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钟繇脸上没有丝毫意外之色,从怀中取出荀攸书信,递给张新。
“请大将军查阅,下官这就告辞,回去复命了。”
“元常且慢。”
张新叫住,“你我二人也有许久没见面了,今日难得一见,不如留下来吃个饭,明日再走?”
“下官多谢大将军美意。”
钟繇婉拒道:“只是下官圣命在身,恕难从命。”
张新想了想道:“那我送元常出城吧。”
钟繇把刘协都搬了出来,他也没啥好说的了。
“大将军刚从凉州回来,想必也已疲惫。”
钟繇再次婉拒,“如今汉室危亡皆系于大将军一人之身,大将军应当好好休息,保重身体才是,就不必相送了。”
“既如此......”
张新不再坚持,叫来典韦。
“老典,你替我送钟侍中出城。”
“诺。”
典韦抱拳应下。
“多谢大将军关爱。”钟繇行礼告退。
“元常慢走。”
张新回了一礼,看向手中荀攸书信。
百官想要让他班师这么大的事,荀攸不可能不来信说明。
可沮授又没提及有荀攸的使者。
唯一的可能,就是荀攸的书信在钟繇身上。
然而二人虽然都是颍川老乡,却分属不同阵营。
荀攸能让钟繇前来送信,唯一的可能就是......
张新打开书信一看。
果然。
“朝中有坏人啊......”
张新闭上眼睛,心中感慨。
当年的小黑胖子,面对的也是这样一种境地么?
他才离朝两个多月,汉室的那帮老臣就迫不及待的跳了出来,争夺话语权。
班师这事儿,看似和夺权没有什么关联,实则不然。
只要张新接下刘协班师的圣旨,将来再有类似的事,他们就可以联合起来向刘协施压,逼迫他再次下旨,拿捏张新。
如此一来,张新想要安心在前线打仗,就得向他们出让利益,以此来换他们不拖后腿。
将士们在前线浴血奋战,将军殚精竭虑,公卿们却在后方争权夺利。
可笑吧?
有时候权力斗争就是这么可笑。
西晋是怎么亡的?
南明又是怎么亡的?
不都是亡在内部的权力斗争上么?
他们不是看不到国家所面对的危机,只是舍不得嘴边的那块肉而已。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便是如此。
若是张新不接旨,哪怕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说法,他们也会强行给他扣上一个‘抗旨不遵’的名头,用以败坏他的名声。
好在,刘协虽然贪玩,脑子却还是清醒的。
他没有在朝堂上急于做出决断,而是退朝之后,找钟繇商议对策。
在钟繇的建议下,刘协没有直接颁布圣旨,而是先来了一封信问问。
不得不说,大侄子真的是有明君之相的。
只是......
汉室的那帮臭鱼烂虾,实在是带不动啊!
“想必元常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对汉室感到失望的吧?”
张新合上荀攸的信,嘴角勾起一抹微笑,“那就来我这边吧。”
“我可不嫌人才多......”
先前张新刚见到钟繇的时候,心里就感觉有些奇怪。
刘协都派人过来送信了,荀攸怎么还没派人过来?
以他的能力,不应该出现如此低级的失误。
要么是长安确实没什么大事,不值得他写一封信过来。
要么钟繇既是刘协的送信人,也是荀攸的送信人。
因此张新才会询问钟繇,问他如何是好。
钟繇的回答也很有意思。
让他自己选。
张新估摸着,自己若是选择班师,钟繇日后大概就和他无缘了。
必须打!
但他刚才也不确定自己想的对不对,所以在钟繇问他该如何回复的时候,他也让钟繇自己选。
你是希望汉室继续内斗,公卿争权夺利,还是希望我踏踏实实的扫平天下?
钟繇若是尚对汉室心存希望,一定会从自己口中问出一个确定的答案。
若是真有投效自己的意思,他回去之后,一定会劝刘协支持自己!
“此仗过后,我又得一贤才也。”
张新大笑一声,收好荀攸之信,研墨提笔。
内部危机暂时无虞,眼下的精力还是得放在外部。
幽并二州靠北,此时已经入冬。
鲜卑南下在即。
并州之战,该开启了!
张新给刘虞写了一封信,让他准备好了就立刻出兵并州。
随后又给顾雍、阎柔各自写信,让他们加强对幽州鲜卑的扰乱。
魁头自从回到草原上后,有了顾雍的钱粮支持,和褚燕的脑子,确实给骞曼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骞曼要应付魁头的反扑,腾不出手南下。
魁头的实力弱小,离不开汉人的支持,也不太可能背刺自己的金主。
再加上幽州互市可以源源不断的给鲜卑人提供物资,保证他们不被饿死。
起码在今年,幽州的安全应该是没问题的。
张新写完这些信,又给张辽写了一封,让他领兵北上,屯兵幽冀二州的州界,以防万一。
赵云、关羽、郭汜等人,也分别去信,让他们好好配合刘虞。
并州之战的最好结果,就是一仗重创并州鲜卑和匈奴人的主力,收复失地,让他们数年之内不敢劫掠汉地。
其次是光复并州全境,让匈奴单于庭重归大汉治下。
若这两点都做不到,至少也要保证太原的安全,决不能让草原人越过太原,来到关中腹地!
一封封书信如同雪片一般从南郑发出,去往各地。
初平四年的冬天,注定不会平静。
......
长安。
钟繇一路疾驰,回到宫内求见刘协。
刘协得到消息,一把推开旁边的小美人。
“宣。”
“唯。”
张让应了一声,大声喊道:“宣,侍中钟繇,觐见!”
殿外宦官们依次传话。
少倾,钟繇来到,大礼参拜。
“臣钟繇拜见陛下。”
“钟爱卿免礼。”
刘协连忙问道:“爱卿,大将军如何回复?”
“回陛下。”
钟繇微微躬身,“臣以为,刘焉的图谋不轨之心,已昭然若揭。”
“大将军在汉中布置战场,积极应对,陛下切不可在此时召其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