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俭的脸色还是很苍白,神情有些倦怠,不过脸色比起昨天好了一些。
张蔓月盘腿坐在床上,“我昨晚是不是打扰到你休息了?”
听她提到昨晚,李时俭的的表情有瞬间的不自然,不过很快就恢复如初了。
“没有。”
“真的没有?你昨晚有睡觉吗?”
“不必担心,我能撑得住。”
张蔓月很怀疑他的话,不过她也没有多说什么,穿着鞋就下了床。
“你的身体恢复得怎么样了,还能去静心寺吗?”
李时俭点头,“我能撑得住。”
张蔓月用手代梳子,梳了梳头发,嘀咕道:“真不知道你为什么一定要今天去上香。”
要是伤到身体,受罪的人还不是他自己吗。
出到门外,她跟宋飞霜说了一声,让她自己做菜,自己要陪李时俭去寺庙一趟。
叶明秀十分惊讶,“小俭的身子不舒服,怎么还要去寺庙?”
张蔓月:“可能就是因为不舒服,所以才想要去上香,求佛祖保佑。”
叶明秀想想觉得有道理,也就不说话阻拦。
宋飞霜除了担心之外,还十分紧张。
虽然她看张蔓月做饭有好一阵了,也动手做过几回,可那时候张蔓月在身边,她心里有底。
现在就自己一个人,若是她做不好,那可怎么办?
”我真能行吗,我就怕做不好。”
“娘,来来回回就这几道菜,你不是都已经熟了吗?
配方和做法你都知道了,而且又不是没有做过,你还担心什么。”
“以前有你在旁边看着,现在你不在旁边,我心里没底。”
她凑近张蔓月,压低声音问道,“你老实告诉我,你跟小俭去静心寺做什么?”
“我不知道呀,李时俭让我去我就去了,估摸着不是什么坏事。”
“看你说的那话,女婿能做什么坏事。”
张蔓月:……
懂,她女婿是全天下最好的人,连句话都不让说。
“娘,你可真是偏心,怎么就没见你这么护着我呢?”
“我怎么不护着你,我平日里不是也没骂你吗。”
张蔓月简直心塞,一个使劲夸,一个就只是不骂,这待遇差别还不大吗。
她闷头去客厅吃饭了。
张良恭赶着马车进来,“三姐,我把肉拿回来了。”
宋飞霜:“就放在这儿吧,我来处理,你给我搭把手。”
张良恭帮忙把东西放到厨房去,听宋飞霜的话帮忙择菜,没一会儿就被她嫌弃笨手笨脚。
张良恭:……
不是你让我帮忙的吗,怎么还嫌弃上了。
张蔓月吃过早饭,又给李时俭喝了一杯滴着灵液的水,两个人便要出门了。
“婆婆,娘,我们要出门了。”
“早点回来。”
张蔓月让李时俭进马车里坐着,自己赶车去往城门口。
城门口已经搭起粥棚,灾民们都在排队领粥,前面有两个壮年官差在拿着大桶给人分粥。
他们吃的是白粥,虽然里边混有米糠,但这是大米煮出来的粥呀。
他们自己在家的时候,都没能吃上这么好的东西。
打到粥的人,拿着碗去到旁边坐下,也不嫌烫,埋头呼啦呼啦吃起来。
米糠有些噎嗓子,但是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很好的美味了。
一碗粥自然是不够青壮年吃的,尤其是壮年男子,喝下一碗粥,也就四五分饱,眼巴巴地看着粥桶。
但是昨天官差已经说过了,每个人限领一碗。
还有些刚刚赶过来的灾民,并不知道这个规矩,有些胆子大的吃完一碗粥,又跑去领一碗。
官差看也不看就把人赶走。
粥就这么多,还有灾民源源不断赶过来,怎么可能让每个人都吃饱。
李时俭从车窗看见在施粥,让张蔓月停下马车,自己想过去看看情况。
人变多了。
昨天他过来之时,城门口的人并没有这么多。
现在的人,起码是昨天的三倍。
走得近些,就听见分粥的人发话。
“都拿好碗排队,每个人都有,不许争不许抢,李主簿说了,每个人一碗,保证大家都能吃上。
若是有谁不服,胆敢闹事,连粥都没得喝。”
张蔓月有些诧异,“这些人是你请来的?”
“是我托曹大哥帮的忙。”
“你哪来的钱?”
他身上就有自己给的几个铜板,应该没办法买这么多米吧?
“迎香楼给我了五百两,我都交给曹大哥。”
原来是这么回事。
他挨了一顿揍,赚了五百两银子,也不算吃亏,就是自己遭罪。
张蔓月:“我看这里人挺多的,五百两能顶几天?”
“估计也就能撑三四日。”
现在的人已经有七八百的样子,城门口有人施粥的消息会越传越广,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往这边赶。
张蔓月的眉头拢起,才能维持这么短时间,剩下的时间怎么办?
灾民可不是几日就能安置好的。
“那以后怎么办?”
“我还在想办法。”
张蔓月抬头看了看天,就快要出太阳了。
“这里这么多的老弱病残,若是一直在阳光下曝晒,身体估计会扛不住。
而且这些人受了灾,其中不乏患风寒咳嗽的人,这么多人集中在一起,传染的风险加大了。”
李时俭深深看了她一眼,“你说得对,得请个大夫过来给他们看一看。”
需要解决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得一项一项慢慢安排。
粥发得差不多了,一个官差又说道:“府衙找人去城北山林伐木,准备搭临时棚屋,以避风雨。
凡有余力者,可以过来报名,凡是参与砍伐林木,搭建房屋,每个人每天可以多领三碗粥。”
灾民们一听这话,一个个打起了精神。
每天能多领三碗粥,至少他们能吃个半饱了。
反正现在他们闲着没事可做,能填饱肚子是正经事。
“我要报名,记我一个。”
“官老爷,我也要报名。”
“我也去,我力气大,能扛木头。”
“我会搭房子。”
……
大家都在踊跃报名。
李时俭看见这边有条不紊,暂时不会出什么乱子,就想赶去静心寺。
“我们走吧。”
张蔓月点点头,赶车前往静心寺。
静心寺是远近闻名的古刹,过来上香拜佛的人很多,因此寺庙附近有不少卖香火,卖贡品的摊子,还有卖茶水,卖小吃食的小摊。
把马车拉到旁边,交钱让人帮忙看着,他们便进到寺里。
寺内香火缭绕,还有和尚的诵经声,光是听着就让人的心情平静不少。
大殿前有一个巨大的香炉,经过旁边的时候,张蔓月被熏得眼睛发涩,李时俭更是被呛得咳了好一阵。
张蔓月拿出水壶给他,李时俭却摆了摆手,“不必了。”
进到大殿去,他跪在蒲团上,对着佛像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响头,双手合十,神情十分严肃。
张蔓月看不懂他,他还真是为求神拜佛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