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庄村头的大礼堂里,气氛热烈而紧张。村民们围坐在一起,目光聚焦在台上的杨开身上。
此前杨开提出加大村里大棚蔬菜产业投资的想法后,村民们对投资风险忧心忡忡,尽管杨开用种地、养蚕、摸鱼等例子深入浅出地解释了投资风险与收益的关系,但大家心里还是有些没底。
杨开看着台下的村民,清了清嗓子说道:“乡亲们,我知道大家还是有些担心。
这样,我让咱们村里的会计,根据每家不同的投资情况,把未来可能得到的收益都算出来,给大伙公布公布,让大家心里有个底。”
不一会儿,会计抱着一沓厚厚的账本和文件走上了台。
他推了推眼镜,开始说道:“各位乡亲,我按照杨开说的,仔细算了算。就拿咱们这次计划扩大的大棚蔬菜种植来说,咱们先算成本。
每个大棚的建设成本大概是五千元,包括搭建架子、覆盖薄膜、安装灌溉设备等。
种子、化肥、农药这些加起来,每个大棚每年大概需要一千元。
还有人工成本,咱们按每家出一个劳动力来算,折算成工钱,每个大棚一年大概两千五百元。”
“然后说收益,按照咱们之前的种植经验,每个大棚每年平均能产出蔬菜五千斤左右。
现在市场上咱们这种蔬菜的平均价格是每斤两元钱,这样算下来,每个大棚一年的销售额就是一万元。
扣除刚才说的各项成本,每个大棚每年的纯利润大概是一千五百元。”
村民们听到这里,开始小声议论起来。会计接着说:“下面我给大家具体说说每家的情况。
赵大爷家打算投资建三个大棚,那按照这个算法,一年下来纯利润就是四千五百元。”
赵大爷原本紧皱的眉头一下子舒展开来,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他说道:“嘿,这么一算,还真不少赚呢!”
会计又接着说:“李婶家打算投资五个大棚,一年纯利润就是七千五百元。”
李婶眼睛一亮,说道:“哎呀,这比我之前想的要好啊,看来这投资还真值得。”
但是,村民孙大哥还是有些疑虑,他站起来问道:“会计,你这算的都是理想情况。要是遇到病虫害,或者市场价格跌了,这收益不就没这么多了吗?”
会计点了点头,说:“孙大哥,你考虑得很周全。不过咱们也有应对办法。病虫害方面,咱们会和专业的农业技术团队合作,他们会定期来给咱们的蔬菜做检查,提前预防。
就算真的有病虫害,损失也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市场价格方面,咱们已经和几家超市、饭店签了合同,他们会以一个相对稳定的价格收购咱们的蔬菜。
就算市场价格有波动,咱们也不会受太大影响。”
杨开也补充道:“孙大哥,风险肯定是有的,但咱们做了这么多准备工作,就是为了把风险降到最低。
而且从长远来看,咱们的大棚蔬菜产业肯定会越做越好,收益也会越来越高。”
随着会计把每家的收益情况都算清楚并公布出来,村民们的担忧逐渐消散,大家的脸上都露出了期待的神情。
村长老王站起来说:“乡亲们,现在大家心里都有数了。咱们一起努力,把这个大棚蔬菜产业搞起来,让咱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会计把每家投资大棚蔬菜产业可能获得的收益算出来并公布后,一部分村民的脸上露出了欣喜和赞同的神情,可仍有一些村民满脸疑虑,交头接耳地小声讨论着。
赵大叔第一个站起来,声音洪亮却带着不满:“会计,你算的这些收益,那都是纸上谈兵。这市场的事儿,谁能说得准呢?
万一签了合同的超市突然不要咱们的菜了,或者又冒出来一堆种大棚蔬菜的,价格一下子跌到底,咱们不就全赔进去了?”
