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离开后,宋宣回到实验室,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对祁秘书说道:“小祁,你不用再去大学招人了。”
祁秘书有些惊讶地看着宋宣,不明白为什么突然改变了计划。
宋宣解释:“不久后,我们实验室就会迎来一大波人才。”
祁秘书点了点头,“他们大概什么时候能来?”
宋宣摇了摇头,不太清楚具体的时间,“应该就是几天后吧,不过你和李文可以提前做好准备。”
“如果你们觉得忙不过来,就多招几个人帮忙,一定要确保招聘工作顺利进行。”
“好。”
祁秘书点了点头,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着如何接待这些即将到来的人才了。
-
宋宣也没想到,第二天张老、王老、胡老就带着自己学生杀过来了。
当时他在研究所上班,直到下班后,他才从祁秘书那里得知了这个消息。
宋宣知道这些老前辈们肯定很着急学生的前途,但没想到,他们的急迫程度完全超乎了他的预料。
由于实验室对于人才的招聘条件相对宽松,比公家单位要低不少,待遇却和公家单位不相上下,甚至略好一点,所以吸引了大量社会人士前来报名。
这一点,是宋宣始料未及的。
-
虽然宋宣对几位大佬的能力充满信心,但对于他们推荐的学生,持有保留态度。
果不其然,在实际的考核过程中,有些人的表现确实不尽人意。
还有一些人,在第二轮考核中就被淘汰出局了。
好在其他留下来的人都各有所长,这让宋宣感到稍许欣慰,拾取沧海遗珠计划行得通。
就这样,宋宣的私人实验室很快就招满了人。
原本略显冷清的实验室,也因为这些新成员的加入而变得热闹起来。
胡老等人在熟悉了实验环境之后,便马不停蹄地带着学生们开始研究他们之前的项目。
-
由于他们之前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实验经验和数据,此次重新开始研究时,进度明显比之前快了许多。
宋宣果然如他所说,只负责审核新立的项目,对于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并不会过多干涉,给予了团队充分的自主权。
在众多新员工中,宋宣特别留意了一下赵广画的情况。
赵广画可以说是这批员工中最为勤奋努力的人,每天总是第一个到实验室,最后一个离开。
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在八十年代掀起了一股内卷之风,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第一代“卷王”。
赵广画之所以如此拼命,完全是因为他格外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
但在其他同事眼中,他这种行为却被视为爱出风头、过分表现,甚至有些令人讨厌,这也导致他在实验室内的人缘很差。
宋宣深知职场霸凌的危害,其他地方他管不着,但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却不能发生这样的事情。
因此,他早早地定下了相关规定,明确表示任何违反规定的人,都将受到最严厉的惩罚——开除。
幸运的是,宋宣及时发现了这个问题,并未酿成严重后果。
虽然大家都不太愿意与赵广画交流,但至少还没有发展到职场霸凌的程度。
宋宣也无法强制他人与赵广画说话,只好让祁秘书时不时去送一下温暖。
-
1997 年,宋宣正式从研究所离职。
原本他计划1987年离开,但由于第五代超级计算机项目严重缺人,不得不延迟了离职时间。
这一年,距离他退休只剩两年。
宋宣颇为无奈,好在实验室是他独资控股,无论何时回去,那里的大门都随时为他敞开。
近年来,实验室的科研产出实现了量子跃迁式的突破,如今早已摆脱了过去难招人的困境。
然而,这与他没有多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