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儿,沈卓然他们在辽东中医院已经实习两个多月了。
在这两个多月中,但凡是能够有机会跟着医生坐诊的几个同学,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更不用说陈紫妍和沈卓然了。
这两个人本来就是同学们中的佼佼者,出身于中医世家,有着深厚的中医底蕴,绝非是其他同学可比。
尤其是沈卓然,跟着冯主任坐诊,小伙子比较会来事,除了每天跟着冯主任忙前忙后,而且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冯主任很喜欢他,对他也很宠爱。基本只要他的专家门诊一开,沈卓然每次都能得到几次上手诊病治病的机会。
当然,通过这两个多月的接触,观察和了解,冯云涛也知道,沈卓然可不是一般的中医学院的毕业生,那水平就是和自己这个行医20多年的主任医师,也没差多少,有时候还能发表一些自己都不太了解的对中医的特殊的见解。
这让冯主任不得不相信天才的存在,否则,就按沈卓然打娘胎算起学中医,满打满算也不过20来年,没有超人的天赋,绝不可能达到现在这样的水平。
这让冯主任对沈卓然的未来充满了期待,这样的一个中医天才,超越自己,简直不要太轻松,以后成为省内赫赫有名的中医专家,甚至全国有名的国医大师,也并非不可能的事。
冯主任惜才爱才,也就存了结交之心,虽然和沈卓然年龄相差比较大,但两个人彼此也都聊的来,共同话题也比较多。冯主任对沈卓然很欣赏,沈卓然也对冯主任很尊敬,两个人有时候无话不谈,逐渐成了忘年交。
这期间,沈卓然和陈紫妍的关系还是像以前一样,不远不近,并没有获得大的进展,双方彼此似乎达成了一种默契。
因为沈卓然也没有开口表达,作为女孩子,陈紫妍当然得矜持一些,两个人虽然彼此都有好感,都比较喜欢对方,但都心照不宣,从来没有提及男女之间感情之事,只是在一种默契中彼此欣赏,关心,共同成长。
这一天周五下班回家,到家的时候已经快6点钟了,桌子上摆好了碗筷,母亲赵雅芝和父亲沈学文,都坐在沙发上等着沈卓然回来一起吃饭。
看到沈卓然回来,赵雅芝满脸笑容地说道:“儿子,下班回来啦,快去洗手吧,咱们一起吃饭!”
沈卓然答应了一声:“嗯,妈,我不是和您说过嘛,您和我爸不要等我下班回来一起吃饭,因为有时候我回来可能会比较晚,做好了饭,您和我爸先吃就行了,凉了就不好吃了。”
吃饭的时候,沈学文也问了几句沈卓然实习的情况,虽然他知道自己的儿子水平不错,但在实习期间能得到陈炳辉主任的帮助,安排儿子和冯云涛主任学习,并且能够得到冯云涛主任的赏识,沈学文的心里也非常的高兴和满意。
如果儿子实习期间表现的好,再加上冯云涛主任的推荐和陈炳辉主任的力挺,那么以后毕业了,留在辽东中医院的可能就会十拿九稳了。
以前沈学文也和儿子在一起交流过这个问题,虽然自己家里有中医诊所,但沈学文还是希望儿子毕业能够去辽东中医院工作,毕竟辽东中医院是三甲医院,在三甲医院工作,是很多医学院毕业生梦寐以求的事情,毕业了,年纪轻轻就在自己家的中医诊所,不打见不了多少世面,也可能会被蹉跎了岁月,被埋没了人才。
虽然辽东省还有其他几所三甲医院,也设有中医科,但毕竟其他的医院是西医为主,中医科毕竟只是一个专科而已,人员配置比较少,沈卓然毕业了想进其他三甲医院中医科去工作,也是非常困难的事,在人员配置齐全的情况下,其他三甲医院中医科想要安排一两个人也并不容易。
辽东中医院不但是三甲医院,还是纯粹的中医院,对中医的人才需求就要比普通的三甲医院中医科要多得多。
何况还有陈炳辉主任的面子,安排个人进中医院不是难事,加上沈卓然和陈紫妍同学之间的微妙关系,进入辽东中医院工作,那还是非常容易的。
母亲赵雅芝看着沈卓然委婉的笑着说道:“儿子,你这次能够去辽东中医院实习,多亏了你的同学陈紫妍,咱们可不能忘了人家,这个周末你把她请过来,来咱家串串门,玩一玩,你看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