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高笙书的一番推辞,然后葛雄飞等臣子坚持不懈的多次劝进,高笙书终于勉强表示同意继承大统。然后,经过一系列冗长繁琐的程序后,他终于登上了皇位,改年号为瑞安元年。
关于这个年号,他也想了好久,葛雄飞等一些臣子给他拟了一大堆年号,什么康泰、熙和、肇兴等等,可是他看着这些寓意虽好,却无什么特点的年号一点都没感觉。
忽然,他想到自己前世生活的地方,便信手写下“瑞安”两字。葛雄飞一看,连连赞叹:
“陛下,瑞安两字的寓意乃是天瑞地安,代表着天瑞昭昭,地安赫赫,乾坤同庆,日月齐辉,用此两字作为陛下之年号,诚为盛世之吉兆,千秋之胜景也!陛下真乃高瞻远瞩,天下无双。”
嘻嘻,咱今天这么随便一写,连平常都不大会阿谀奉承的葛老头也是彩虹屁一大堆,看来,咱今后都要面对无穷尽的阿谀奉承,咱无论如何要睁大眼睛,看清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不能走上皇帝老儿被忽悠致死的老路。
坐在太极殿的龙椅上,望着皇亲贵胄和群臣公侯毕恭毕敬地肃立在大殿上,高笙书突然感到自己有一种功成名就,天降大任的感觉。总算他看过很多史书,知道历来新皇登基的第一件事是大赦天下。于是,他说:
“朕承天命,膺受神器。自即日起,朕当以仁为本,施德政于四海;以俭立身,节用度而恤民艰。广开言路,纳忠良之谏;整饬纲纪,肃朝堂之仪。朕愿与诸公同心戮力,以慰先帝在天之灵。
“今朕即位,思及天地覆载之仁,念苍生久沐风雨,特布宽仁之政,彰显浩荡之恩。今日,朕要宣告大赦天下,望四海黎庶,各安本业,共沐新恩。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高笙书话音刚落,刘宇涵就率先出列,说:
“陛下,臣闻天道好生,故雨露均沾;圣心仁德,乃恩赦广被。今陛下践柞伊始,就要大赦天下,臣以为比如春风解冻,寒冰尽消;似甘霖润物,枯木逢春。臣等幸逢盛世,不胜欣喜,天下臣民必颂我皇仁德齐天,社稷昌隆万载!”
嚯嚯,今天又让这个马屁精抢了先,他的这番话,让咱听了心里也是怪舒服的,怪不得历史上许多自诩为英明非常的人物,最终都会被马屁熏得忘乎所以,咱如果不注意防范,说不定也会如此。
刘宇涵刚一说完,其他众臣也纷纷赞成,并对高笙书一番吹捧。高笙书也不多说,便对葛雄飞说:
“葛大人,此大赦天下之事,就烦劳你们大理寺去操办吧,如何?”
葛雄飞赶紧说:
“陛下即位之初,就广施仁政,老臣以为此乃盛世之象,老臣的大理寺必定竭尽全力,将陛下的浩荡皇恩惠及天下臣民。不过,除了大赦天下,老臣还有表奏。”
“葛大人有何治国良策,快快说来便是。”
“陛下,如今朝堂兵部、刑部等尚书职位空缺,如不及时增补,则会百物阻滞,不利于政通人和。故此,老臣今日建议陛下速速决定此两个衙门尚书人员,以便推动陛下之仁政落地见效。”
啊哈,咱今天刚一坐上皇位,就要分官票了,这个尚书郎可是朝中重臣,咱可马虎不得。嗯,咱就先让大家议议吧,咱还可以观察他们会不会拉帮结派,厚此薄彼呢。
“好,葛大人所言极是,众位爱卿以为,此两位尚书人选该如何确定呢?”
葛雄飞心中早有思虑,说:
“陛下,老臣以为,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用人之要,莫重于清廉。廉洁之吏,履职则如明镜高悬,纤尘不染,断狱必持正守公,不徇私情;理民则以俭养德,不事奢靡,取予之间恪守底线。如此,政风必定清明,天下归心,国祚自可绵延久长。”
高笙书听了频频点头,咱最痛恨的就是贪官污吏,咱既然做了皇帝,用人的首要标准就是要廉洁,葛老头的这番话也真说到咱的心坎里去了。
这时,刘宇涵也出列,说:
“陛下,臣以为葛大人所言极是,朝中任官若不察清廉,纵有经天纬地之才,亦如美玉蒙垢,终为世所弃。贪墨之徒一旦上位,必如蠹虫蚀木,渐空国本,致使法度毁坏,祸及苍生。
“譬如臣执掌户部十余年,素以清白自守,未尝敢忘初心,每念及黎民脂膏,必战战兢兢,不敢染指分毫。故此,户部上下,皆以臣为楷模,持两袖清风之志,衙斋之内,皆无金玉锦绣。虽是粗茶淡饭,却仍能超然物外,恬淡为福……”
什么什么,你刘宇涵会是一个大清官,咱如果今日相信了你的鬼话,今后还不被大家笑掉大牙?当初,你刚死了老婆,就迫不及待地要娶曹文君,如果真有清风之志,你怎么会如此对美色迫不及待呢。今天,咱一定要当着大家的面揭穿你,也算咱这个新皇帝给大家敲的一个警钟。
忽然,高笙书的脑中想起了一人,嗯,不错,此人家财万贯,说不定会和这个刘宇涵有瓜葛,今天咱就来试探试探他。
于是,高笙书笑了笑,说:
“刘爱卿担任户部堂官数载,一直以清廉自许,朕很是欣慰。不过,朕也不忍心像你一般的朝廷重臣日子过得如此拮据。来人,赏赐刘大人白银千两,以表彰刘爱卿之功绩,还望刘爱卿今后不忘初心,固守清廉。”
朝中重臣见高笙书如此不由分说,就对刘宇涵大加赏赐,心中有些五味杂陈。有的人见刘雨涵投机成功,便准备以他为榜样,今后在高笙书面前多说阿谀之词;而有些正直的臣子见高笙书如此容易就被糊弄,感觉他不是一个明君,今后朝中奸佞小人必会扶摇直上,心中不免有些焦虑。
刘宇涵赶紧跪下谢恩。他心中其实不在乎高笙书这一千两白银的赏赐,而是他作为曾经恕王党的核心人物,新皇刚刚登基,就对他赏赐嘉奖,说明自己在朝臣眼中已经成功洗脱了恕王党的标签,今后在高笙书一朝必能恩宠久长。
不料,高笙书忽然又问道:
“刘爱卿,朕想知道,京城有位刘员外,和你是否有些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