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西湖夜色沉静,窗内灯下却是一片文字江湖的新生气象。周硕放下手中一份稿件,揉了揉眉心,眼底却带着欣慰的光。
“陈兄,你看这篇《雪夜追凶》,虽笔法尚显稚嫩,但将悬疑与侠义结合得颇有新意。更难得的是,主角不再是传统的世家子弟,而是个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小捕快。”
虬髯客接过稿件快速浏览,虬髯微微颤动:“确实。更妙的是他将查案过程与武功修炼巧妙结合——每次突破瓶颈,竟是因为对案情的新的理解。这等设定,在我们那个年代是想都不敢想的。”
“这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周硕从堆积如山的稿件中又抽出一份,“还有这篇《琴剑山河》,作者显然深受陈兄你‘以乐入武’的影响,却更进一步,将音律与山河地势相融,创造出独特的‘地脉音杀’之术。虽在人物刻画上尚有不足,但这等想象力,正是武侠需要的活水。”
虬髯客点头,却又轻叹一声:“创新之作不少,可真正能兼顾文学性与故事性的,仍是凤毛麟角。多数作品要么过于追求设定新奇而失了侠义内核,要么仍在模仿我们这些老家伙的路数。”
“这需要一个过程。”周硕平静地说,“重要的是,我们已在这潭沉寂多年的死水中激起了波澜。你看——”他指着书房一角那几大箱尚未拆阅的稿件,“这些来自天南地北的投稿,每一份都是一个希望。”
这时,虬髯客突然发出一声轻咦,将手中一份稿件递给周硕:“你看看这个。”
稿件的标题是《外卖侠》,作者署名“江城子”。周硕初看标题时眉头微蹙,但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表情逐渐变得专注而惊讶。
故事的主角是个现代都市的外卖员,偶然间在旧书摊得到一本残缺的武功秘籍。他白天奔波送餐,夜晚在天台练功,将送餐路线与轻功步法结合,把电动车骑出了骏马的速度。最精彩的是,他将送餐途中目睹的不平事一一记下,用自己摸索出的“功夫”暗中惩恶扬善——从制止小巷抢劫到解救被困传销组织的青年,一切都在不暴露身份的前提下进行。
“送餐箱里装的不仅是美食,更是这座城市需要的温暖与正义。”周硕轻声念出文中句子,眼中闪着兴奋的光,“好一个‘侠之小者,扶危济困’!他将‘侠’的精神完美融入了现代生活。”
虬髯客抚掌笑道:“正是!我初看时还觉得标题怪异,读完才知作者匠心独运。他解决了我们讨论多年的难题——如何在现代背景下让武侠不失本色。这个外卖员,不就是当代的市井游侠吗?”
“立即联系这位作者。”周硕果断道,“这样的作品正是金戈奖要寻找的——它证明了武侠不仅没有过时,反而能在新时代找到更丰富的表达。”
夜渐深,风雨楼内的灯光却依然明亮。两位武侠宗师在堆积如山的稿件中孜孜不倦地寻找着闪光的金子,时而为某个精彩的构思击节赞叹,时而为某个可惜的缺陷扼腕叹息。
当东方既白,周硕站在窗前,望着晨曦中的西湖,对虬髯客说道:
“陈兄,你看这一夜我们看到的——有坚守传统的,有大胆创新的,有将武侠与各种类型融合的。虽然良莠不齐,但这份蓬勃的创作热情,不正是我们最想看到的吗?”
虬髯客走到他身边,望着湖面上初升的朝阳:
“是啊。这个江湖,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广阔。金戈奖才刚起步,就已经让这么多被埋没的声音得以被听见。假以时日,何愁武侠不兴?”
楼下,又一箱来自西北地区的投稿被送来。箱子上贴着一张便签:“戈壁滩中的武侠梦,请老师指教。”
周硕与虬髯客相视一笑,转身回到书桌旁,开启了新一天的审阅。
江湖夜雨十年灯,而此刻,万千灯盏正被逐一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