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再一次安静的落针可闻。
臣子们听闻,眼中发亮,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皇上叫我们来问计,现在我们给出办法了,那就没我们的事情喽。
至于说,这样做了,大统是不是会不舒服,关他们什么事情?
大统愿意和大夏打,你们就打喽,我们为什么要参与?
过着自己的小日子,不好吗?
只有宣明宗,听到答案后让他心中发苦,嘴上却是无法问责它人。
自己是靠着大统支持,才可以坐稳皇帝的宝座。但那只是他需要对方,不是宣国需要,更不是这些权贵与大臣们需要?
凭什么因为自己的原因,强迫这些人让出利益来呢?
没有足够的权力和话语权的恶果终于显现。
谁有,都不如自己有。
不欢而散,谁也说服不了谁。
宣明宗的要求被人拒绝,他很生气,更感觉到十分的窝囊。
但最终,在窝囊与生气之间,他选择了生窝囊气。
五十万大军停止调动,国库中的粮食即刻送往涞水关,以解燃眉之急。
一封宣明宗亲写的密信送往大统。
不是他想要毁约,实在是能力不够,除非大统愿意提供足够的粮草。
夏光宗,付出了齐国三城,便暂时的阻止了宣军出征,这一手玩得好。
让大统的希望落空,更让宗明宗大失颜面。
“派兵,给聂双风再增兵五万,拿下贾平安,我要他的银子和粮食。”政务殿里,传出了宗明宗咆哮的声音。
......
宣国北境,松树口城。
秦军由宁古塔而出,以突袭的方式拿下了距离最近的清阳镇,从而走出了向外的第一步。
跟着,兵分两路,一路攻南面的中阳城,一路打东南面的抚安堡。
没有得到援军的情况下,宣军根本就不是秦军的对手,两城接连而破。
随后,由中阳城一路向着西南而去,又拿下了通远堡和松树口,来到了宣国十郡之一的古郡城前。
做为郡城,古郡拥有着高大的城池。
身为郡守的高松放,更是早早就来到了城楼之上,做好了打防御战的准备。
弓箭、石块、金汤、火油等等,堆放的哪里都是。
高松放还有另一层身份,高氏族老。
他的大哥高松任就是现任高氏一族族长。
高氏,也是整个古郡地区,最大的家族,最有影响力的地方豪强。
光是府中的食客就有八百,私兵两千,旗下的良田更是达到了几十万亩这夸张般的程度。
贾平安以宁古塔为起点,一路而来,连攻了五座城池与重镇,其结果全都一样,解放奴隶、爱护百姓、打土豪分田地。
还特意弄出一个叫清查委员会的部门,由一个叫贾诩的人负责。
贾诩这个人,手段极黑。
他总是能用各种办法,把当地豪绅的钱财都给榨出来。
等传到古郡的时候,其名可止孩童啼哭。
现在的古郡,光是从五城之地逃过来的豪绅就有数十家之多,他们的目标就是一个,杀了贾平安,杀了那个可恶的贾诩。
高松放就站在城楼之上,目光远眺,自然是什么也看不到的。
但他的内心却是十分的紧张,生怕不知何时,秦军就会兵临城下,会把他们高氏连根拔起。
“郡守大人,聂将军已经回了消息,说是让我们退守到虎皮关,他会保我们的安全。”一名百夫长小跑般来到了高松放的面前,抱拳汇报着。
“他还是不愿意过来吗?”
“那我们送他的礼物,他都收了吗?”
“回郡守大人,都收了。”
听到东西收了,却不愿意出兵,高松放当下恨得牙根直痒痒。
聂双风带着五万大军一路由昌都而来,奉的命令就是挡住贾平安的军队,最好可以将其击溃或是击败。
得知消息,高松放和古郡的豪绅们便是盼星星盼月亮。
谁知道,人家走到虎皮关的时候就停了下来。
并让人传信,告诉他们,说是古郡非是易守难攻之地,倒是虎皮关地形险要,适合防守。
要求他们放弃古郡,撤到虎皮关以南。
但人可以撤走,田地呢?房产呢?店铺呢?
