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抱拳施礼,言辞恳切地说道:“太子殿下如此坦诚相待,赵某真是感激涕零啊!只是眼下这朱凤究竟身在何处呢?”赵立紧接着又追问道:“还有那长平县主和小郡王又在何方呢?”
顾轩缓缓地摇了摇头,满脸愁容,深深地叹了口气,说道:“八个多月之前,我接到凤郡王的信后,便立刻派遣手下前去接应县主和小郡王。然而,令人痛心的是,他们所乘坐的船只在即将抵达大夏国境内时遭遇了不幸,被汹涌的洪水淹没。小郡王不幸被大水卷走,我的手下们竭尽全力才好不容易救下了县主。”
赵立和赵健听闻这个噩耗,脸色都变得十分沉重,面露悲色。赵立的眼眶渐渐泛红,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声音也不禁颤抖起来:“可怜的县主和小郡王啊,竟然遭遇到如此悲惨的事情。”
赵健心如刀绞,他难以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泪水潸然而下。抽泣着说道:“不,不可能!小郡王不可能被水卷走的!我曾经亲自教过他游泳,他的水性很好,绝对不会有事情的!”
太子顾轩听完,眼睛一亮,看着赵健说道:“我想起来了,您可是过去小郡王的伴读兼武习教练啊!”
“正是。”赵健强忍着内心的悲痛,面色苍白地回应道。他的声音略微有些颤抖,似乎随时都可能崩溃。
顾轩见状,连忙安慰道:“小赵大人,我知道你与小郡王关系匪浅,你既是他的伴读又是他的武习教练,想必对他的情况一定非常熟悉。只是当时的情况实在是太过危急了,那汹涌的大水如猛兽一般,让人根本无法招架。我那手下也是迫不得已,只能先救下离他较近的县主。不过,小郡王自幼会游泳,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或许他还有一线生机。”
赵立听到这里,心中稍稍安定了一些,但仍忧心忡忡。他定了定神,深吸一口气,然后拱手对顾轩说道:“太子殿下,您所言甚是。不过,当时您派去的人可曾到沉船之处仔细寻找过?毕竟那一带水域复杂,说不定小郡王只是被水流冲到了别处,并未遭遇不测。”
顾轩的脸色变得愈发凝重,他眉头紧锁,面露忧郁之色,缓缓说道:“当时,我派去的人确实在沉船附近搜寻了很久,但始终未见小郡王的身影。那片水域实在太大了,而且水流湍急,要想在其中找到一个人,无异于大海捞针啊。”
太子继续说道:“后来凤郡王朱凤郡来到幻月城后,得知县主已经离世,小郡王也下落不明,他悲痛欲绝。其实,我当时刚刚晓朱凤的种种罪行,本想将这些情况通报给贵国,或者直接将朱凤驱逐出境。然而,看到他如此伤心难过,又念及昔日与他的交情,我最终还是决定让他在这处宅子里暂且住上一段时间。”
太子稍作停顿,接着说:“可是,就在一个月前,朱凤突然给我留下一封信,信中说他要去寻找小郡王,自那以后,他和他的护卫大山便如人间蒸发一般,杳无音讯。我曾派人四处寻找他的踪迹,但始终一无所获。至今,我也不知道他究竟身在何处。”
赵立听完太子的讲述,眉头紧紧皱起,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他缓缓开口道:“太子殿下,这一连串的变故,实在是太过巧合了。依我之见,其中恐怕另有隐情啊。”
顾轩闻言,脸色微微一变,神情变得严肃起来,他郑重地说道:“赵大人若是对我所言心存疑虑,大可自行派人去查探。我可以向你保证,我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千真万确的,绝无半句虚言。若是我有丝毫的欺瞒行为,甘愿受罚。”
赵立忙拱手赔罪:“太子殿下息怒,赵某只是关心则乱。还望殿下海涵。”顾轩面色稍缓道:“无妨,赵大人也是为了查明真相。”说完太子顾轩递给赵立一份信,说道“这份信是朱凤离开时候给我写的信,朱凤的字体你应该认识吧。”
赵立接过信后,仔细端详起来。他的目光在信纸上游移,逐字逐句地辨认着上面的字迹。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来,对顾轩说道:“这的确是朱凤的笔迹,不会有错。”
顾轩听了赵立的话,心中稍安,但随即又皱起了眉头,“只是这信里只说去寻小郡王,却没有提及具体的方向,这让我如何去找呢?”
