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卓然的一番讲述,确实很有道理,虽然他年纪尚轻,但是见解不凡,他说的话让陈炳辉主任和两位副主任听了,都禁不住频频点头,对他的讲述的医理表示赞同、认可和欣赏。
作为辽东中医院的中医内科科主任,未来的院长后备人选,陈炳辉自然是目光更长远一些,格局更高一些,他趁热打铁地说道:“老冯,老周,小沈的本事,你们见识到了吧?想必你们也听过“附子无干姜不热,干姜无附子不温”这句话吧?”
冯云涛和周启明两个人都点了点头,冯云涛说道:“主任,刚才你说的这两句话我听过,“附子无干姜不热,干姜无附子不温”,其实和刚才小沈讲的大同小异。”
周启明也说道:“是啊,小沈刚才讲的很好,年纪轻轻,能有这番见解和水平,真的了不得。”
“主任,作为咱们中医内科的扛把子,你再接着给我们讲讲,让我们再继续学习学习,巩固巩固。”
陈炳辉哈哈一笑:“老冯,老周,那我就班门弄斧了,我就接着小沈的话讲一讲,把问题再继续深化讲透,算是我们的一次业务交流。”
“附子无干姜不热,干姜无附子不温”这句话,道破了附子和干姜这两味药在温阳功效上的协同关系,这二者就像一位亲兄弟,谁也离不开谁,这二者抱团在一起,就能够互相激发对方的药性,使彼此的药力更强,可以从药性互补和功效强化来理解就对了。”
“附子无干姜不热,其实就是附子借助干姜强化自己的温热之力,使自己的温阳效果更加强悍。”
“附子本身性大热,是温阳回阳的“主力军”,但它的“热”更偏向于走窜通脉,能快速通达全身,药力并不持久。而干姜辛热且守中,能聚焦中焦脾胃,持续释放温热之性,温阳的药力虽然没有附子强,但稳定而持久。”
“当附子和干姜搭配时,干姜的“守”能让附子的“热”更持久、更集中,就像给火焰“加柴”,单独用附子可能像“闪热”,呼啦一下很热,但很快就没了,有了干姜,温热之力才够扎实、够深入。尤其在治疗里寒重症,比如四肢厥冷、腹痛吐泻时,附子和干姜同用,才能让温热功效发挥到极致。”
“干姜无附子不温,其实就是干姜借助附子,拓展自己的温阳范围,使自己温阳的范围比单独使用扩大了很多。”
“干姜单独使用时,主要作用于中焦脾胃,温散寒邪的范围比较局限,比如缓解胃寒呕吐、脾虚泄泻等症。而附子能上助心阳、下补肾阳、中温脾阳,通达全身经脉。当干姜配上附子,就像“打开了温阳的通道”,干姜的温性会借助附子的走窜之力,从脾胃延展到心、肾等全身脏腑,让温阳的功效从局部升级为整体。”
“比如治疗心肾阳虚导致的畏寒肢冷、脉微欲绝时,没有附子,干姜的温阳效果就无法抵达心和肾,难以解决根本问题,二者结合协同作战,才能够使温阳的效果通达全身,达到药到病除的目的。”
“附子和干姜是温阳回阳的一对好兄弟,一对好搭档,附子主“走”,通脉回阳,干姜主“守”,温中固阳。附子让温热之力快速发动起来,干姜让温热之力稳下来,长久保持,二者互补互助,缺一不可。”
“就像打仗时,附子是冲锋陷阵的“急先锋”,其药力峻猛,见效快,对于危急重病患者至关重要,干姜是巩固后方的“粮草”,只有二者配合起来,才能既快速攻克寒邪,又稳固阳气根基,这也是中医经典配伍中“增效互补”的典型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