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弹劾崔阀勾结叛贼,祸国殃民,不配位我南越一等门阀。”
南越的兵部尚书朱瑞大声说道。
皇帝一皱眉。
姑苏突然被攻破,满城门阀遭难,唯独崔家保全的确是让人诟病。
“陛下,此事臣知道得清楚。”征西将军秋睿站出来解释道。
这话他本不应该说,因为武将在南越不值钱,他秋氏是二等门阀,而朱瑞是一等。
公然反对一等门阀不太理智,可是秋睿是崔家的附庸,此时不说话更说不过去。
“崔臻跟顾道的关系人尽皆知,而伪焱圣主乃是顾道义子,崔氏因此保全。”
“伪朝未灭此时不宜得罪顾道,否则大乾方面若是借此发难,很是麻烦。”
秋睿说得合情合理,朱瑞却冷哼一声。
“荒唐,国家大事推之以儿女私情?”
“就算你说的是真的,得罪顾道难道就等于得罪大乾了?顾道有这个实力么?”
面对朱瑞的咄咄逼人,秋睿讷讷不语,他能说一句已经是算够意思了。
“行了,此事到此为止,就不要内斗了。崔氏能保全乃是国之幸事。”
皇帝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说道。
他恨不得把这些门阀全都灭了,好能够独掌朝纲,崔氏死绝了才好。
但是此时他不得不表现出对门阀的容纳,假装关注一下崔氏的安全。
退朝之后。
朱瑞叫住了秋睿。
“你今天很不错,知道为崔家辩解,这件事早点在朝堂上捅出来早安全。
省的将来被人拿来做把柄,我的深意你能明白么?”
面对朱瑞的话,秋睿赶紧点头。
他也是皇帝开口之后,才恍然大悟的,朝廷这个深坑骂你的不一定是坏人。
夸你的也未必是好人。
“大人高瞻远瞩,果然不是我一介武夫能够揣度的。”秋睿赶紧恭维的说道。
当堂为崔家辩护,这是被朱瑞欣赏了。
这可不容易,朱瑞一等门阀,平日可巴结不上。
看着秋睿一脸荣幸的样子,朱瑞心中得意了一下,紧接着问道。
“你跟那边有联系么?”
这话来得突兀,秋睿后背一凉,什么意思?
“别担心,你跟顾道在蜀中打过交道,还有联系么?”
朱瑞说道。
秋睿心说,如果说他俘虏了秋家二十几个子弟,这样算联系的话,那大概算是有过。
“顾道此时在辽东,而蜀中那边是魏宗保,我倒是跟他有些来往。”
秋睿低声说道。
“魏宗保只是平常将门,比之顾道终究差了一些,听说他已经有两个亲生儿子,一个大家族的雏形已经具备。
而且他的义子还是大焱的圣主,未来的天下必有他的一席之地,我们要早做准备。”
朱瑞这话说得很露骨,门阀世家几百年的生存经验,告诉他们做事情要两头下注。
而且其实这些人也不太看好南越的国运了。
“大人,此事难也不难!”秋睿低声说道。
“不是说话所在,晚上来家中详谈。”朱瑞说着结束了话题,自顾自地离开。
秋睿明白,此时的国内门阀,都已经着手多方下注了。
如果不是新成立的大焱把门阀杀了个干净,只提拔寒门子弟。
恐怕这些人一样会在大焱下注。
到了晚上。
秋睿秘密拜访朱家。
到了会客的书房之后,秋睿发现张家的家主张俊也在。显然也是报了一样的心思。
“白日你说难也不难,是什么意思?”朱瑞直抒胸臆。
“小人回去又想了一下,其实不难。”秋睿说道。
朱瑞和张俊都坐直了,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崔臻!”
秋睿吐出这两个字。
“崔家能够保全,仗的是顾道。可是这根保命的绳子,就在顾道的一念之间。”
“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崔臻给顾道送过去,我们派人给崔臻送嫁,崔家一定同意。”
秋睿说道。
二人眼前一亮,这是一个好计策。
“给崔臻送嫁,那个伪朝圣主一定不会拦着,不过难的是,如何联系崔家?”
张俊捻着胡子,沉吟说道。
秋睿敢说这话,自然是早想好了办法。
“我手下有斥候,最擅长渗透,只需两位家主一封信,我让其给崔家主送去。
到时候崔家跟哪位圣主开口,想要采购一些嫁妆,送一些奴仆过去。哪位圣主定然同意。”
秋睿说道。
两位家主眼神一亮,但是随即摇了摇头。这种事情,怎么能把白纸黑字落于人手?
秋睿眼睛一转。
“听闻朱家娘子跟崔姑娘是手帕交,儿女之间笔墨往来,终归不是问题。”
朱瑞眼前一亮,他女儿朱逢真跟崔臻是很好的关系,这倒是可以利用。
立即找来朱逢真,让她修书一封给崔臻,尽量用两个人能懂的意思写了一封信。
秋睿当天就找人,送往了姑苏城。
顾道在辽东忙乎着,竟然也接到了消息。
一想到自己那个尿尿和泥的干儿子,竟然当了皇帝,他就觉得这个世界终究还是癫了。
崔甲和崔由听说姑苏城大屠杀,差点吓死,等知道唯独崔家保全之后才松了一口气。
不过这两个人虽然一身门阀公子的毛病,但是做事情绝对比白十三强多了。
辽东产巨木,他们两个就在辽东港建设船坞,并且从各地雇佣船工,开始造船了。
不过想要辽东海船自给自足,暂时是做不到的。
白十三带着水手和士兵在海上训练,每隔十多天回来一次,换一批新的人出去。
这天,崔甲引来一个人,推荐给顾道。
“在下南越端木瑞,见过顾侯。”一个干瘦高挑的年轻人见礼。
“久仰久仰,端木家天下闻名,找本侯何事?”顾道表界面上可惜,心中却在琢磨,我欠了这家伙钱么?
京城应该对付给了端木若愚了?
“顾侯谬赞,我代表端木家来跟顾侯谈生意。我端木家愿意把一部分船工和船坞搬到辽东来。顾侯可否给我们单独划出一个地方。”
“作为回报,我们每年给顾侯造大福船两艘。”
端木瑞小心的说道。
“本侯跟端木若愚私交甚好,加上端木家也帮本侯的忙。这件事允许了。
不过生意归生意,你还是跟崔甲去谈,具体选址问题,可找沈慕归协商。”
顾道说道。
一听这话,端木瑞提起来的心放下了,赶紧感谢顾道。
等到人走了之后,顾道把崔由叫了过来。
“看样子,江南是真的乱了?”顾道问道。
“战乱已经在所难免,江南的门阀巨贾,全都在往外寻找退路。
端木瑞来这里,一方面是躲避战乱,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摆脱门阀的控制。”
崔由说道。
“不对啊,端木家来我这里落户,为何端木若愚不写信来,而是就这样空着手上门?”
顾道产生了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