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睿皱眉道:“若真是如此,那幕后主使是谁?谁会雇佣他们来刺杀淳亲王?”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带着一丝疑惑和不安。房间里安静下来,只有窗外秋风吹过树梢的沙沙声,偶尔夹杂着几片枯叶落在地上的轻响。赵希若坐在梨木雕花椅上,目光缓缓从韦睿脸上移开,转向窗外那片渐渐泛黄的秋景。她靠回椅背,手指轻轻搭在扶手上,指尖无意识地敲了两下,似乎在整理脑海中纷乱的思绪。
她心中暗想:“雇佣兵团向来是为钱办事,刺杀淳亲王这样的大人物,背后必定有人出高价。朝中谁有这个动机?谁又能联系上疏勒国?”这些问题像一团迷雾,在她脑海中翻滚,却始终找不到一个清晰的答案。戏院刺杀案已经过去一段时间,表面上风平浪静,但她知道,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短暂宁静。幕后主使一日不除,淳亲王和整个王府就一日不得安宁。
赵希若深吸一口气,转头看向韦睿,语气郑重道:“韦睿,你的回忆很重要。那晚你与刺客交手,是我们目前掌握的最直接的线索。我们得从这条线查下去,看看能不能确认刺客的身份。”她的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目光中透出一股坚定。
韦睿拱手行礼,沉声道:“公主放心,我会尽力协助调查。”他站得笔直,腰间的长剑在晨光下泛着冷光,显示出他作为军事学院出身的护卫的干练与可靠。说完,他微微低头,等候赵希若的下一步指示。
赵希若点了点头,站起身,缓步走到书案前。她拿起一支毛笔,蘸了蘸墨,在一张白纸上写下“疏勒国雇佣兵团”几个字。笔锋苍劲有力,墨迹在宣纸上晕开,带着几分沉重。她低头看着这几个字,心中涌起一股不安。这场刺杀案的背后,似乎隐藏着一个更大的阴谋,而她必须一步步揭开真相,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疏勒国……”赵希若喃喃自语,手中的毛笔停在半空。她回忆起前些日子在书房翻阅的西域情报,疏勒国虽是西域小国,却以雇佣兵团闻名。这些雇佣兵不问是非,只为钱财办事,刺杀各国政要的传闻屡见不鲜。若真是他们所为,那幕后主使的身份就更加扑朔迷离。朝中能接触到疏勒国的人不多,能出得起高价、又有动机刺杀淳亲王的人,更是屈指可数。
她放下毛笔,转身看向韦睿:“你先回去休息吧,但这两天多想想那晚的细节。若有任何新的发现,随时来报。”她的语气平静,却隐隐透出一丝急切。
韦睿再次拱手:“是,公主。”说完,他转身离开书房,步伐稳健,背影渐渐消失在门外。
赵希若重新坐回椅子上,目光落在书案上的字迹上。她伸出手,轻轻抚过“雇佣兵团”三个字,眉头微微皱起。窗外的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落在她的脸上,映出一片光影交错。
与此同时,韦睿走出公主府,秋风迎面吹来,卷起他外袍的下摆。他抬头望了望天,天空湛蓝,几朵白云缓缓飘过,看似平静,却让人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他低头裹紧外袍,心中却放不下来刚才与赵希若的对话。刺客的身份、幕后主使的动机,这些问题像一块巨石压在他心头,让他无法释怀。
他站在公主府门前,犹豫了片刻,最终下定决心。他不能只是被动地等待线索,既然赵希若提到了疏勒国雇佣兵团,那他就得主动出击,去找些实实在在的证据。他想到了京城的西域商馆,那里是疏勒国使者驻扎的地方,或许能挖出一些有用的东西。
