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毅这边,着实被武长顺的私兵头子阿鲲摆了一道。看来武长顺之前美其名曰要把渠道分给田毅三层,不过只是一句空话罢了。
环亚的员工就只看见武长顺的私兵头子阿鲲猛地一脚踢开舱门,气势汹汹地指着正在装货的集装箱,脸上露出狰狞的狞笑:“哟,这是田董的人呐?老子我呢,收钱就放行,不过嘛,得给你们留点‘纪念品’!”话音刚落,只听“咔嚓”一声,他拍下了环亚员工与现金的合影。
这一幕被员工发给了田毅,更加坚定了田毅内心的想法,若要彻底掌控局面,瓦解武长顺在巴新的势力,尤其是那些隐藏在暗处,随时可能狗急跳墙的“自己人”,还需要一枚更关键、也更为隐蔽的棋子。
就在这时,敲门声响起,沉稳而有力,仿佛一下下叩击在人心上。
“请进。”田毅闻声转过身,脸上瞬间挂上那副标志性的、温和而又极具亲和力的笑容。
进来的是一位三十岁出头的男子,身姿挺拔如松,步伐间带着军人特有的干脆利落。他叫张振刚,是北京军区后勤部门刚刚退役的军官,拥有少校军衔。
“田董,您好啊!久仰您的大名!我是张振刚。”他热情地伸出手,声音洪亮有力,刻意展现出满满的热情。
“张少校,幸会幸会啊,请坐请坐。”田毅同样热情地回应,与他紧紧握手,随后亲切地引他到会客区舒适的沙发上落座,还亲自为他斟茶。整个动作行云流水,自然而得体,不着痕迹地营造出一种轻松、信任的融洽氛围。“早就听闻张少校在后勤保障方面可是行家里手,经验那叫一个丰富。您看,我们环亚国际正在这里大力拓展业务,尤其是安保和后勤支持这一块,正急需像张少校这样既懂管理,又有资源,执行力还超强的专业人才啊。”
田毅这一番开场白,正中张振刚的下怀。张振刚眼下正急需一个既体面又高薪,还能解决他燃眉之急的“退路”。他所在的部队前段时间开展内部审计和作风整顿工作,风声格外紧张。他手底下负责的几笔装备维修和物资采购账目,根本经不起深入调查。他急需一大笔钱来填补账目上的窟窿,更需要一股强大的外部力量为自己兜底。所以,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他选择提前退役,至少这样能让自己不至于身陷囹圄。
就在张振刚稳稳坐下,接过茶杯,心里正斟酌着如何恰到好处地推销自己,又不显得太过急切时,田毅脑海里的“系统”悄然启动了。
张振刚接过茶杯的瞬间,田毅敏锐地捕捉到他指尖那一丝几不可察的颤抖。当田毅提到“海外业务”“安保后勤”这些关键词时,他的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这是紧张和渴望被瞬间触动的生理反应。而且,他努力维持的笑容,在嘴角处有一瞬间的僵硬,这细微的变化透露出他内心深处的不踏实。系统还是一如既往地进行着精准的微表情分析。
【需求与弱点锁定】系统清晰地输出结论:【核心需求:获取巨额资金填补亏空;深层恐惧:面临军事法庭审判,最终身败名裂;可利用点:对权力存在敬畏与依赖心理,极度渴望拥有一条“安全通道”;性格弱点:生性贪婪,抱有侥幸心理,关键时刻可能缺乏果断决策的勇气。】
【综上所述:不是国内派遣的卧底,可转化为自己人】
这一系列分析,在田毅的脑海中如电光火石般迅速完成。而他脸上依旧保持着那副温和倾听的表情,甚至还适时地点点头,恰到好处地表示理解和认同。他心里对张振刚的底牌和所处困境可谓是一清二楚,但他绝不会轻易点破。因为一旦点破,就会失去掌控局面的主动权。他要做的,是让对方产生一种错觉,觉得是自己凭借自身努力“争取”到了这个机会,而田毅,则是他在困境中唯一的“贵人”。
“张少校的经历和能力,真的是让我非常欣赏。”田毅轻轻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姿态显得愈发诚恳。“环亚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这边,刚刚签下了几个大型的基建和资源开发项目,安保和后勤工作无疑是重中之重。我们计划在当地组建一支高标准、严要求的安保和后勤支持团队,而这个团队,迫切需要一位像您这样,既有丰富的部队管理经验,又熟悉国际规则,还能够灵活协调各方资源的‘大管家’来坐镇。”
田毅所描绘的蓝图极具吸引力:提供的高薪远超张振刚原本的预想;给予海外重要职位,让他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承诺解决身份问题,这其中更是暗示可以妥善安排家属;并且背靠环亚国际强大的背景作为坚实依靠。这一切,几乎完美契合了张振刚对于“安全退路”的幻想。
“不过,”田毅话锋突然一转,语气依然平和,却隐隐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这样的核心岗位,肩负着重大的责任,环亚必须对股东负责到底。所以,我们需要确保团队的成员绝对可靠且高效。特别是……”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目光看似不经意地扫过张振刚,“在与当地政府、军方,甚至一些有着特殊背景人物的沟通协调方面,不仅需要极高超的技巧,更需要绝对的忠诚度,容不得有任何闪失。”
张振刚听到这里,心猛地一跳。“特殊背景人物”?他来巴新之前也做过功课,能在巴新被称作特殊背景的,肯定不是当地的华人家族和反政府武装,那么,难道田毅所指的是国内某些人安排在这边的私兵?难道田毅的目标竟然是……
田毅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却并不点明,只是继续不紧不慢地说道:“张少校在天津驻军多年,想必人脉深厚,这正是我们极为看重的宝贵资源。我们绝不需要你做任何违反原则的事情,只是希望借助您在军中的良好声誉和广泛的沟通渠道,帮助我们更顺畅地在巴新和天津的一些关键部门之间建立起互信,确保我们这条线的项目能够顺利推进,不受……不必要的干扰。” 他特意把“不必要的干扰”几个字咬得很轻,但其中的分量却极重。
“建立互信”——田毅巧妙地给张振刚提供了一个自我安慰的理由,让他觉得这并非是背叛行为,而是一种“正当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