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安帝病情沉重,朝堂局势风云变幻。青王自知机会难得,决意殊死一搏,一时间“八王之乱”爆发,局势陷入混乱。萧澈与萧若风当机立断,率领着虎贲军死守平清殿。激烈的混战中,刀光剑影闪烁,喊杀声震耳欲聋。最终,萧澈等人成功拿下青王以及其他参与叛乱的皇子。
萧澈身姿挺拔,居高临下地看着被擒的青王,眼神中透露出威严:“事已至此,你还有何话可说?”
青王萧燮一脸决绝,咬着牙道:“成王败寇,没什么好说的。”
萧澈微微皱眉,本无意取他性命,刚要开口下令,却见青王突然唤道:“应弦。”
青王的女侍卫应弦拼尽全力挣脱了束缚,手持利刃,眼神坚定地走向青王。她将刀轻轻放在青王的脖颈上,眼中满是不舍与决绝,声音颤抖着说道:“殿下,来生再见。”
话音刚落,刀光闪过,她用力划破了青王和自己的动脉,鲜血喷涌而出,二人一同倒在了血泊之中。
萧澈微微一怔,沉默片刻,轻声说道:“厚葬。”
这时,太监浊清尖着嗓子喊道:“圣旨到——”众人立刻跪地,只听浊清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永辰王萧澈……传位十一皇子萧澈。”
萧澈神色庄重,跪地叩首:“儿臣领旨。”
萧若风和雷梦杀连忙带头高呼:“参见新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萧澈缓缓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俯瞰着整个皇宫,乃至整个天下。历经无数风雨磨难,他终于真正地站在了权力的巅峰。
萧澈即位,称明澈帝。
新皇萧澈初登大宝,千头万绪缠得他疲惫不堪,满心的倦怠仿佛要溢出来。
他皱着眉头,对萧若风说道:“九哥,这些奏折,皆是要朕处置其余七王的。而这些呢,又劝朕念在手足之情,从轻发落。你怎么看?”
萧若风目光沉稳,不疾不徐道:“陛下,新朝初建,百废待兴,眼下最要紧的是稳定朝局,让人心安定。”
萧澈揉了揉眉心,面露无奈:“我又何尝不知呢?我也想网开一面,可若轻易饶恕,此风一开,后患无穷。他们犯下的那些罪孽,实在不容轻纵,朕这心里,真是烦闷得很。”
萧若风微微颔首,轻声道:“陛下心中其实早有计较。您既不愿痛下杀手,如今新皇登基,其余皇子也该前往藩地就藩,不如将他们都遣出天启城,远离这权力的旋涡。”
萧澈微微思索后,沉声道:“不,罪行较轻,掀不起什么大风浪的,就贬黜出京,打发他们去封地。至于那些罪行严重的,就幽禁在府中,让他们好好反省。”
萧若风点头,语气平和:“如此也好,好歹是留了他们一条生路。”
萧澈顿了顿,又道:“说起就藩,三皇兄那边,你找个时机问问他,想去何处?”
萧若风谦逊道:“陛下圣裁便可。”
萧澈摆了摆手,神色温和了些:“三皇兄到底与你一母同胞,而且登基之时,他也没有过多为难我,这点薄面,还是要给的。”
萧若风神色动容,恭敬地行了一礼:“臣代兄长谢陛下隆恩。”
新皇萧澈登基,因需守孝,依礼不能大婚,他与心上人原本定下的婚事,也只能搁置,待三年孝期结束后再行操办。这期间,二人便以书信传情,寄托彼此的思念。
这日,萧若风入宫,与萧澈谈及朝堂之事。萧若风目光深邃,似洞悉了萧澈的心思,缓缓说道:“陛下,您可是有意对影宗出手?”
萧澈微微颔首,眼神坚定,语气沉稳道:“正是。影宗这些年行事乖张,如今朕既已登基,自当整顿,还有暗河,暗河里,愿意留下为朝廷效力的,便归入督察司,经考核合格者留用。至于那些考核未通过的,以及其他人,朕打算将凄凉城封给他们,许他们在江湖逍遥自在,也算是给了他们一条生路。”
萧若风思索片刻,点头赞同:“陛下此举,恩威并施,甚好。只是易卜,您打算如何处置?”
