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帐之内。
赤熔天可汗端坐于王座之上,眼神空洞,那狼牙王冠失去了血色的光辉。
“吾王您没输,王庭还没有败!”
“吾王请您忘记失败,再战,您是我王庭的希望啊……”燎原大将军眼睛带着悲伤,他想要得到王的回应,想要将王唤醒。
但赤熔天可汗久久没有回应,眼神依旧空洞。
自与嬴政大战失败以后,赤熔天可汗重伤,即便如今已经恢复大半,但心态已经被嬴政打崩了。
他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输,凭什么会输。
他如今的战力已经是世界能够培养的最高战力了。
按照大萨满的预言,王庭以后将可能不再有修行者。
这其原因是王庭世界自黄金时代之后,进入灵气末期,灵气枯竭,王庭以后是一代不如一代。
没有了修行者,那他们就再也没有了斗天的本事,就像是被压在五指山下的猴子,只能够听天由命。
为了改变预言,也是为了生存,赤熔天可汗发疯一样,以赤灾之名收集狼胥世界的天材地宝,将自己培养成史上最强战力,准备与天最后一搏。
这是王庭原本的打算,但大秦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
王庭有熔天,但大秦没有,所以赤熔天可汗改变计划,远征大秦。
如今,他这个王庭孕育出来的史上最强战力输了。
他该如何面对未来,他该怎么办呢?
赤熔天可汗思考,苦闷与痛苦交织在心头,面对失败,他痛苦无比,他甚至已经相信——该怎么办,只有天知道。
“吾王病了,我们该怎么办?王庭的未来又在哪里?”,燎原大将军悲伤而又绝望的说道。
形如枯槁的大萨满出现在燎原大将军身旁。
“先生,您来了?我们该怎么办。”
大萨满苦笑:“老朽将王庭最后的力量全部带来了,反正不能留给大秦,这也是我们最后的力量。”
“老朽时日不多了,就让老朽将吾王的全盛之姿带回,带着王庭剩下的力量,就在这里与大秦……决一死战!”
他的眼神浑浊,但声音无比坚定,又带着一丝解脱。
“什么意思?”,燎原大将军不懂的问道。
星烬大萨满无言的望着王庭的希望,他的心中也不由得发出感慨,“念”也随之波动。
他呀,本应该死了,能够撑到现在,也算是个奇迹。
“剩下的交给吾王了……输了也没关系,他也尽力了。”
“老朽去也。”,言罢,大萨满化作星团,进入赤熔天可汗脑海。
“愿王庭庇佑你。”
燎原大将军的目光变得极其尊敬,又带着一丝悲伤。
又一位老朋友走。
他不再虔诚的跪在地上,反而站起,他的目光注视西方,穿过王帐,投在那高台之上。
“真是蠢货。”
“如果信大秦有用,那我们也不必去反熔天了……人只能靠自己。”
燎原大将军忠诚而又沉默的站于一旁,等待天可汗的苏醒。
天沟处。
经过了几年时间,战场世界已经逐渐与狼胥世界融合。
天沟正是大雪山地气,狼胥世界地气与战场世界地气融合的产物。
天沟之上,一座高台伫立,上有一金帐。
天沟两旁大秦与王庭士兵对峙,屏息敛声地看着那座高台,连云端之上也有目光注视。
金帐内,刘邦坐西,万象可汗,地父可汗坐东,敲定议和的细节,此会议持续七天有余。
“王庭决定退出战场世界,双方以天沟为界,与大秦互不侵扰。”,万象可汗说道。
陈平刚想开口,但却被一道慵懒的声音打断。
“哈~”,刘邦无聊的打着哈欠。
作为一个皇帝,与对方进行辩论的自然不可能是他。
看着这位慵懒的皇帝,两位可汗不由得眼角抽搐,对方的态度让他们很不爽,陈平也不由得擦了擦头上的汗。
要不是有刘邦在,面对两位一直在散发灵压的可汗,他的压力是很大的。
陈平眼神示意继续,但此时的刘邦已经站起身,来到最中央,指着中央的沙盘说道:“你们知道大秦不可能只想要这一点土地。”
“而且要想求和,你们得为我们上贡。”
双方虽是议和,王庭明知大秦的想法,但却仍旧只肯让出战场世界,这并不符合刘邦的想法。
“那你想怎么办?”,万象可汗眼睛眯起,宛如一条毒蛇。
他们已经让出了最大利益,在他们看来大秦最先提出求和,他们还愿意让出战场世界,已经是最大的让步了。
“早说了,朕要王庭一半的土地,朕要让大秦的土地跨过大雪山。”,刘邦的语气中带着一股毋庸置疑的气势,“并且……”
刘邦话还未说完,便被制止。
两位可汗同时站起身。
“大秦别太贪了,你们吃不下!”
他们周身爆发强大的灵压,表达自身的愤怒。
他们又不是傻子,虽然心中有着求和的希望,但他们清楚的知道,大雪山是他们天然的屏障,他们不可能让大秦越过大雪山。
不然到时候,对方反悔,他们就没反悔的机会了。
金帐外面的士兵都感到了莫名的压力,金帐内的陈平等人脸色更加不舒服。
两位可汗身后的侍卫提着武器上前,随时准备展开攻势,陈平等人也是如此。
双方剑拔弩张,完全谈不拢,金帐内一时间陷入了诡异的寂静。
咚,咚,咚……
刘邦的手指有规律的敲响。
在这股有规律的旋律中大秦等人面对的灵压逐渐减小。
“唉,既然这样,那就没得谈了。”,刘邦摊开手,“那就打吧。”
“不要脸的东西,你敢出尔反尔!”
地父可汗的脸色通红,面对刘邦的无耻,他无比气愤,但又无可奈何。
刘邦这么做并不是没有理由。
在这场会议期间,刘邦一直在用命尊,查看未来的走向。
就在刚刚他看到一个未来,让他的心中有着一丝不安,那个未来很模糊,他无法看到。
这种模糊,刘邦大致猜到是那位大萨满出手了。
虽然不知道那发生了什么,但刘邦心中隐约觉得“王庭不可能投降”。
面对潜在的威胁,刘邦选择提前动手,而不是等合约签订以后进行偷袭。
“哦,所以呢。”
出尔反尔的事他干多了,作为皇帝,刘邦早就不在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