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小瞳蹦蹦跳跳的带着张无忌离开。
龙小云问道:“您嘛时候登基?”
王无痕无所谓的道:“随便你们吧,反正没几年又要被你们推翻的。”
穿越之前,参谋部参谋。
这个时代非比民国,还是得有一个过渡皇帝,等时局稳定就会推翻取消。
选来选去,最终还是选了王无痕,其它人信不过。
皇帝这种东西,是能上瘾的,除了修真者。
大家都不想节外生枝,于是就由老王来担任了。
大秦都二世才亡呢,他老王就上去热一热屁股。
众人则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登基大典。
朝堂之上,穿越党饰演的“大臣们”日夜商讨典礼的各项细节,从仪式流程到宫殿布置,从官员服饰到祭祀礼仪,每一个环节都反复斟酌。
“礼部尚书”更是忙得焦头烂额,翻阅着各种古籍经典,力求让登基大典遵循古制,尽显庄重与威严,他一个现代人,太为难他了。
工匠们也被召集起来,开始对宫殿进行修缮和装饰,一时间,皇宫内外一片忙碌景象,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不绝于耳。
整个朝堂,全是穿越众,本土遗老遗少,一个不要。
民间百姓们对于新朝建立和新帝登基也是议论纷纷。
一些百姓对新朝充满期待,他们饱受前朝战乱之苦,渴望有一位贤明的君主能带来和平与安宁,让他们过上安稳的日子。
他们在街头巷尾传颂着新帝的种种传闻,认为新帝是上天派来拯救他们的救星,期待着新帝登基后能减免赋税,惩治贪官污吏,改善民生。
至于现在各地上蹿下跳的这个王那个王,则无人看好。
穿越军团几场战争下来,飞机大炮导弹被百姓传的沸沸扬扬,没人绝对那些个王有蹦跶的资格,无非是抢先占了地盘,等唐军一到就投降混个高位而已。
但也有一些百姓心存担忧。
他们害怕新朝的建立只是换汤不换药,依旧无法改变他们的生活现状。
而且,对于这个突然出现的新帝,他们并不了解,不知道新帝的品性和能力如何。
一些老人摇头叹息,回忆着前朝的种种弊端,担心新朝重蹈覆辙。
还有一些百姓受到谣言的影响,心中惶恐不安,担心新帝登基后会有大规模的征兵征税,让他们的生活雪上加霜。整个社会呈现出不同的反应,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弥漫着一种既期待又不安的氛围。
公元1335年,秋,宜登基。
王无痕忍不住吐槽,宜登基是什么鬼,还有什么公元1335年,历法有这样的吗?
登基大典的日子来临。
整个燕京被装点得焕然一新,处处洋溢着庄重而喜庆的氛围。
街道两旁挂满了红色的灯笼和旗帜,上面绣着象征皇室的金龙图案,在微风中猎猎作响。
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他们身着盛装,脸上带着兴奋与好奇,想要亲眼目睹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士兵们身着鲜亮的铠甲,手持长枪,整齐地排列在街道两侧,维持着秩序,他们的身姿挺拔,眼神坚定,为大典增添了一份威严的气息。
百姓却没看见所谓的火枪。
天还未亮,王无痕便在一众大臣和侍卫的簇拥下,前往天坛祭天。
天坛之上,香烟袅袅,庄严肃穆。
王无痕身着华丽的祭服,缓缓走上祭台。
他的步伐沉稳而坚定,每一步都仿佛承载着天下苍生的期望。祭台上摆放着各种精美的祭品,有整只的牛羊、新鲜的水果、香醇的美酒以及珍贵的玉器。这些祭品摆放得整整齐齐,彰显着对上天的敬重。
赞引官高声唱赞,声音在空旷的天坛上空回荡。
燎工将一整只犊牛置于燔柴炉口,熊熊烈火瞬间燃起,滚滚浓烟直冲云霄,象征着将人间的祈愿传递给上天。