萧澈眼神平静,淡淡道:“给他个虚衔,让他安享晚年吧,也算是朕念在往日功劳上。”
萧若风微微欠身,应道:“陛下圣明。”
萧澈神色坚定,眸光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决然,开口道:“九哥,明日上朝之时,便将叶羽的案子提出来,还他一个清白。”
萧若风微微皱眉,面露犹豫之色,缓缓说道:“此时提出来,会不会太过着急了些?”
萧澈微微颔首,语气郑重:“应当如此。我与叶鼎之曾有约定,我替他还他父亲一个清白,他则去解决天外天的余孽。”
萧若风神色间仍有担忧,开口道:“叶鼎之他独自一个人,能行吗?”
萧澈唇角微微上扬,笃定地说道:“百里东君定会前去相助,有他在,叶鼎之不会有事。”
萧若风思索片刻,微微点头:“好。”
半年时光转瞬即逝,叶鼎之雷霆出手,于玥风城将北阙余孽尽数诛杀。随后,他凭借着过人的手段与威望,成功收服了天外天势力。
萧澈得知此事后,大封有功之人,将叶鼎之册封为镇北将军,命他镇守北地。为安抚北地百姓,萧澈当即下令减免北地三年赋税,同时调配了大批粮食与御寒衣物运往北地。考虑到北地气候苦寒,他还特意下诏:若有百姓想离开北地,去往别处定居,朝廷定会统一妥善安排。
时光匆匆,三年转瞬。明澈帝举行大婚盛典,迎娶河东楼氏嫡长女楼相意,册封其为皇后。婚后一年,皇后诞下皇嗣,为皇室添丁,皇长子取名萧宸。
彼时,南决野心勃勃,犯我边境。朝臣纷纷谏言劝阻,明澈帝萧澈却心意已决,执意亲政,奔赴前线。此时众人才惊觉,那位昔日被称作“杀神”的北辰王从未消失,萧澈骨子里的杀伐果断和军事才能依旧令人胆寒。在萧澈的指挥下,军队如猛虎下山般勇猛无畏,很快南决便被一举击溃,直至灭国。
而北蛮在先前的战事中元气大伤,国力难以恢复,已无法对北离构成威胁,北离外患暂时得以解除。
明澈帝萧澈在位期间,他勤于政务,广纳谏言,政治清明。在他的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江湖也少了纷争,处处洋溢着一片繁荣的景象。
在那动荡之世,萧澈以非凡之能,终使天下河清海晏,时和岁丰,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明澈十年,萧澈身染沉疴,彼时,北蛮贼心不死,妄图犯边,以雪昔日之耻。萧澈不顾病体,毅然披挂出征,在那战火纷飞之地,他挥师北上,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无畏的勇气,一举灭了北蛮,至此天下一统,四海归一。
得胜回天启不久,明澈帝萧澈依照祖制,立嫡长子为太子。然而天不假年,短短三月,萧澈便病入膏肓。
病榻之上,皇后相意泪眼婆娑,萧澈轻轻抬手,温柔地拂去她脸上的泪,轻声说道:“相意,莫要着急,一切自有定数。”
相意哽咽唤道:“阿澈。”萧澈目光柔和,满是眷恋。
随后,萧澈唤来萧若风,开口道:“九哥。”
萧若风忙上前,恭敬地唤了一声:“陛下。”
萧澈气息微弱却坚定地说道:“九哥,我将皇后和太子,还有这北离的万里江山,都托付给你了。”
萧若风眼眶泛红,郑重承诺:“十一弟放心,我定会护好北离江山,照顾好弟妹和侄儿。”
萧澈微微点头,带着一丝期许说道:“好,九哥,若有来世,我们便做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可好?”
萧若风强忍着悲痛,应道:“好!”
萧澈又看向太子萧宸,说道:“宸儿,以后要听你母后和皇叔的话,做个好皇帝,保这北离百姓平安。”
萧宸眼眶含泪,拱手应道:“是,儿臣谨记父皇教诲。”
言罢,萧澈缓缓闭上双眼,他这一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魂归天地,留下百姓们悲痛不已,山河同泣。
蓬莱仙山,云雾缭绕。李长生伫立其间,目光望向远方,似穿透了山河,看到了那千里之外的北离之地。他微微叹息,语气中满是怅然:“都是命啊,萧毅,这孩子,是最像你的了,可你,怎么就如此狠心把他带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