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阁发生的这一幕,竟是的各个布行都在疯狂上演,不过一个时辰的功夫,新罗绢的价格已经回落到了二两银子。
而且价格还有继续下跌的趋势。
建宁候府。
建宁候和建昌伯兄弟俩很开心。
因为,就在早上的时候,他们兄弟二人,命人乔装打扮又偷偷地收购了二百匹新罗绢。
兄弟二人也已经打算好了。
先一人一百匹,也就是六百两白银的货。
等到价格翻倍的时候,他们就把这些货全部出手!
建昌伯满脸笑容:“嘿嘿,大哥,咱们买的这二百匹新罗绢,可得藏好了,千万别让皇帝妹夫知道了。”
“放心,大哥我做事,必然不会让别人知道,你让你府上的下人嘴巴也严点。”建宁候叮嘱自己这个不靠谱的弟弟。
建昌伯搓着手,满脸兴奋:“大哥放心,咱们忙碌了这么久,连家产都抵押了,愣是一分钱没挣到,这绝对不能行,这六百两可是我从你弟妹那里抠出来的嫁妆钱。”
建宁候也是点头:“我用的也是你嫂子的嫁妆钱,要不是怕皇帝妹夫知道,真想再把府上的田地再给抵押了。”
建昌伯忙是点头。
就在两人因为没有足够的银子而叹息的时候,管事飞速赶来。
“老爷!不好了!不好了!老爷!出大事了!”
急促的喊声,让建宁候顿时眉头紧皱。
“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什么不好了,老爷我好得很!”建宁候怒斥。
管事闻言,赶紧闭嘴,然后穿着粗气停在了两人面前。
“说话!要不是听你喘气这么粗,我还以为你死了!”建宁候怒斥。
管事深吸一口气:“老爷!新罗绢降价了!”
‘哗!’
建昌伯猛然起身。
“什么?降价了?”建昌伯满脸震惊。
建宁候也是面色一变:“降了多少?怎么就忽然降价了?”
管事赶紧回答:“方才宫里传出旨意,说新罗绢质量参差不齐,新罗人其心不正,朝廷不再将新罗绢纳入贡缎!”
“啥?”建宁候蒙圈了。
建昌伯周重洋则是一把抓住管事的手臂,连忙询问:“降到多少了?”
管事吃痛,但还是开口回答:“二老爷,我来的时候价格已经降到了二两银子一匹,根据现在的速度,估计现在已经跌破一两了。”
‘噗通!’
建昌伯一屁股坐在地上。
脸上满是颓然之色:“一两?竟然降到了一两?怎么会降得如此厉害?”
建宁候周大海也是双眼无神的望着庭院里已经没了树叶的大树。
建昌伯周重洋突然回过神来,一把抓住建宁候的手臂:“大哥!你可得救救我啊,你弟妹要知道我亏了钱,你能收拾死我啊!”
建宁候也是露出了哭腔:“你嫂子也不会放过我啊。”
“哇!”
建昌伯突然就哭出了声,一边哭一边哀嚎:“大哥!我该咱们办啊!”
建宁候见此,则是再也忍不住,也是哇的一声哭出声。
兄弟俩抱成一团,哭成一片。
管事见此,低着头连屁都没敢放一个。
在他看来,两位老爷实在是太惨了。
辛辛苦苦折腾了一通,最后皇后得了二十万两,漕运码头得了三千多两,朝廷得了十万担粮食。
而两位老爷则是得了一个亏损六百。
......
和建宁候、建昌伯两兄弟的悲伤不同。
此时的方阳则是怡然自得的在院子里躺着。
柳萍儿在一旁轻轻帮助方阳捏着肩。
莲儿则是蹲在一旁帮助方阳捏腿。
“公子,这个力度可以吗?”莲儿轻声询问。
“嗯,不错。”方阳点头。
“那公子,今夜来我房间吗?”莲儿双眼亮晶晶地看着方阳。
“不去,没空。”方阳果断拒绝。
莲儿撅起嘴,柳萍儿则是憋着笑。
“公子!你偏心。”莲儿不满地嘟囔。
“你才16,着什么急?”方阳嘴角含笑。
“萍儿姐姐也是16跟的你啊。”莲儿不服气。
“好了,公子不去你房间,你不会去公子房间啊。”柳萍儿笑着开口。
莲儿闻言,顿时眼前一亮。
“萍儿姐姐你说得对!”莲儿则是当即点头表示赞同。
“我今晚住你萍儿姐姐的房里。”方阳直接开口。
“那我也去!”莲儿穷追不舍。
“那刚好,我和莲儿妹妹一起伺候公子。”柳萍儿笑脸盈盈,完全没有吃醋的意思。
毕竟自家公子实在是太强悍了,没完都让她力竭,柳萍儿都不敢想,看这本书的读者老爷得有多强,若是换做在做的看官老爷,还不得让自己昏死过去......
就在三人说话的功夫。
赵虎快速走来:“公子!新罗绢已经开始降价了!”
“哦?降到多少了?”方阳眉头一挑,开口询问。
“公子,目前已经降到了一两银子,而且还在继续下降,咱们要不要抄底?”赵虎满脸凝重。
“抄底?现在可远远还不是底,不用着急,继续查探。”方阳笑着摆手。
“是!”
赵虎快速离去。
柳萍儿则是秀眉微蹙:“公子,新罗绢现在已经成了所有人厌弃之物,咱们还买它做什么?”
方阳微微一笑:“在咱们大楚他是让人厌弃之物,但是在大楚之外,这东西可是仅次于咱们大楚绸缎的东西。”
柳萍儿双目之中满是震惊:“公子,你是想通过海运出货?”
“徐家这段时间从咱们这里拿走了不少的货物,白家姑娘的商队也跟在他们后面摸清了航道,这些货物想要出手还不是很简单。”方阳微微一笑,好似完全没当回事。
柳萍儿则是眉头微皱没在言语。
新罗绢的价格则是一路暴跌。
不光是布行老板,就是不同百姓,手里有几匹存货的,纷纷都取出来在路边叫卖。
早上还是六两五钱银子的新罗绢,不过半日功夫已经跌回了暴涨前的价格。
哪怕是如此,依然没有人问津。
终于有人忍不住,将价格降到了二十文。
于是众人纷纷效仿。
也终于有想要做几件衣服,又买不起蜀锦和苏锦的百姓出手了。
咬着牙买了一匹布,拿回家做衣服。
只是,整个京师囤积如此多的新罗绢,就这么三三两两的百姓怎么能消化得了?
于是,新罗绢再次腰斩,跌到了十文钱一匹。
也就在十文钱的价格挂出来的瞬间,一个神秘大客户出手了,开始疯狂扫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