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林林笑笑:“是啊,我和刨子在家。我这几天把家具也都做了一下。对了,老大,我还做了个大家伙!”
乔雪君把地上的那罐刺梨抱起来,问她:“是什么?”
赵林林迫不及待地报上自己的成果道:“我给我们原来的蒸馏器旁边加装了一个发酵器,可以酿酒!”
乔雪君眼睛一亮:“可以啊你,闷声不吭办大事!”
赵林林拉着乔雪君去观赏自己的杰作,走到蒸馏器旁边,指着一旁的木桶甑子道:“看!现在还在改造种,但是很快就完成了!”
像那么回事儿,乔雪君夸她:“不错不错。”
现在玉米土豆都是可以酿酒的原料,等后期黑麦生长起来,黑麦也能作为酿酒材料。
主要是这种野生黑麦的质量不高,粗糙涩口,和小麦是两回事,做粮食是难以下咽,但是用来酿酒不错。
发酵酿酒后,还能在蒸馏器中把这种低纯度的酒提纯成高纯度的,甚至可以尝试制作酒精。
海堡不是医疗条件不太行?酒精可是好东西,到时候用一批酒精肯定也可以跟他们换点钢材。
不过这种自酿蒸馏酒有极高的甲醇和杂醇中毒风险,回头也得请教下章叔怎么处理。
听到乔雪君的夸奖后,赵林林相当开心:“我很快就做出来了!”
乔雪君:“好。赵师傅厉害。我就等着酿酒器了。”
拿了刺梨后,乔雪君没有马上走,她先把罐子放下,去了种植区看棉花的生长状况。
现在是快两个月的时间,棉花苗开始进入蕾期,即将现蕾。
这几天她不在,让王涓风帮忙浇了地,地里不缺水。
也没有任何病虫害的痕迹。
棉花植株挺拔,节间伸长,叶片肥大且色泽浓绿,微微披垂——棉花苗们长得挺旺盛,甚至过于旺盛了。
“等王医生和匡神回来,告诉他们,不用再浇水了,氮肥也停下。”乔雪君嘱咐道。
“好的。”赵林林回答得丝毫不犹豫,但是她也不明白,“为什么不浇水施肥了啊?”
乔雪君:“营养过剩,长得太快,花蕾会很快掉光的。”
和油菜一样,棉花苗的旺苗也需要专门控制。
否则会导致花蕾过早脱落,结铃太少。最终大减产,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
现在还要喷点缩节胺控制一下态势,让它不要再长那么快。
她其实在之前苗期也有用缩节胺,但是,良田的营养还是比她想象中的更加丰富一点,之前的控制效果那么理想。
乔雪君走到放农具的田边,用水箱放了1.5g缩节胺,兑了30公斤水。这是1亩地的用量。
赵林林要帮忙,乔雪君把她赶走了:“这个活儿你干不了。”
要掌握喷洒农药的量,新手来不了。
乔雪君拿起个绿色农药喷雾器,装满药水背到背上,开始在地里喷洒农药。
赵林林:“老大,你的脚受得了吗?”
乔雪君:“放心,没问题。你去忙你的。”
15亩地都得喷,乔雪君忙完时,已经入夜。
她抹抹额头上的汗水,正要收工时,就听见田边传来了王涓风的声音:“乔乔,乔乔!”
乔雪君回头,看见王涓风,又低头看了看手表。
已经8点半。
她把喷雾器放到旁边。朝着王涓风走过去:“下班了?”
王涓风点头,又担心地低头看着乔雪君的脚:“小木匠说你非要自己一个人干活,叫你也不听,从中午干到现在?”
乔雪君狡辩:“……没那么久。你,吃完饭了吗?”
王涓风点头:“我当然吃了,巡逻队还能饿着我不成?反倒是你……小木匠说你连饭都没吃!”
乔雪君:“我也吃了。我兜里装着军粮呢,那个顶饱!”
王涓风:“胡说,我看你就是怕挨骂才说吃了。你这从头到尾喷农药,怎么吃得了?”
王涓风和乔雪君去水井,等着她洗手,念叨道:“煮了土豆泥蘑菇汤呢。你不吃,小木匠也等着你,还没吃。”
乔雪君反复冲洗干净,这才回到小隔间。
从灯光大亮的种植区到客厅,能明显感觉到客厅的冷,但走进了小隔间,那股暖洋洋的劲儿就上来了。
乔雪君一瞬间脸都被烘得热乎乎的了。
她刚坐下,小木匠就给她盛了一碗土豆蘑菇汤。因为主要是土豆泥,这个菜就算是主食,里面还有玉米粒。
旁边还有个南瓜饼。
匡千里在旁边道:“今天第一基地食堂也吃的南瓜饼,甜而不腻,他们厨房的手艺挺不错。
“谢谢。”乔雪君跟小木匠道谢,把外套脱下来放到一边,坐下,拿起了碗里的勺子。
白色的雾气从土豆泥蘑菇汤中缓缓升腾,带着土豆的浓郁香气,还有蘑菇的鲜味。
里面还夹杂着玉米粒儿,看上去也很美味。
她正要往嘴里送,忽然想起了什么,看向王涓风:“王医生,一队是不是也下班了?”
赵闲回去了吗?她今天临时跑回来,还没跟房东打招呼。
王涓风点头,正要说什么,她放在桌上的还在工作中的对讲机就响起来了。
低沉磁性的耳熟声音通过无线电,传了过来:“呼叫王医生,呼叫王医生,这里赵闲。”
王涓风看了看乔雪君,见她明显心虚,笑了一下,才把对讲机拿起来,直接塞给乔雪君:“肯定是问你的。快跟人家说一下。”
乔雪君是真心虚,好歹她生病的这段时间都住赵闲那里,走了的话,无论如何该说一下。
主要她也是临时起意才过来的,一来开始干活儿,就给忙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