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晨曦洒落在千羽学园的每一寸土地上,按照惯例,学校要举行庄重的升旗仪式。叶初和希儿,作为千羽学园的学生,自然也身处其中。
虽说他们皆是外国人,从规定上来说,本可以不参与这项活动。然而,由于待会即将开展的一个特殊活动,需要叶初和希儿的参与,所以两人不得不留下来。
班级的队伍整齐排列,叶初站在队伍的最末端,目光望向学校的仪仗队。他们步伐整齐划一,护卫着国旗,向着升旗台稳步前行。
叶初微微侧头,凑近身旁的希儿,轻声问道:“希儿,你会唱极东的国歌吗?”
希儿不禁翻了翻白眼,略带嗔怪地说道:“废话,我都在这儿待了两个学期了,怎么可能不会唱极东的国歌。”
即便对于外国学生而言,参加升旗仪式并非强制要求,但鲜少有人会特立独行地一直拒绝参与。像希儿这般平日里有些游离于学生群体之外的人,都已然如此,更不用说其他外国转校生了。
希儿稍作停顿,又接着开口说:“不过你要是不会唱极东国歌的话,随便张张嘴就行,连口型都不用刻意去对,反正也没人会在意的。”
说到底,升国旗对于他们这些非极东本土的学生而言,更多只是一种形式罢了。
很快,来自千羽学园音乐部的演奏乐团,奏响了极东的国歌《君之代》。悠扬的旋律在校园上空回荡,看着身边同学们齐声开口歌唱,索性轻声唱起了圣芙蕾雅学园的校歌。
遥想当年,在圣芙蕾雅学园,他常常是升旗仪式上站在台上的领导之一。有些周一,德丽莎或者安娜会在起床时,顺手就把他拉起来,然后让他往台上一站。
如此一来,叶初也算参加过不少次圣芙蕾雅的升旗仪式了。圣芙蕾雅的校歌名为《愿圣女庇佑我们》,据说此曲乃是由某位代表天命的大主教所作,这位大主教以《爱莲说》闻名,而这首歌便是他作为圣芙蕾雅学园建校的礼物。
至于歌中的圣女则是天命有史以来人气最高的两位圣女,其中一个猜都不用猜就是卡莲了,剩下的一个则是塞西莉亚,当时刚刚经历了塞西莉亚牺牲还沉浸在被悲痛中的德丽莎自然很容易就让这首歌颂塞西莉亚的歌曲成为了校歌。
叶初由于被迫参加了诸多升旗仪式,对这首校歌早已耳熟能详,自然也能流畅地哼唱出来:
“愿卡莲庇佑我们,
驱散黑暗的圣女,
愿卡莲庇佑我们:
她挥剑斩破阴霾,
引领希望到来,
愿卡莲庇佑我们。
愿塞西莉亚庇佑我们,
牺牲自我的圣女,
愿塞西莉亚庇佑我们:
用圣血换来安宁,
爱与勇气无尽,
愿塞西莉亚庇佑我们。
哦主啊请您降临,
愿您庇护众人。
长护她们的英名,
愿圣女庇佑我们。”
(歌词参考了英国的国歌《天佑吾王「女王」》的格式。)
待极东的国歌演奏结束之时,叶初这首校歌也差不多唱完了。他一个人的声音,在众多同学高唱国歌的声浪中,显得格外渺小,早就被淹没得无声无息,所以并未传到其他人的耳朵里。
但是,有一个人却是例外,那便是站在他身旁的希儿。两人站在队伍的末端,且与其他人还隔了一小段距离。因此,希儿很轻易地就从众人的歌声中,分辨出叶初在唱国歌时所哼唱的别样旋律。
于是,她放弃了从众歌唱极东校歌的想法,转而全神贯注地倾听起来。“这是什么歌?听起来有些宗教的感觉。”希儿眼中满是好奇,轻声问道。
“我那边一个老神棍作的词,歌词的意思就是歌颂圣女。”叶初觉得说奥托一句老神棍绝对没有冤枉他。
“哦。”希儿得到答案后,对这首歌并没有太过深究。她只是单纯觉得这歌挺好听,再加上这是第一次听叶初唱歌,所以才认真地听了一会儿。
“你唱歌还挺好听的。”过了一会,希儿夸奖道。
叶初听闻,顿时来了兴致,眉飞色舞地说道:“是吗?那要不到时候找个机会,我专门给希儿你唱上几首?不瞒你说,我老家那边的人,可都夸我是男版伊甸呢!”
希儿撇了撇嘴,轻啐一声:“切,真是不要脸,不过夸你几句,就尾巴翘到天上去了。”说起来,在前文明时期,只要是对音乐有所涉猎,但凡有听音乐这一爱好的人,无一不是伊甸的狂热粉丝。
希儿自然也不例外,对伊甸崇拜有加。甚至她个人主页上,挂着的便是伊甸一部音乐剧的精美剧照,足见她对伊甸的喜爱程度之深。
很快,庄严的升旗仪式步入尾声。令人意外的是,今天千羽学园的校长并未如往常般登上高台“说两句”。
看来,这位校长似乎并没有唠叨的习惯。不过,叶初毕竟是头一回参加千羽学园的这种集体活动,对于校长平日里的行事风格,也不敢贸然确定。
按照常理,倘若没有后续的讲话环节,升旗仪式一结束,同学们便会各自有序地返回班级。然而,今天的情况却有所不同。就在这时,一则消息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
原来,接下来学校要举办一场特别活动——千羽学园的《校园安全反恐演讲》。此消息一经宣布,现场的同学们顿时炸开了锅。很明显,大家对于几天前发生的那场致使几十人丧生的无差别杀人事件都有所耳闻,内心充满了担忧与好奇。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际,远方的天际线处,一架身形庞大的重型直升机缓缓出现。那直升机足有二十多米长,巨大的螺旋桨飞速旋转,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瞬间盖过了操场上同学们嘈杂的议论声。
伴随着直升机的靠近,猛烈的气流呼啸而下,将千羽学园的人工草皮吹得凌乱不堪,草皮碎屑四处飞扬。
这时,主持人那洪亮的声音响彻操场:“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来自联合国的特别行动部队,痕上校和他的队员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