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书接前回。贞观十五年深秋,长安太极殿的暖阁内燃着上好的银骨炭,火光在铜兽炉中跳跃,映得四壁生辉。暖意融融地漫过案上摊开的海疆舆图,连窗棂上的霜花都悄然融化。长孙皇后身着月白绣暗纹的常服,鬓边仅簪一支羊脂玉簪,素净如雪,却自有一股沉静威仪。她俯身对着舆图出神——指尖轻点辽东半岛的海岸线,又缓缓移向东南沿海星罗棋布的岛屿,最终停驻在“百济”与“倭国”两处标注之上,眸底闪过一丝了然。

作为穿越而来的现代历史系与医学系双博士,她比谁都清楚,这片看似平静的东海,在未来百年间将掀起何等惊涛骇浪。倭国觊觎大陆已久,百济蠢蠢欲动,高句丽盘踞辽东,三者勾连,终将酿成一场席卷东亚的大战。而眼下案上那两份泛黄的卷宗,正是化解这场危机的关键伏笔。

案左的卷宗封皮写着“刘仁轨”三字,是李世民亲笔所书,墨迹遒劲有力;旁边朱笔批注着“勇略兼备,可堪大用”,字字千钧。案右的卷宗标着“王玄策”,批注则是“辩才无碍,胆气过人”。这两份文书并非寻常人事档案,而是由兵部、吏部联合呈报,经御前会议多次评议后,方才递入内廷。

长孙皇后轻轻拿起刘仁轨的卷宗,指尖拂过纸页,仿佛能触摸到那个出身寒微却志存高远的身影。“陈仓治水”“莱州练兵”的记载跃然纸上。她在现代研读唐史时曾惊叹于此人——一个县丞出身的小吏,竟能凭实干之才步步登阶,最终成为白江口之战的统帅,以火攻焚敌舰四百余艘,令倭国数百年不敢西窥。

她嘴角勾起一抹浅笑,低语道:“你若知道今日这一纸卷宗,关乎二十年后的海疆安宁,不知会作何感想。”

恰在此时,帘外脚步声轻稳,明黄袍角一闪,李世民已掀帘而入。他脱下披风交予内侍,缓步走近案前,目光落在舆图之上,眉头微蹙:“皇后又在看东海?”

“陛下来了正好。”长孙皇后抬眸,眼中波光流转,“臣妾正为将来布局。你看这刘仁轨,虽出身寒微,却绝非池中之物。他在陈仓任县丞时,正值大旱之后继以洪涝,百姓流离失所。他不仅率众修堤防洪,保住了万亩良田,更提出‘按户分粮、以工代赈’之策,写下《平粜疏》,被户部列为灾政典范。”

她顿了顿,语气转为赞叹:“更难得的是,此人不拘一格,敢于革新。去年在莱州操练水军时,竟亲自拆解楼船舵机,反复试验,终改良出‘双轴转向系统’,使船只在逆风或急流中亦能灵活转向——这般懂实务、肯钻研的人才,若只困于地方,实乃朝廷之失。”

李世民闻言,接过卷宗细细翻阅。当他看到刘仁轨与李绩论兵的记录时,不禁微微颔首。其中详细记载了刘仁轨针对辽东战局提出的“声东击西、水陆并济”之策:以陆军佯攻辽水,牵制高句丽主力,再派水师从登州渡海,奇袭平壤后路,切断其补给线。此计与李绩早年所谋不谋而合,堪称珠联璧合。

“朕原以为他只是个循吏,没想到对兵法也有这般见地。”李世民轻叹,“前日与李绩议事,李绩还说,刘仁轨提出的‘潮汐练兵法’,让莱州水军半月之内战力提升三成。他命士卒每日依潮涨潮落演练进退,熟悉洋流动向,甚至能在夜间靠水流判断敌舰方位——如此用心,实属罕见。”

“王玄策更不必说。”长孙皇后又拿起另一份卷宗,眼中闪过赞赏,“此人虽为文官,却有孤胆雄心。去年出使吐蕃,正值松赞干布因文成公主陪嫁之事与吐谷浑争执,边境剑拔弩张。是他独赴逻些城,面见赞普,以‘大唐与吐蕃为甥舅之邦,当共护丝路安宁’为辞,晓以利害,动以情义,终使松赞干布罢兵言和。”

