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熙宸听后,脸色变得凝重起来,在房内来回踱步,思索片刻后说道:“此事确实棘手,沙延耀此去,必定会给上海的同志们带来不小的麻烦,我们得尽快想办法通知他们提高警惕,不能有丝毫懈怠。”
桂儿担忧地说:“上海的同志不会有危险吧?之前都转移走了吗?”
宋熙宸说道:“我会立刻想办法联系上海的同志,但目前传递消息困难重重,一不小心就会暴露。桂儿,你在帅府,有没有办法打探沙延耀此去上海的具体任务和行动安排?这对我们通知同志躲避搜查至关重要。”
桂儿皱眉思考了一会儿,说道:“我会留意帅府的动静,尽量从沙延骁或者其他人口中套出些消息。只是他们现在都非常谨慎,我得小心行事,不能让他们起疑。”
宋熙宸点点头,叮嘱道:“你一定要万分小心,沙延骁可不是简单人物,稍有不慎,你就会陷入危险。如果实在没有机会,切不可强求。”
接着,两人又商讨了一些应对的策略,预防着江城这边出现突发状况。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桂儿知道不能再久留,起身告辞道:“熙宸哥,时候不早了,我们得回去了。您这边也一定要多加小心。有消息我会尽快通知您。”
宋熙宸将她送到院门口,目光坚定地说:“你放心回去,我会安排好一切。你在外面也要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
桂儿走了几步,又回过头,宋熙宸正站在院门口那棵大榕树下朝她笑着挥手。
阔别了,宋府那么多年,第一次回来就这样匆匆的走了,下次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过来,桂儿叹了一口气,她感觉自己其实也并不是说有多怀念这里,只不过是怀念从前在这里的美好时光罢了。
小心谨慎的一边走着,一边观察着四周,桂儿回到了厨房,桃花和张妈正聊得起劲。
桃花像个得了宝的小孩一样,掰着手指向张妈如数家珍的说着自己的陪嫁里头有些什么东西。
张妈一脸的欣慰,频频点头,看到桂儿回来忙,站起来递上一碗糖水,说:“事情谈好了,喝完糖水润润口再走吧。”
桂儿端起糖水一边喝,一边也和张妈聊起了家常。
“这样吗?我们离开也好多年了,这府里都没什么变化呢。”
“要说变化嘛,也是有的,像三姨太和老爷分开了。”
桂儿和桃花都同时一愣。
桃花八卦的说:“怎么回事?怎么回事?说来听听。”
“唉。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你们看三姨太年纪也不小了,一直也不得老爷的欢心,再过几年恐怕年纪大了,没个一儿半女会更惨,太太看她不受宠,也不太管,还常常苛责她,不能拴住老爷的心。说自己白栽培她了。”
桂儿想起确实是这么个情况,就叹了一口气,说:“也是个可怜人。”
“谁说不是呢?她心里面也不好受。据说到后面的时候都快要魔怔了,有一回居然拿丝巾跑到一个院子里,想要上吊,结果被大少爷发现劝住了。”
“大少爷就找到老爷说,如果真的感情不睦,就放人家出去寻找自己的归宿。老爷同意了,但是夫人却不同意,说三姨太是自己的陪嫁丫鬟,是家生奴才,真是她的人,死是她的鬼。后面还是大少爷帮忙说情,才顺利把三姨太放了,现在听说在外面找了一个死了老婆的账房先生,生了一儿一女,过的还算可以。”
桃花说:“大少爷还是老样子,菩萨心肠。”
张妈赞同道:“可不是嘛。”
桂儿但事情也办完了,出来也有一阵子,就拉上桃花,跟张妈道别了。
回到了外宅,阿诚就在门口等着,看到她们回来说:“小姐出去散步去了许久。要不是看到你们是往宋宅走的,我可要打电话跟少帅说了。”
桂儿并不惊慌,笑着说:“本来只想在附近散散步的,不想碰上了我们以前在宋宅的时候认识的一个厨房妈子,过了这么多年,她居然还认得我和桃花,一时间聊了起来,把时间都忘掉了。”
阿诚听了笑着说:“原来是这样,那她也算有心了。”
之后,桂儿就坐着阿诚的车回到了帅府。
桂儿以关心沙延耀为由向沙延骁和,田小姐,甚至夫人都分别试探过,想要摸清沙延耀去上海的行动,可惜他们都不知道具体的行动计划,桂儿只能作罢。
不过夫人和田小姐倒是对桂儿多了几分好脸色。
夫人说:“桂儿,我知道你是个老实人,虽然平常你并不伶俐,但是那天你哥要上去拼命的时候,你去拉了一把。唉,还是关键时候能见人心啊,其他人只顾着躲,你不是我亲生的。也不是延耀的亲妹妹,反而这样奋不顾身,我果然没白疼你。”
桂儿心里翻了个白眼,夫人什么时候疼过自己?不过她还是脸带微笑的对夫人说:“母亲,你这是说的哪里话?虽然我不是大哥的亲妹,但是这些年一直跟着你们在南京生活。跟真正的一家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夫人欣慰的点点头说:“那也是。”
桂儿其实不过是说些场面话,客套一下,没想到夫人真的马上信以为真。她平常在南京时不时就克扣桂儿的月例银子,还把沙延骁寄给桂儿的补品饼干,之类的东西挪用那都是常事。
桂儿不由得心里又翻了一个白眼。
很快到了桃花出嫁的那天,帅府一切如常,只不过一大早沙延骁就带着桂儿穿上新衣服来到了外宅。
外府里面都已经忙开了,厨房做了各色点心,煮了给新郎官接亲时吃的汤圆,还请了梳头姑过来给桃花梳头,媒人也早就来打过招呼,然后去男方家了,等一下就领着男方过来接亲。
沙延骁打赏了媒人5块银元,那媒婆一看是5块,眼睛都发直眉开眼笑的,又是鞠躬又是说好话:“哎呀,公子真阔绰啊。看来我们家这个吴大倌,攀上你们家亲事,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公子不知道有没有成亲,我老婆子可是认识城中很多名门闺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