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明远投资的总裁助理陈嘉言一下车,就被扑面而来的槐花香撞个满怀。
抬眼望去,青瓦白墙的祠堂已修缮一新,飞檐上的瑞兽在阳光下泛着铜光,却又不显得突兀,仿佛本该就矗立在这里百年。
“陈先生快请进,”侯兴业迎上来,“先看看我们的忠孝堂。”
侯宝国兄弟几个身居高位,政务,军务繁忙,根本没时间回家主持各项事务。
侯兴业是新任村长,主动扮演接待的角色。这次老太太的寿辰,儿孙们想举办一次盛大庆典。
但家庭成员众多,加上亲朋好友及各路嘉宾,老家接待能力有限。
于是张明秀索性借兴建旅游设施之际,顺便把侯家祠堂重新修建。
堂内两侧墙壁嵌入玻璃展柜,陈列着侯家先祖的科举卷轴、抗倭捷报,还有泛黄的粮票、生产队奖状。
陈嘉言在一幅\"枫塘镇首届物资交流会的老照片前驻足,照片里穿着的确良衬衫的年轻人推着八自行车,车筐里装着蜜橘和竹编筐。
“这些老物件,都是乡亲们自发捐的。”侯兴业在旁讲解。
陈嘉言挑眉,:“董事很有魄力,在乡村做文旅别出心裁
院外突然传来喧哗,几个村民扛着锄头闯进来:“侯家大娘子!村口那片板栗林到底征不征?俺们等着签合同呢!”
陈嘉言脸色微变,却见张明秀不慌不忙从管家手中接过文件夹:“王大哥别急,这是新调整的生态旅游区规划图,板栗林会设为亲子采摘区,收益按三七分成。”
她说话时,薛惠兰拄着拐杖走近,忽然伸手摸了摸村民粗糙的掌心:“当年你爹在祠堂打地铺守夜,怕野猪拱了祠堂后的菜畦。如今咱们的地,要种出金凤凰了。”
张老斯一直住在张明秀的那栋房子,为让他安享晚年,特地找了本村一个年轻媳妇当保姆,专门照顾他与薛惠兰的生活起居。
这时也来到祠堂,张明秀连忙上前扶着他。“张伯,你慢点,注意别摔了。”
张老斯说道:“闺女,有心了,我身体还算硬朗。”
当年张老斯把自己种的药材无偿交给张明秀打理,张明秀在心里发誓,要照顾张老斯到老。
如今张老斯这个孤寡老人日子,过得比大多数有子女的老人还滋润。
已经成为侯家受尊重的一员。
今日是薛惠兰的寿宴,各位亲朋好友齐聚一堂。
大儿子侯宝国,儿媳张明秀。
二儿子侯家明,儿媳赵芙蓉。
三儿子侯希林,儿媳钟梨花。
四儿子侯成文,儿媳叶淑芹。
五儿子侯向东,儿媳苏映雪。
女儿侯文儿,女婿褚建新。
孙女肖玉兰,孙女婿郑少昊。
孙女肖玉田,孙女婿孙强
孙女管成香,孙女婿杨琦。
孙女管淑惠。
孙子管长明。
孙子侯耀祖。
以上这些人都是政界,军界,商界的精英,随便哪一个都是业界翘楚。
而姻亲中的的大人物也都到场。像杨万春,叶瑾年,苏国强,褚东生都是政界大佬。
所以老太太的寿宴确实震撼了十里八乡。
众多儿孙辈与嘉宾一一上前为尼太太祝寿。
寿宴当日,祠堂天井摆起流水席。薛惠兰坐在主位,看着穿唐装的礼仪小姐引导游客参观,听着远处传来的旅游大巴鸣笛,忽然拉住张明秀的手。
“明秀啊,“老人的拇指摩挲着她手背上的茧那是早年帮着编竹筐磨出来的,“你说的那个民宿集群,真能让娃娃们不用去城里打工?”
张明秀说:“娘,侯家村将来会越来越好。如今我们的事业做得很大,不会忘记您与乡亲们,我们明远集团会拿出一笔钱,定向帮扶,让所有乡亲过上好日子的。”
薛惠兰眼眶泛红,轻轻点头:“好,好啊,有你在,娘放心。”
就在这时,一个西装革履的年轻人匆匆走进祠堂,径直来到张明秀身边,附耳低语了几句。
张明秀脸色微变,但很快恢复镇定。她起身对薛惠兰说道:“娘,公司有点急事需要我去处理一下,您别担心,我很快就回来。”
薛惠兰拍了拍她的手:“去吧,工作要紧。”
张明秀离开后,众人依旧热热闹闹地继续着寿宴。
可没过多久,又有消息传来,说是旅游区规划遇到了一些阻力,有部分村民突然反悔不同意合作了。
侯兴业眉头紧皱,不知如何是好
。而此时,薛惠兰拄着拐杖站了起来,声音洪亮地说:“大家静一静,咱侯家村能有今天不容易,不能因为一点小问题就退缩。有啥难处,咱一起想办法解决!”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重新燃起了信心,准备共同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
就在大家决心一起解决问题时,张明秀风风火火地赶了回来。
她的眼神里透着坚定,大声说道:“乡亲们,我刚和公司的团队商量好了,咱们调整一下合作方案。对于反悔的村民,我们提高分成比例,再给他们一些额外的补贴。而且,我们会在村里多提供一些就业岗位,让大家不用背井离乡去打工。”
众人听了,议论纷纷,脸上的担忧渐渐消散。
那些反悔的村民也被张明秀的诚意打动,慢慢走到前面,红着脸说:“张总,是我们考虑不周,我们愿意继续合作。”
薛惠兰看着这一幕,欣慰地笑了,她举起酒杯:“来,大家一起干一杯,祝咱侯家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一时间,祠堂里又热闹起来,欢声笑语回荡在每一个角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侯家村的旅游事业必将蒸蒸日上,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
鼓乐声中,薛惠兰忽然起身,让长孙扶她到祠堂中央。八十岁的老人声音清亮,震得梁上的灰尘簌簌落:“我侯家世代讲究家国二字,如今国家要兴乡村,咱们侯家祠堂,就该做这个兴字的支点!
宴席散时,暮色染透祠堂的琉璃瓦。张明秀望着远处正在搭建的观景台,那里将直通丹霞山步道。手机响起,是镇长发来的消息:“旅游区第一期环评通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