赵立点点头,表示赞同顾轩的看法,“确实如此,没有明确的方向,要找到小郡王无异于大海捞针。”
就在两人都感到有些无奈的时候,一旁的赵健突然插话道:“太子殿下,那沉船之处可曾有什么可疑之物留下?说不定能从中找到一些线索。”
顾轩闻言,略微思考了一下,回答道:“当时手下汇报,除了一些破碎的船板,并没有发现其他特别的东西。”
赵健听后,面色凝重,若有所思地轻抚下巴。
这时,顾轩指了指旁边的护卫,也就是叶星,对赵立和赵健介绍道:“这位护卫就是当日负责护送县主和小郡王的护卫,叶护卫。”
叶星见状,赶忙上前一步,躬身施礼道:“禀告两位赵大人,太子殿下所言句句属实。都怪那天天气恶劣,导致船只沉没,我实在没有能力救小郡王,我罪该万死!”
赵立紧紧地盯着叶星,他的目光如同一把利剑,仿佛要穿透叶星的内心。他的声音低沉而严肃,带着一丝质问的意味:“叶护卫,当日沉船之时,你可曾看清小郡王被卷走的方向?”
叶星感受到了赵立的压力,他不自觉地低下头,双手微微颤抖着。沉默片刻后,他终于开口说道:“当时水势太急,我只隐约看到小郡王往船尾方向去了,之后就被大水冲散了。”
赵立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他的目光凝视着叶星,似乎想要从他的回答中发现一些端倪。沉默片刻后,赵立再次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那么,你是否知道那条河流有几个方向?”
叶星稍微犹豫了一下,然后回答道:“据我所知,那条河流有两处流向。一处是流入大夏国境内,另一处则是流向大周国境内。”
赵立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他显然对这个答案并不满意。他追问道:“就只有这两个方向吗?没有其他可能的流向吗?”
叶星摇了摇头,肯定地说:“我确定只有这两个方向。”
赵立沉默了一会儿,思考着叶星的话。突然,他像是想到了什么,眼睛一亮,说道:“我想现在凤郡王应该在大夏国境内寻找小郡王了。”
一旁的赵健满脸忧虑地说道:“希望朱凤能够尽快找到小郡王啊,要是再拖延下去,恐怕会有很严重的后果。”他的眉头紧紧皱起,显然对这件事情非常担心。
赵立站在一旁,眉头微皱,心中暗自思忖着。他深知这件事情的严重性,齐亲王一直将小郡王视为亲侄子,如今小郡王失踪,齐亲王必定心急如焚。赵立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定了定神后,他拱手向太子施礼道:“多谢太子殿下告知事情原委。赵某认为,此事刻不容缓,我们父子应当尽快赶回大周国,向齐亲王复命。”
赵立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他的目光落在太子身上,透露出一种决心。太子微微颔首,表示同意赵立的看法。赵立继续说道:“也许在赶回大周国的途中,我们能够发现一些关于小郡王的蛛丝马迹。”
赵立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希望,他相信只要他们父子二人行动迅速,就有可能找到小郡王的下落。
太子顾轩微微颔首,表示赞同赵立的观点。他接着说道:“赵大人所言极是。若真能如此顺利地找到小郡王的下落,那可真是大功一件啊!待你回到周朝后,务必将本太子对齐亲王的感激之情转达给他。同时,也要向贵国的皇上和齐亲王表明,我们两国之间的友谊将会永远保持下去。”
赵立连忙应道:“太子殿下放心,赵某定当不辱使命。”
太子顾轩继续说道:“当然,如果本太子这边有关于朱凤或者小郡王的任何消息,也一定会在第一时间修书告知二位。”他的语气坚定而诚恳,透露出对赵立的信任和对两国友好关系的重视。
随后,太子顾轩起身,赵立父子行礼告辞。走出宅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