韦睿深吸一口气,迈开步子,混入街头的人群中。他的身影很快被行人淹没,只剩下一抹坚定而低调的背影,朝着西域商馆的方向走去。
秋风吹过京城街头,卷起几片枯叶,在石板路上打着旋儿。韦睿裹紧了外袍,低头走在人群中,尽量让自己看起来像个普通的行人。他此行的目的地是西域商馆,那里是疏勒国使者驻扎的据点,也是他眼下能想到的、最有可能找到线索的地方。
商馆位于城西,是一座三进的院落,外墙刷着白灰,门前挂着两盏红灯笼,灯笼上写着“西域通商”四个字。远远望去,商馆门口人来人往,商贾们吆喝着议价,搬运货物的伙计忙得满头大汗。空气中弥漫着西域香料的独特气味,浓郁而刺鼻,夹杂着一点马匹粪便的味道,让人皱眉。
韦睿走进商馆,装作一副挑选货物的模样,随手拿起一包胡椒,假意翻看。他的目光却在人群中游移,仔细观察着每一个角落。商馆大厅里摆满了货架,上面堆着丝绸、香料、宝石等西域特产,几个穿着长袍的商人正在高声争论价格。韦睿不动声色地绕到大厅一侧,靠近一扇半开的窗子,窗外是个小院,几个随从模样的人正在低声交谈。
就在这时,他的视线落在了一个身穿华服的中年男子身上。那男子站在院子中央,身边跟着两个随从,正与商馆管事低声说着什么。他身材中等,肤色微黑,头戴一顶镶宝石的帽子,气度不凡。韦睿心中一动,认出了此人——疏勒国大使阿布都。他曾在军事学院的档案中见过阿布都的画像,那张脸虽然不算特别鲜明,但眉眼间的轮廓却让人印象深刻。
韦睿不动声色地靠近几步,假装挑拣窗边的一匹丝绸,耳朵却竖起来,仔细听着他们的对话。阿布都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丝警惕:“最近京城的风声很紧,你们做事小心些,别露出马脚。”商馆管事是个瘦小的汉人,点头哈腰地回道:“大人放心,我们心里有数,绝不会出岔子。”
韦睿听到这话,心中一震。阿布都的话虽含糊,却明显透露出一种不安,似乎在刻意掩饰什么。他立刻联想到戏院刺杀案,难道疏勒国的人已经知道了这件事,甚至与刺客有所牵连?他不动声色地放下丝绸,转身离开窗边,心中却已打定主意——晚上要潜入阿布都的府邸,探探虚实。
夜幕降临,京城渐渐安静下来,只有几声犬吠从远处传来。韦睿换上一身夜行衣,趁着月色潜入大使府。大使府位于商馆不远,是一座占地颇广的宅院,四周高墙环绕,门口有两个守卫提着灯笼来回巡逻。韦睿屏住呼吸,借着墙角的阴影,轻手轻脚地翻过围墙,落在院内的一片草丛中。
他小心避开巡逻的守卫,摸到后院,找到阿布都的书房。书房窗户半开,透出一丝昏黄的灯光,窗外风声阵阵,吹得树影摇晃。韦睿蹲在窗下的阴影里,屏住呼吸,静静观察。书房内,阿布都坐在桌前,手里拿着一卷文书,正与一个黑衣人低声密谈。
黑衣人声音沙哑,低声道:“大人,刺杀失败了,我们的人全军覆没。”他的语气低沉,仿佛不愿让这话传出这间屋子。他的手不自觉地攥紧斗篷一角,显示出内心的不安。
阿布都闻言,眉头紧皱,手中的文书“啪”的一声被他重重放下。他抬起头,目光如刀般扫向黑衣人,语气中带着几分恼怒:“这可不好办,雇主那边怎么交代?”他的声音虽低,却透着一股压迫感。身为疏勒国驻大唐的大使,他早已习惯处理棘手之事,但这次刺杀失败,显然超出了他的预期。
黑衣人微微低头,声音里透着一丝无奈:“雇主很生气,说要我们退还定金。”他的语气中夹杂着对雇主的不满,似乎对那高高在上的幕后之人颇有怨言。然而,他的眼神却闪过一丝恐惧,显然深知雇主的手段不容小觑。
阿布都冷笑一声,身体缓缓斜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叉在胸前,目光冷冽:“退定金?没那么容易。告诉他,我们会再派人行动,让他加一倍的价钱。”他的语气冷酷而果断,透着一股不容商量的强硬。他深知,这场刺杀背后的利益纠葛,绝非一笔定金所能衡量。疏勒国与大唐之间的暗流涌动,早已不是简单的外交博弈。
