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李承乾发难皇帝,高慎微心下一紧,他此前说的话,高明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了。
“外头的人,都说陛下疼你,我还不信,这回是真信了,否则怎么敢这么无礼?”
闻言,李承乾意识到自己方才言语上的冒犯,赶忙向皇帝致歉,“臣关心则乱,请陛下恕罪。”
降罪是绝对不可能的,他可不想上赶着受罚。
李世民被高慎微骂了一顿,此刻正是火大,结果儿子一上来不分青红皂白的指责,这口气就憋的更难受了。
本欲发作,一想到高慎微,又生生压下,真骂了李承乾一顿,李承乾还不得更加念着这姓高的。
万一李承乾想要离开,他敢保证,这姓高的立刻就会把他的儿子,大唐的太子拐走。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忍!
“我想知道你小时候的事情,就问陛下,谈到动情之处,控制不住眼泪。”
李承乾跟着装糊涂,上前挽住老父亲,“爸,您给陛下骗了,我小时候跟陛下相处的不多,他怎么会知道我小时候的事情?您真想知道,我慢慢儿给您讲。”
李世民几欲吐血,他之前想知道李承乾幼时过往,李承乾一句往事已矣,不必再谈。高慎微想知道,李承乾满脸谄媚上去献殷勤。
“老爸你不知道,我小时候,那可是出了名的调皮捣蛋,几乎天天和人打架。”
高慎微敲了下承乾额上,“是吗?”
李承乾道:“老爸你别不信,我在学校里乖,那是没人惹我,有人招惹我,我一向都是以牙还牙的。”
“怎么会呢?我们明明一直都是个好孩子,我怎么会不信明明?”
突然被叫起了乳名,李承乾低头面颊绯红。
李世民心下憋屈,实在待不下去,“朕宫中还有要务,先行离开了。”
皇帝走了,意味着他可以和父亲单独相处,李承乾心下大喜。
“爸,你先去正厅等我,我送陛下出去。”
目测皇帝现在不想见他,高慎微点点头,目送高明送皇帝出门。
“承乾从前总说朕偏心,现在看看,到底是谁偏心?”
他和父亲的相处,刺激到了皇帝,李承乾不想掰扯,只道:“陛下,从医学角度上看,人心本就不是长在胸口的正中央,大多数偏左,也有少许偏右。”
他们父子都是装糊涂的高手,李世民皮笑肉不笑看了李承乾一眼,拂袖上了车驾。
“太子妃有身孕,在外面不要玩儿的太久,早些回东宫。”
李承乾点头应下,拜过皇帝,目送皇帝马车离开,这才回到高宅。
用过膳,打发走李象,父子单独相处,李承乾忍不住发问,“您和陛下吵起来了?”
高慎微轻轻点头,瞒不过高明,也就没必要欲盖弥彰。
“这个你还是不要过问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处事方式,你作为晚辈,避讳些也少些烦恼。”
父亲是学马哲的,辩证法思维,主打一个以事实为依据,进行观点论述,吵起架来,吃亏的绝对不是父亲。
“陛下这个人很记仇的,您这次气的他不轻,往后可别让他逮着话柄,您是不知道,他和我那个便宜舅父挖苦魏师傅,那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高慎微道:“听你的语气,你很是敬重魏征?”
李承乾点点头,“我有很多师傅,魏师傅是不一样的。陛下盛宠李泰,李泰咄咄逼人时,只有他和他的学生褚遂良维护过我。
世人都说我奢靡享乐,挥霍无度,可李泰的俸禄是我数倍,那占尽一坊之地的芙蓉园,富丽堂皇,珍贵宝器数不胜数,却无人发一言。
母亲疼爱我,一来我是他第一个孩儿,二来我一旦被拉下太子之位,必定下场惨淡,不择手段夺嫡之人,上位之后又怎会对其他兄弟姊妹留情?
母亲是经历过玄武门的人,她心知肚明,他知我的秉性,更知道,只有我顺利登基,她和父亲其他子女才会最大可能平稳落地。她对我维护,有母子之情,也有为大局考虑的必然。
魏征与我没有血缘关系,他也不是我提拔上去的,我知他的维护与我本人无关,他维护是嫡长子继承制度。可凡事论迹不论心,他终究是为数不多护着我的人。
拜师宴事件,房玄龄践踏的何止是太子的脸面,更是皇家的脸面,皇帝对比视而不见,落在朝野众大臣眼底,皇帝对太子的厌恶,已经厉害到不在乎皇家颜面了。
拜魏征为太子少师时,李泰已经住进武德殿,朝野大臣议论纷纷,觉得我这个太子被废是迟早的事情,我也是这么觉得。
那样的情况之下,接受太子少师一职,一旦我被废黜,他会晚节不保,可他还是毅然决然接受了。
那个时候,我已经起了反叛之心,无论成功与否,我都要恶心一把我那高高在上的父亲。
谋权篡位上来的老逆贼,生了一个想要复刻他玄武门的小逆贼。
得知魏征要做我的太子少师,我对他的态度很恶劣,我想让他知难而退,不想连累他。
他当时病重,完全以此推脱,可他没有。承乾这一生,被人坚定选择的不多。母亲、魏师傅、象儿、太子妃,也就这么几个了。”
高慎微内心陡然生出一股酸涩与悲凉,承乾太子幼时,父亲忙于征战和夺嫡,很少关注到这个孩子。
母亲疼爱,可母亲的孩子不止一个,又要游走与人来送往,为夫君拉拢政治资源,能分给承乾太子的精力少之又少。
没有在爱中长大孩子,长大之后又是一路坎坷,别人给予的善意,就能让那个孩子感恩戴德一辈子。
“是爸爸没用,爸爸若是早一些把你接回去,在你没有展露才华之前就带你回去,你也不至于被捆绑住。”
李承乾笑道:“说不定我的寿数会止步于贞观十七年,也说不定古今时空的时间是扭曲的,我在这里完成使命之后,回去以后爸爸你也才退休。”
高慎微轻拍高明背心,“都说君无戏言,太子是小君,就借太子殿下吉言,来日我们父子相见,一切都如当初。”
李承乾顺势滚到父亲怀里,蹭了又蹭。
“爸爸,我想听你唱歌了。”
“好,那明明想听哪一首了?”
李承乾翻起身来,问道:“府上有琵琶吗?我给您伴奏!”
唐人好胡乐,家中常备琵琶等乐器,找来并不难。
李承乾旁人唤了李象过来,他弹奏琵琶,父亲高歌一曲,儿子做听众。
多年以前,也是这般,祖父母朗诵诗歌,父亲和母亲伴奏,不过那时的听众是他。
往事,终不可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