她声音微扬:“不仅如此,他还促成吐蕃每年向长安输送战马三千匹,并开放赤岭商道。这份舌辩之功,胜过十万大军。”

说到这里,她心中一动,想起现代史料中关于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传奇事迹——贞观二十一年,天竺中天竺国王阿罗那顺篡位,囚禁唐使,王玄策仅率数十随从逃脱,竟借吐蕃、泥婆罗兵马八千,反攻天竺,生擒阿罗那顺,凯旋而归。此事震动西域诸国,被誉为“外交史上最不可思议的反击”。

如今这位未来的传奇使者,尚在仕途起步阶段,却已显露出非凡心智。

“更难得的是,”长孙皇后补充道,“他心思缜密,出使天竺途中,竟能暗中记下沿途山川地形、部落分布、兵力配置,归来后整理成《天竺记》三卷,图文并茂,详尽无比。这般有备无患的性子,将来必能担大任。”

李世民接过卷宗,翻至王玄策护持大唐商队一段——去年天竺部落叛乱,一支价值百万贯的丝绸瓷器商队被困险境,是王玄策果断决策,借道吐蕃、联络泥婆罗,调集两国兵马合击叛军,成功救出全部人员与货物。事后商贾感恩戴德,称其“活命之恩,胜再生父母”。

李世民不禁笑道:“皇后慧眼识珠,这两个后生,确实是栋梁之材。正好李绩要率军征讨薛延陀,朕正愁军中缺个懂实务的副将与通番邦的书记官,不如就让他们随行历练。”

话音刚落,内侍来报:“英国公李绩在殿外候命。”

“来得正好,传他进来。”

须臾之间,身着紫袍、腰佩金鱼袋的李绩大步走入暖阁,抱拳行礼:“臣李绩,参见陛下,参见皇后。”

“英国公免礼。”李世民指了指案上两份卷宗,“朕与皇后正议着军中人事。此次征讨薛延陀,命你为主帅,刘仁轨为副帅,王玄策为军中书记官,你看如何?”

李绩上前取过卷宗,逐一细看。越看越是心惊——刘仁轨的地方治理经验、水利工程造诣、兵法见解,皆切中北伐所需;而王玄策精通多国语言,熟悉西域风俗,善于斡旋调解,正是处理异族事务的最佳人选。

但他仍有一丝顾虑,直言道:“刘仁轨熟谙边地事务与水战调度,王玄策善通异域言语,此二人随行,实乃助力。只是……王玄策从未上过战场,怕是难以应对军中急务,万一遇突发变故,恐误大事。”

“无妨。”长孙皇后轻声开口,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让王玄策跟着英国公历练,观军务调度,记部落民情,学行军布阵之道。将来他再度出使异域,才能知我大唐军力之强,言辞方有底气,谈判才有筹码。至于刘仁轨,可让他分管粮草调度与斥候探查——薛延陀部多在漠北草原,虽无水战,却需熟悉地形与粮草转运,这正是让他熟悉军中章法的好机会。等将来辽东水师操练,他的水战才能,自会大放异彩。”

李绩恍然大悟——原来皇后早已为二人规划好了成长路径,步步为营,环环相扣。他躬身领命,肃然道:“臣遵旨。定当悉心教导,不负陛下与皇后所托。”

三日后,长安城外的灞桥校场鼓声震天,旌旗猎猎。三万北伐军排列整齐,甲胄鲜明,刀枪如林,在秋日的阳光下泛着冷光。李绩身着明光铠,手持长枪立于点将台上,威风凛凛,宛如战神降世。

刘仁轨身着青袍,腰佩长剑,立于副将之列,目光锐利如鹰。他手中紧攥着长孙皇后赐下的两卷书册,封皮上“孙子兵法”“水战要略”四字格外醒目。他尚未打开,却已觉重若千钧——那是未来的嘱托,是命运的指引。

王玄策则手持纸笔,站在李绩身侧,怀中揣着皇后亲赠的《史记·刺客列传》与《西域图志》。他神情虽有几分紧张,额角沁出汗珠,但脊背挺直,眼神坚定,透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

临行前,长孙皇后特意召二人至长乐宫,亲自将书册递到他们手中。

她看着刘仁轨,目光温和却带着期许:“刘将军,你可知为何赐你《水战要略》?眼下征讨薛延陀虽无水战,但辽东多水泽,百济、倭国又在海东虎视眈眈,将来水师东出,必是硬仗。这卷书里记载的楼船构造、洋流判断、潮汐作战之法,皆是前代水师将领的心血结晶。你且收好,细细研读,将来定有用武之地。”

刘仁轨双手接过,只觉掌心发烫,仿佛握住的不是书卷,而是未来的战鼓与烽烟。他郑重叩首:“臣定不负皇后教诲!”