黑衣人犹豫了一下,低声道:“可京城的守卫现在很严,我们的人不好混进来。”他的声音中透露出对当前局势的担忧。自从戏院刺杀案后,京城的巡逻兵士和捕快加倍警惕,街头巷尾都布满了耳目,想要再次行动,难度不小。
阿布都的脸色一沉,声音低了几分:“那就想办法。雇主那边不能得罪,他背后的势力我们惹不起。”他的目光不经意地扫向窗外,似乎在警惕着什么。窗外的夜色深沉,只有几颗稀疏的星星闪烁,映照着大使府高墙上的阴影。风声穿过树梢,发出低沉的呜咽,仿佛在诉说着某种不祥。
躲在窗外阴影中的韦睿屏住呼吸,耳边回荡着阿布都的话。他心中一惊,连疏勒国的大使都如此忌惮幕后主使,这人的身份绝不简单。他感到一股寒意从脊背升起,手不自觉地握紧了腰间的佩剑。这场刺杀案的背后,似乎隐藏着一个更加庞大的阴谋。
黑衣人顿了顿,又道:“雇主还说,如果再失败,他要亲自出手。”这句话如同惊雷,瞬间打破了书房内的沉寂。
阿布都脸色骤变,他猛地坐直身子,低喝道:“亲自出手?不行,他要是暴露了,我们都得完蛋。”他的声音里透出一丝慌乱,手指紧紧扣住椅子的扶手,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显然,他对这个可能性极为忌惮。他深知,幕后主使的身份一旦暴露,不仅是他们,整个疏勒国在京城的利益都将受到牵连。
韦睿心中暗想:“亲自出手?看来幕后主使就在京城,而且地位很高。”他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这场刺杀案的背后,似乎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他决定将这些消息带回给赵希若,同时继续跟踪这个黑衣人,看看能否挖出更多线索。
韦睿离开大使府后,心中翻腾着刚才听到的对话。他站在街角的阴影里,望着黑衣人离开的方向,眉头紧锁。月光洒在石板路上,映出一片冷清的光影,远处传来几声更夫的梆子声,提醒着深夜已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潮气,夹杂着远处酒肆飘来的酒香,让他不由得精神一振。
他决定跟踪黑衣人,看看能否找到更多的线索。黑衣人走得不快,似乎对京城的地形颇为熟悉,穿街过巷,七拐八拐,很快就消失在一条狭窄的小巷中。韦睿紧跟其后,却在小巷口停下脚步,眉头微皱。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四周,寻找更安全的路径。
韦睿想了想,决定先摸清周围的情况。他轻手轻脚地爬上一旁的屋顶,借着月光俯瞰小巷。小巷内黑漆漆的,只有几盏昏黄的灯笼挂在墙上,摇曳的火光映出几个人影。他定睛一看,正是那个黑衣人和几个身穿夜行衣的人在低声交谈。他们的身影在灯火下若隐若现,仿佛一群潜伏在暗处的幽灵。
他屏住呼吸,仔细聆听。黑衣人道:“雇主的意思是,再给你们一次机会。如果这次再失败,就要亲自出手了。”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警告的意味,似乎在提醒对方事情的严重性。
一个蒙面人冷笑道:“亲自出手?他以为他是谁?不过是个躲在暗处的懦夫罢了。”他的语气轻蔑,手中的短刀在月光下闪过一道寒光,显然对雇主并不服气。
黑衣人脸色一变,低声喝道:“住口!雇主的身份你我都清楚,他若出手,事情就无法挽回了。”他的声音压得更低,似乎害怕被人听见。他的目光不自觉地扫向四周,显然对周围的环境极为警惕。
蒙面人沉默了一会儿,语气软了下来:“好吧,我们会再行动的。不过,这次需要更多的支持,金钱和人手都得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