此时,由七十余人组成的中和韶乐乐队开始奏乐,钟鼓齐鸣,乐声悠扬而庄重,仿佛是来自天际的回响,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王无痕在上帝位前,虔诚地一上描金龙沉炷香,二上捧瓣香,香烟缭绕,他的面容在烟雾中显得愈发庄重。
随后,他依次到列祖列宗神位前行礼,每一个动作都规范而虔诚,表达着对祖先的缅怀和敬意。
接着,王无痕将圆形苍壁敬献给皇天上帝,这苍壁洁白无瑕,在阳光下闪烁着柔和的光芒,是祭祀礼仪中极为重要的标志之一。
然后,他又将祭祀用的玉帛恭敬地献上,玉帛质地精美,纹理细腻,代表着人间的美好与敬意。
读祝官向前一步,展开祝文,声音洪亮地朗读起来。
祝文中表达了对上天的敬畏之情,祈求上天保佑北唐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今朕承天命,登大宝之位,定当以天下苍生为念,施仁政,兴教化,抚万民,保社稷之安康,祈江山之永固。望皇天上帝垂怜,庇佑北唐,福泽绵延。”
每一个字都饱含着他的诚意与决心,在场众人无不为之动容。
太庙祭祖
祭天仪式结束后,王无痕马不停蹄地前往太庙祭祖。太庙位于皇宫东侧,是一座气势恢宏的建筑群,红墙黄瓦,飞檐斗拱,庄严肃穆。太庙的建筑风格独特,采用了传统的中式建筑工艺,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皇家的威严与尊贵。
太庙的大门缓缓打开,王无痕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步入太庙。
太庙内供奉着历代祖先的牌位,这些牌位按照左昭右穆的顺序排列,井然有序。
行礼完毕后,王无痕献上祭品,有美酒、佳肴、水果等,这些祭品都是精心准备的,代表着他对祖先的孝心。
在整个祭祖过程中,太庙内弥漫着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
大臣们整齐地站在王无痕身后,他们也都身着庄重的朝服,神情恭敬。整个太庙内只有王无痕的脚步声和祭祀的声音,偶尔传来几声鸟鸣,更增添了一份宁静与庄严。
从太庙出来后,王无痕返回皇宫,举行即位仪式。
皇宫内,太和殿被布置得金碧辉煌。
太和殿的大门敞开着,迎接王无痕的到来。
王无痕身着华丽的衮冕礼服,头戴皇冠,缓缓走上太和殿的台阶。
文武百官早已在殿内整齐排列,他们身着不同品级的官服,按照官职大小依次站立。
当王无痕踏入大殿的那一刻,百官纷纷跪地朝拜,高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响彻整个大殿,久久回荡。
王无痕稳步走到龙椅前,缓缓坐下。
龙椅由名贵的木材制成,雕刻着精美的龙纹,椅背高耸,扶手宽大,显得格外威严。他的目光扫视着大殿内的百官,嘴角微抽。
这时,司礼太监手捧玉玺,缓缓走到王无痕面前,跪地呈上。
司礼太监倒是原汁原味的土着,因为穿越集团,压根无人能演太监演得像。
玉玺是皇权的象征,它由上等的玉石雕刻而成,上面刻着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八个大字,字体刚劲有力,透着一股威严之气。
王无痕伸出双手,郑重地接过玉玺,感受着它的重量和神圣。当他握住玉玺的那一刻,仿佛握住了整个国家的命运。
接过玉玺后,王无痕站起身来,高声宣布:“朕今日登基,定当不负天下所望,开创北唐之盛世!” 他的声音坚定有力,充满了自信和决心。
百官再次跪地叩拜,高呼万岁。
随后,王无痕颁布了一系列诏书,宣布大赦天下,减免赋税,选拔人才等政策,以彰显新皇的仁德和治国决心。
当然这下诏书现在送不出去,得先送出去飞机大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