杨开赶紧起身,笑着安抚道:“赵大叔,您的担心不无道理。市场确实是变化莫测的,但咱们也不是毫无准备。
和咱们签合同的超市,都是信誉良好的老主顾,而且合同里也明确规定了违约的赔偿条款。
就算他们真有特殊情况,咱们还有其他的销售渠道,周边的饭店、菜市场,都等着要咱们的新鲜蔬菜呢。
再说了,咱们杨家庄的蔬菜,品质那是有口皆碑的,不愁卖不出去。”
可赵大叔还是皱着眉头,不依不饶:“就算这些都没问题,那病虫害呢?
你说有专业团队,可万一他们也解决不了,那咱们这么多投资不就打水漂了?”
这时,一直站在旁边的农业技术专家张老师开了口:“赵大叔,您放心。我们这个团队有着丰富的经验,对各种常见的蔬菜病虫害都有成熟的防治方案。
而且我们会定期到大棚里巡查,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就算真遇到了比较棘手的问题,我们也有应急措施,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然而,村民刘婶也跟着站了起来,忧心忡忡地说:“杨开啊,我家里就我和老头子两个人,年纪大了,精力有限。
这大棚蔬菜种起来,活儿肯定不少,到时候忙不过来可咋办?”
杨开耐心地解释道:“刘婶,这个您不用担心。咱们可以成立一个互助小组,年轻力壮的帮着年纪大的,大家互相扶持。
而且,咱们还会引进一些先进的农业设备,像自动灌溉系统、小型除草机,能大大减轻劳动强度。
另外,村里也会组织技术培训,教大家一些省力又高效的种植方法。”
就在大家争论不休的时候,一直默默坐在角落里的老村长缓缓站了起来。
他环顾了一下四周,语重心长地说:“乡亲们,我在这村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经历过风风雨雨。我知道大家担心风险,害怕亏本,这都是人之常情。
但咱们不能因为害怕摔倒,就不敢往前走。咱们村之前也搞过不少项目,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
但正是这些经历,让咱们积累了经验,变得更强大。
这次的大棚蔬菜产业,我看行!只要咱们团结一心,共同应对风险,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老村长的一番话,让礼堂里顿时安静了下来。大家都陷入了沉思。
过了一会儿,赵大叔率先站起来,拍了拍杨开的肩膀说:“杨开,我信你!就跟着你干了!”
刘婶也点了点头,说:“行,我也试试。大家一起干,总比一个人强。”
看到大家态度的转变,杨开激动地说:“乡亲们,谢谢大家的信任!咱们一起努力,我相信咱们杨家庄的大棚蔬菜产业一定会取得成功,大家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杨家庄村头大礼堂内,气氛从先前的热烈讨论逐渐趋于平静。
在杨开和众人一番真诚的交流后,大家虽已表态支持加大大棚蔬菜产业投资,但心中或多或少仍留存着一丝疑虑。
杨开站在台上,眼神坚定地扫视着台下的村民,缓了缓说道:“我知道,加大投资让许多人心里有顾虑。毕竟本该分到大家手里的分红,都要投入到新的项目里去了。
不过大家先别着急,我让村里的会计又仔细算了算第一轮投资的收益情况,现在就给大家公布公布,咱们来看看和种粮食相比,收益到底差多少。”
会计再次走上台,手中拿着一份新的报表,清了清嗓子开始说道:“乡亲们,咱们先来说说种粮食的情况。
以咱们村常见的小麦和玉米为例,一亩小麦的种子、化肥、农药、灌溉等成本加起来,大概是五百元。
按照往年的产量,一亩小麦能收一千斤左右,现在市场收购价是每斤一元,这样一亩小麦的毛收入就是一千元,除去成本,一亩地的纯利润大概是五百元。
玉米的情况也差不多,一亩地成本五百元左右,产量一千二百斤上下,收购价每斤九毛钱,一亩玉米纯利润大概五百八十元。”
台下的村民们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
会计接着说:“再看看咱们这次投资的大棚蔬菜。一个大棚占地一亩,建设成本平摊到每一年大概是五百元,种子、化肥、农药等成本一年大概七百元,加上人工成本八百元,一个大棚一年的总成本是两千元。
但是,一个大棚一年能产出蔬菜六千斤左右,按照现在市场上每斤两元的价格,一个大棚一年的毛收入就是一万二千元,扣除成本后,纯利润能达到一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