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眼下秋季已经结束,眼瞅着就要进入冬季,西北的气温已经开始变得有些冷了起来,有些怕冷的人甚至已经将棉衣给穿上了。
寒冬腊月的,可没有谁会妄动刀兵,想要开战,那得要等到春暖花开的时节,这起码又获得了好几个月的平静时间。
哪怕是征召的新兵,经过几个月的严格操练,多少也能够具备一些战斗力,叛军大部队已经全军覆没,可四散而逃的叛军们,却是散布在锦凌郡落草为寇。
这些叛军败兵,同样可以成为府军的练兵目标,剿匪的战斗打上几场,有了实战经验,这战斗力不就提升起来了嘛。
度过了初期的起步阶段,叶白现在也学会了“勤俭持家”,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会直接动用士兵卡对刚刚征召的新兵蛋子进行强化。
府军体系的建立,本就是充当卫军预备部队,随时给卫军提供兵员的,花费一些时间,让府军慢慢操练,起码也要提升到正规军级别,甚至某些练兵能力较强的将领,甚至还有可能练出老兵级别的士卒来。
在需要扩军的时候,从府军中抽调老兵,就可以直接强化成精锐士卒,慢慢地将所有卫军部队都替换成精锐士卒,不但能够进一步提升卫军的战斗力,更是能够节省不少士兵卡,唯一的缺点就是需要时间而已。
即将进入冬季,不适合动刀兵,战火平息,自然就转为了民生,正好给了西北三郡一个发展的机会,尤其是锦凌郡,难得的平静安宁,让百姓们放下了对于战争的担忧,在各地官员们的引导下,开始了重建家园。
江南两郡的气温虽然比西北要温暖得多,可到了这个时候,也不太适合继续作战了,吴、越两国的军队停止了继续进攻,就地驻防,让苦苦支撑的秦国卫军也松了口气。
本应该支援江南的卫军主力,竟然被叛军牵制在中原四郡足足半年之久,江南的卫军部队能够得到的支援少得可怜,若非是江南两郡的世家门阀数量众多,豢养了大量的门客、家丁、护院,为了保护自己的身家性命,都给派了出来,支援卫军作战,恐怕他们根本就撑不了这么久。
如今中原四郡的叛乱被平定,出身江南或者与江南的世家门阀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官员们,在朝堂上开始发力了,以顾雍所在陈家牵头,连连上书,希望抽调中原的卫军主力南下。
这一次,没有了其他世家门阀的阻拦,朝议很快就得到了通过,停止北上西北的大批卫军部队开始掉头南下,趁着战火停歇的时候紧急增援江南两郡,等到开春以后对吴、越两国发起反击,收复失地。
当然了,这只是明面上发生的事情,也是底层百姓们所了解到的情况,而真正的内情还要更加复杂。
随着锦衣卫将魏忠贤传出来的情报暗暗散播了出去,但凡有些实力的大臣、皇子们几乎都听到了消息。
涉及到陛下的安全,更是涉及到皇位的争夺,没有人会不在意,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一众皇子、大臣们开始了明里、暗里的打探。
更有甚者,某些官员竟然在朝会上就公然对坐在龙椅上的陛下进行试探。
谁都知道,这些胆大妄为的试探者,不过是被身后的人推出来的炮灰而已,死活已经不重要了,所有人都在关注着陛下的反应。
不得不说,背后的人还真的是做足了准备,一开始的试探,并没有让龙椅上的那人露出什么破绽,可随着某些身份、地位足够高的大臣出手,陛下的反应就有些奇怪了。
本就心有怀疑,现在又有了“实质性”的证据,对于陛下的情况,朝臣、皇子们也感觉到不对劲了。
一个个大臣、皇子纷纷前往皇宫,想要求见陛下,甚至不惜与看守宫门的禁卫军爆发冲突。
禁卫军的地位的确有些特殊,可也挡不住近乎大半的重臣还有皇子们啊。
某些禁卫军将领和士卒,也被各种传言以及大臣、皇子们的表现给吓住了,心中也有了小算盘。
禁卫军将领的家人全部都居住在京城之中,以那些大臣和皇子们的手段,有的办法用其家人进行威胁,以往没有这样做,是因为就在陛下的眼皮子底下,谁敢威胁禁卫军将领,那是找死的行为。
可如今不一样了,龙椅上坐着的那位,未必就是真正的陛下,某些人自然也失去了顾忌,频频对禁军将领下手。
如此一来,某些禁军将领再也扛不住了,虽然依旧坚守职责,没有陛下的诏令,不敢放大臣和皇子们入宫,可皇宫内外的联系通道却是再一次被打开了。