又转向王玄策,她语气多了几分郑重:“王书记官,异域之行,既要能言善辩,更要守得住底线。《刺客列传》教你‘士为知己者死’的忠勇,《西域图志》让你知异域山川民情——将来你出使远方,当以大唐天威为盾,以百姓福祉为念,莫要辜负了朝廷的信任。”

王玄策深深吸了一口气,声音微颤却坚定:“臣虽出身卑微,但愿效犬马之劳,纵使身陷绝境,亦不忘家国二字!”

大军开拔时,黄沙滚滚,号角长鸣。刘仁轨骑马走在副将之列,不时勒住马缰,翻开《水战要略》——书中记载的“车轮舟”构造与“潮汐作战法”,与他平日在莱州的摸索不谋而合,却更系统、更精妙。他看得眉头微蹙,又忍不住频频点头,心中已有构想:若将来组建新式水师,当以此为基础,打造可逆流破浪之舰。

王玄策则跟在李绩身侧,手持纸笔,认真记录着大军行进的路线、沿途部落的分布、水源位置、牧草丰瘠。偶尔遇到不熟悉的番邦习俗,便立刻向李绩请教,笔尖在纸上飞速滑动,字迹虽有些潦草,却透着一股较真的劲儿。

他知道,这些笔记,终将成为他行走天涯的指南。

长安城头,李世民站在垛口旁,望着大军远去的烟尘,久久不语。身旁的长孙皇后轻声道:“这两个后生,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将来定能成为国之柱石。”

李世民点头:“朕观其举止沉稳,谈吐不凡,确非常人。只是不知此战能否磨砺其志,成就其才。”

长孙皇后望着东方的海平线,目光悠远——她知道,此刻策马远去的两人,一个将在二十年后的白江口,率领大唐水师焚倭船四百余艘,让倭国从此俯首称臣;一个将在数年后,以一人之力借兵吐蕃、泥婆罗,横扫中天竺,生擒天竺国王阿罗那顺,写下“一人灭一国”的传奇。

她轻声道:“东边的风浪,迟早要平。有他们在,将来水师东出,使节西行,定能扬我国威,让异域诸国知我大唐天威不可犯。”

秋风掠过城头,吹动两人的衣袍。此时的刘仁轨与王玄策,尚不知自己未来将创下何等震古烁今的功业,但在李绩的麾下,在大唐盛世的滋养中,两颗将星已悄然升起,正沿着命运的轨迹,一步步走向属于他们的传奇。

欲知李绩大军征讨薛延陀战况如何,刘仁轨与王玄策又将在军中获得怎样的历练,且听下回分解。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拔刀!全军冲阵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不让江山我要做首辅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佳词作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战贞观逍遥王养成记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乱世枭皇:柴荣三国:我能趋吉避凶倒霉蛋回到古代当法官十日游戏,但全员皇帝穿越古代,穷屌丝的人生逆袭穿越:刚成大将军,就要远征我成了宋朝最有权势的地主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贺平安一觉醒来变赘婿大乾九皇子贞观大闲人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这个武圣只想当官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逍遥六皇子,父皇恭请我登基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宋韵流年带着枪炮去大宋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重生丰饶行者,开局明末救世洛神仙界篇我在大明当销冠神话三国:开局获得神级选择大唐中兴重生水浒:我刘备,再造大汉丐帮神丐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嗨!我是朱祁钰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烬余书:寒江洗冤录从少爷到皇帝魏砥针灸鼻祖涪翁传异世谋主:乱世定鼎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我在乱世靠积德建帝国躺赢的咸鱼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楚国一统华夏替兄洞房后,我反手掀了他的江山穿越古史之枫华红楼之百变奇瑛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我在大周是天子三国之:绝不谈恋爱林冲君科举:寒门毒士乱世,我以医术救天下重生成为李承乾河东与河西的故事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