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刚散,阳光就迫不及待地钻过竹林,在青石板上织出细碎的金网。
搬了小马扎,坐在院门口的石阶上,怀里捧着个粗瓷小碗,碗里是熬得绵密的白粥,还飘着几粒红枣。
她佝偻着背,双手拢着碗沿,小口小口地喝着,温热的粥气漫上来,熏得她本就布满皱纹的小脸蛋红扑扑的,
像被春风拂过的桃花。喝几口,她就抬眼望向院角那丛山茶,花苞鼓得饱满,几朵早开的正艳,绯红的花瓣沾着晨露,
在阳光下闪着光。她嘴角始终挂着浅浅的笑意,那笑意里,有粥的暖,有花的香,还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安然。
林天就站在不远处的竹影里,静静地看着。风穿过竹叶,沙沙作响,地上的光斑也跟着轻轻晃动,
像是一群调皮的萤火虫,在脚边跳跃着温暖。他刚从城里回来,一身的疲惫与浮躁,在这一刻竟被眼前的景象悄悄抚平。
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没有勾心斗角的纷扰,只有陈婆婆喝粥的细碎声响,
竹叶的轻吟,还有山茶若有似无的甜香。温热的粥香顺着风飘过来,和竹的清冽、花的馥郁缠在一起,萦绕在鼻尖。
他忽然懂了,所谓岁月静好,大抵就是这般模样。不是轰轰烈烈的誓言,而是细水长流的陪伴就像这片竹林,
年复一年抽出新芽,守护着这座老院;就像陈婆婆守着这院山茶,等它们年年绽放;也像自己,终究还是回到了这片滋养他长大的土地。
又喝了一口粥,抬手擦了擦嘴角,目光依旧落在山茶上,笑意愈发深了。林天看着她红扑扑的脸颊,看着跳动的光斑,看着那抹倔强的绯红,心里格外安宁。
他知道,有些故事不需要刻意诉说,就像这粥香花香竹香会随着岁月静静流淌,
把爱与等待守护与陪伴,悄悄融进每一个温暖的时光里,滋养着往后的日子,也温暖着每一个归来的人。
天娃,站那儿干啥过来陪婆婆唠唠终于收回望向山茶的目光,瞥见竹影里的林天,笑着朝他招手,声音像熬透的粥一样温软。
林天应声走过去,在石阶旁的青石板上坐下,离陈婆婆不远不近,刚好能闻到她身上淡淡的皂角香混着粥香。
这粥熬得真香,红枣也甜。”他看着婆婆碗里剩下的小半碗粥,语气里满是真切的赞叹。
陈婆婆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伸手拍了拍他的胳膊:“你这孩子,打小就爱喝我熬的粥。前儿个听说你要回来,我就把存的红枣都翻出来了,特意多熬了会儿,
就盼着你能喝上一口热乎的她顿了顿,又望向那丛山茶你看那花儿,再过几天就该全开了,跟你小时候似的,透着股精气神。
林天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晨露还没完全散去,山茶的花瓣更显娇嫩。“记得小时候,我总蹲在这儿看花儿,您还说我跟个小蜜蜂似的,就知道围着花儿转。”回忆涌上来,他的嘴角也弯了弯。
“可不是嘛陈婆婆喝了一小口粥,声音慢悠悠的后来你去城里读书,我就天天守着这院子,守着这山茶。花儿开了,我就想着,你是不是也快回来了。
她的语气里没有抱怨,只有淡淡的期盼,像山间的溪水,静静流淌。
风又起,竹叶沙沙,光斑在两人身上轻轻晃动。温热的粥香,清甜的花香,还有陈婆婆温软的话语,交织在一起,
缠裹着林天的心脏,暖得让人鼻尖发涩。他忽然明白,所谓的等待与守护,从来都不是轰轰烈烈的承诺,
而是这样日复一日的牵挂,是一碗热粥的温度,是一丛山茶的期盼,是岁月里最朴素也最动人的陪伴,
林天轻声说这次回来,我就不走了。往后,我陪您守着这院子,守着这山茶,天天喝您熬的粥。
陈婆婆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像被点亮的星辰。她放下碗,伸手紧紧握住林天的手,那双手布满皱纹,
却带着暖暖的温度。好啊她连说了两个好,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喜悦,红扑扑的脸颊上,笑意愈发浓了有你陪着,这花儿啊,肯定开得更艳了。
阳光正好,岁月安然。竹林深处,山茶待放,一碗热粥的香气,一段关于爱与守护的故事,在晨光里悄悄延续,温暖了往后的每一个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