这一下可就彻底热闹了,众所周知,不管是皇子还是朝中大臣们,往往都会在皇宫中安插眼线,不是为了阴谋造反,也不是为了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纯粹是为了搜集宫中的一些情报,尤其是关于陛下的一些情报。
唯有随时掌握陛下的心思,他们才能够在朝堂上做出最准确的选择,身居高位,屹立不倒。
皇宫的封锁被解开,各种消息迅速就被传递了出来,皇宫内部的情况再也无法隐瞒了。
到了这个时候,众多大臣和皇子们才知道,原来陛下不光是不再私下召见大臣、皇子,就连嫔妃们的寝宫也已经半年没有驾临了,更是没有宠幸任何妃子、宫女。
仅凭这一点,收到消息的大臣、皇子们就知道,消息极有可能是真的,真正的陛下生死不明,如今的这位应该是替身而已。
当了三十多年的皇帝,如今这位陛下是什么性子,大臣和皇子们可是相当了解,别看年龄已经不小了,但花心不改,色心一点都不比年轻的时候差。
不说夜夜笙歌,起码每隔几日总是要在某位嫔妃的寝宫中留宿的,偶尔兴致来了,还会宠幸某位青春靓丽的宫女,怎么可能足足半年时间,都没有碰过一个后宫中的女人。
发现了不对劲,大臣和皇子们差点疯了,这半年的时间他们过得可是很难受,因为陛下的各种旨意,很多人的利益都受到了极大的损失。
江南两郡、中原四郡还有西北三郡,那么多家族被灭,很多人的实力损失惨重,尤其是一心争夺皇位的皇子们,更是苦不堪言,人人都损失了大量的支持者。
若不是因为这个原因,以陈家堪称秦国第一世家门阀的能量和地位,作为家族根基之地的江南遭遇吴、越两国大举入侵,怎么可能会找不到援军,实在是被逼迫的。
上面有陛下的旨意,下面还有其他家族拖后腿,就这么半年的时间,陈家损失那叫一个惨重,明里、暗里损失了大量的钱粮,还有很多依附于陈家的官员、将领们,家族实力至少损失了三分之一。
若非是中原四郡和西北三郡的乱局,使得其他家族也同样损失了大量的力量,陈家几乎都要从秦国世家之首的位置上跌落下来了。
本以为是陛下故意为之,是看他们做得太过火,想要清洗一下,无人敢反抗,只能是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如今知道一切都是假的,是有人假借陛下的名义排除异己,这让他们如何能够接受。
之前承受了多大的打压,如今的反抗就有多么凶猛,一个个大臣连连犯难,通过各种手段、渠道试探,想要找到实质的证据,以及幕后黑手。
皇子们的做法更加激烈,连连派出使者,拉拢各地官员和将领们,几乎将皇位争夺摆在了明面上,没有了任何顾忌,动用所有的力量,尽可能地增强自己的实力。
都不是傻子,有人敢用替身冒充陛下,说明真正的陛下情况已经很不妙了,哪怕没有死,也失去了继续掌控朝政的能力。
在这等情况下,指望陛下下旨传位,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了,谁知道圣旨是真是假,想要争夺皇位,最终还是要靠自己。
一时间,秦国的局势那叫一个波云诡谲,在多位皇子们的拉拢之下,很多官员、将领们也或是主动、或是被动地开始了站队,秦国的军政力量已经开始了分化。
如果局势继续这般恶化下去,或者说真正的陛下不能再次出现在朝堂之上,弄不好皇子们之间的内战就要爆发了,没有谁会将皇位拱手让人,大不了就带着军队打嘛。
中原四郡的数十万卫军主力,乃是皇子们拉拢的重要目标,经过西北三郡的事情之后,谁都明白,掌握军权才是最重要的,想要成功登上皇位,必须要有一支强大军队的保护才行。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叶白的重要性,在众多大臣和皇子们心目中陡然提升了。
以前大家都是忌惮叶白,认为一个寒门子弟走了好运一步登天被封为侯爷,对他们这些世家门阀、将门家族来说,是一个莫大的耻辱,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可如今风云变幻,叶白手中的这数十万大军,却是成为了人人觊觎的目标,不知道多少使者进入西北三郡,开出了各种条件,就是为了让叶白加入到自己的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