笙书在犹豫之际,刘宇涵忽然跪倒在地,大声喊道:
“殿下,听臣一言,自澄如篡位以来,纲纪崩坏,朝堂气象江河日下,曹师堂等奸佞小人把持朝政,指鹿为马,混淆是非,以致朝政糜烂,忠良凋零,天下百姓臣民无不对朝廷失望至极。
“如今殿下替天行道,亲举义兵讨伐奸贼,天下百姓皆是欢欣雀跃,义兵每到一地,大家无不箪食壶浆,欢迎义军到来。臣以为,笙亲王殿下曾率大军踏破蛮夷王庭,实乃我朝开国以来未有之威武。老臣今日忽然想起,先帝曾在弥留之际说殿下仁德贤明,要将大位传与殿下。如今,大内虚位以待,老臣恭请殿下早日登基,继承先帝大统,方为上上之选!”
众人见曾经恕王党的核心人物刘宇涵摇身一变,竟然成了拥戴新君即位的急先锋,有人心中暗骂,可更多的人却是纷纷跪倒在地,口中高呼:
“臣等恭请殿下早日登基,上承天心,下顺民意,万岁万岁万万岁!”
澄欢和澄如见状,心中一惊,作为皇子,他们此时更加明白,自己必须速速亮明自己的心迹,表明自己并无二心,才能保全自己今后的平安。于是,他们两人也慌不迭地赶紧跪下,同众人一起叫喊着高笙书早日登基,以承大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