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青都没去《上海堡垒》的展厅,更没有就此片发表任何看法。
奈何人家不愿放弃李元青和刘奕菲身上的话题度。
暗戳戳借记者之口问了几个问题。
“听说当初片方最想请的导演是李元青,如今李元青欣赏的科幻片导演郭凡已经用《流浪地球》证明了华国观众依然看好华国科幻,你认为你执导的作品能比肩《火星救援》或者《流浪地球》吗?
你能成为继李元青、郭凡之后第三位受观众认可的科幻导演吗?”
滕华涛尴尬一笑。
“我希望华国观众对华国科幻能多一分宽容和理解。”
其他话题一概不提。
滕华涛也看了《火星救援》和《流浪地球》,《上海堡垒》与之相比。
没有前者那般充满乐观主义精神,没有后者那般充满科幻人文关怀。
《上海堡垒》的卖点只有男女主角在末日谈恋爱。
男女主角还不是小演员。
一个是顶流小鲜肉鹿寒,一个是电影咖舒淇。
虽然两人很不搭,但只要粉丝接受就行。
还有电影剧本是由原作者亲自动笔改编。
这么看来比《流浪地球》更有诚意。
毕竟李元青和郭凡都在公开场合说过原着很难改编,团队历时超过三年才完成,刘慈鑫仅是做了授权,他没有真正参与剧本改编,他认可专业的事由专业的人去做。
但这毫无意外让部分科幻迷不满,总觉得电影《流浪地球》和原着风格存在割裂。
滕华涛骄傲的表示,《上海堡垒》不存在这些问题,作家江南就在现场,他对电影剧本负责。
同时,记者也问了舒淇,若是女主角换成刘奕菲,会不会和鹿寒更搭。
毕竟舒淇比鹿寒大十四岁。
刘奕菲只比鹿寒大三岁而已。
这种问题对舒淇来说,应对起来太简单。
“能和奕菲看起来般配的人只有李导,鹿寒当然也很帅,但他站在奕菲面前肯定没有李导站在奕菲面前更搭。”
搬出李元青,自然让记者哑口无言。
虽然这个影厅蹭了李元青和刘奕菲好几次热度。
李元青宁愿和郭凡一起在论坛上讨论未来科幻,也不愿提及《上海堡垒》。
今年毫无疑问是华语科幻大年。
《流浪地球》四十六亿、《疯狂的外星人》二十二亿。
这加起来就有接近七十亿!
科幻这片蓝海正在被无数投资者看好。
热潮未退,李元青谈得更多的却是“冷思考”,向未来“投石”探路远方。
“什么样的科幻电影能被华国观众接受?
现阶段应当尝试硬科幻还是软科幻?
华国科幻电影应当如何进一步发展?
我和郭凡等人也时常探讨这些。
《流浪地球》当然很厉害,付出了这么多心血,这么多时间,取得这样的结果也是可以预见的。
但这不代表其他影视公司能够轻易复制。
甚至包括青奕公司内部也在想办法开发新的科幻Ip。
我也经常在看大刘、林夕等人的小说。
目前考虑的备选小说有《球状闪电》、《全频带阻塞干扰》。
都有不小的难度。
这不只是投资方面会是天文数字,耗时、质量等等都要考虑进去...”
郭凡的分享和李元青不同。
他的观点是现阶段的华国科幻电影要建立让观众相信的世界观,注重文化内核和美学呈现。如《流浪地球》中,人类面临大危机时选择的是带着地球逃离,体现了华国人固有的对土地的深厚情感,此为文化内核。
而且,他认为现阶段不能再拍软科幻了。
“硬科幻是科幻电影的土壤,通过硬科幻慢慢和观众达成一个不会与科幻世界观较劲的协议,在此基础上,我们才可以埋下种子,有所收成。
李导拍软科幻都是十七年前的事情了。
那个时候大伙看个新奇,赶个时髦。
而且,《彗星来的那一夜》更重要的部分是悬疑,科幻内容相对较少。
现在的观众不太能接受类似混搭。
让悬疑归悬疑,让科幻归科幻。
我觉得这是华国其他导演可以努力的方向。”
两人现在都算权威。
整个论坛就是两人主场。
最后他俩在结尾达成共识——华国科幻道路任重道远。
行业还需建立标准、提高效率,通过更多的梳理和总结、讨论和反馈不断完善,科幻电影工业化之路才能走得更好更稳。
论坛结束后。
郭凡询问李元青有没有看《上海堡垒》,看过之后做什么评价?
“还没看过,我对这个项目不太关注。”
“当时片方第一选择不是你和奕菲吗?”
“导演人选是我,演员不是我,女主角可以请奕菲那是我执导后,片方赠送的特权,捆绑合作。
因为我没执导,所以一切合作都没谈成。”
“难怪。
我看网上炒的挺凶。”
李元青轻笑一声。
“还不是鹿寒的粉丝,他们声量大,实际效果一般,不必理会。”
鹿寒粉丝十分“责怪”李元青。
作为关小童的“大叔”,怎么一点都不照顾鹿寒呢?
当初《奔跑吧兄弟》拒绝鹿寒也就算了。
《上海堡垒》你来执导多好。
我家鹿寒长得又好、演技也好,《上海堡垒》也是难得的大制作,你们能强强联手,再拍出一部《流浪地球》都不算难事。
滕华涛算什么大导演吗?
这不是拉低了我家鹿寒的档次?
这些粉丝抱怨传不到李元青的耳朵里。
还强强联合?
进了李元青的剧组,那就是李元青在带飞所有人。
真以为鹿寒的流量很有用?
李元青从韩更爆火就见识过这群“韩流”、“流量明星”。
粉丝确实很无脑,可转化电影票房效果很一般。
哪怕单论鹿寒本人。
他参演的电影,成绩也都平平。
诸如《长城》,主因当然怪不到他头上,但也能说明粉丝掏钱买电影票也会心疼,不好看的电影,他们也不愿看。
而且,李元青都没接《上海堡垒》项目,鹿寒的粉丝就能找到角度“责怪”李元青,他若真是接了,没详细展示鹿寒的风采,把戏份往刘奕菲身上哪怕加一点点,都能被鹿寒粉丝喷死。
流量明星全赖粉丝,是粉丝推他们成了顶流,同时也是粉丝束缚住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