这些不动产也是十分值钱的,更是高氏的立身之本呀。
如果就这样撤走了,将好东西都拱手于人,实在是让他心有不甘。
这一次,他派人送去了重礼,就是想要看看能不能改变聂双风的想法。现在看来,失败了。
“大人,要不然我们也撤吧。”一名师爷打扮的人来到了高松放的面前。
“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撤。再说了,我们也并非是一点反击的能力都没有。把全城的青壮都集合起来,告诉他们,只要守住城池,人人都有重赏。”高松放咬着牙,发着狠的说着。
祖宗之地,但凡有一丝的可能性,他都是不会让于他人的。
来吧,他倒要看看,贾平安的秦军到底有多厉害。
高松放没有理会聂双风的建议,反而决定死守古郡,这一点得到了城内诸多豪绅们的集体支持。
他们的财产也都在古郡之中,若是就这样走了,身价至少缩水了三分之二,他们实在是舍不得。
没办法,舍财不舍命的人,自古以来就有不少。
等到贾平安的大军,来到了古郡城下的时候,看到的就是严阵以待的城楼。
就见上面,人影憧憧,好似无穷无尽一般。
通过小黑的上帝视角,贾平安看清了城楼上发生的一切。“看来,全城的男子怕都被动员起来了。”
“那有何惧,请王上下令吧,我两千重骑愿打头阵。”林大猛一身的重甲,上前请战。
对于林大猛的要求,贾平安连正眼都没有给一个。
重骑是用来攻城的吗?
这个道理谁都懂,偏偏林大猛就是一个急性子,每次都是第一个请战,却又是第一个被驳回。
直到现在,贾平安都懒得去理他了。
“王上,连百姓都上城楼了,看来,有些人是不甘心呀。”贾诩站了出来,一脸笑意的说着。
“是呀,多年的辛苦,就这样拱手送出,谁会情愿?”贾平安轻微颔首。
他又如何不知道,对当地的豪绅下手,这就是在给自己制造困难?
如果他放过所有的豪绅,给他们原本应该有的地位,那一路而来,不知道会顺利多少。
或许,一些个城池,早就会望风而降了。
对于大族和豪绅而言,谁当皇帝都是无所谓的,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利益要得到保障。
只是贾平安不动这些豪绅,还任由他们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那他和宣国又有什么不同呢?
无非就是换一个皇号,换他去当皇帝罢了。
贾平安要的,是国家强大的同时,百姓也要富强。
民富则国强。
反之,若是大部分的利益只是掌握在少部分人手中,百姓还是要受苦受难,这样的王朝就是畸形的,更是不稳定的。
说不准何时,就会有人出来造反?
何谈国强?
贾平安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公平,谁也不可能。
但他既然来了,既然扯起了王旗,总是要做一些什么。比如说,促进社会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的进步,让百姓更幸福,国家更强大。
想做到这些,就必须要集权于中央。
集财富于中央。
国家有了钱,才有能力集中起来做大事,去改变百姓的生活。
而不是像宣国一样,宣明宗明明已经当了皇帝,却因为无钱无粮,什么事情都做不了,还要去看那些权贵的脸色。
贾平安的出现,注定要终结很多事情,也要改变很多事情。
“命令大军原地扎营,明天准备攻城。”贾平安收了那些想法,向着众将下着命令。
秦军终于来了。
城楼之上,高松放看着那黑衣黑旗和黑马,全身不由自主就打了个冷战。
他甚至还知道,以自己现在的实力,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守住古郡的。
但他还是这样做了。
为什么呢?
无非就是在传递一个信号,告诉贾平安,也告诉其它人,他们这些地方豪绅可是不好惹的。
你想让我们死,那你也别想好过。
如果每攻一座城池,秦军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那用不了多久,秦军的实力就会越来越弱。直到机会出现,被宣军所灭。
就如同贾平安所想的一般,秦军在豪绅与权贵眼中,就是最另类的存在。
双方就如同见了天敌一般。
最终的结果,必须要有一个人消失不见,是属于绝对无法共存之事。
即是这样,我杀不了你,也要重创你,为以后有人杀你,创造更好的条件。
高松放没有要马上就走的意思,他要与秦军拼上一拼,尽可能消耗对手的实力。
秦王的大帐之中,贾平安想的,是怎么以最小的代价攻下城池。
表面上看,秦军一路势如破竹,无人能拦,似是十分的威风。
但实际上呢?
除了以突袭的方式拿下了中阳城,补充了一些兵员之外,攻下其它城池的时候,收获都是很小的。
贾诩那边,是榨出来不少的银粮,但就兵员补充一块,就远没有达到贾平安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