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就像是插曲,没有激起什么浪花。
贺瑾玥被遣送回首都后就被地方处理了,下放的地址果然是贺瑾瑜去的西北,最远的大队,缺水,缺粮,干旱,日子不好过,靠天吃饭的地方,距离公社还远,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就是以后政策变动,那会两人都没了什么脾气,要是还要找他们夫妻报仇,那也行呀,犯事了就送进去,多简单。
谢明珠也是这么想的,把这件事记在了日记上,丢在了空间里,过几年再翻看提醒自己。
八月底,再有几天就开学了,谢明珠也要回到工作岗位上,她提前备好了课,这次还是教五年级,去年她的班级徐天宇考到了县里的初中,成绩拔尖,拿到了全县第一的好成绩,校长十分兴奋,觉得谢明珠可以委以重任。
所以这次还打算让她教毕业班,谢明珠也接受,没谈条件。
反正都是工作,教哪个年级都是教,而且她的教案都是现成的,再增加点新内容进去就好。
要上班的头一天,谢明珠看着三个孩子,很不舍,以后她每天都要早起,上完课再回来,好在没多远,有事顾立勤可以告诉她,墨玉也会来。
墨玉蹲在一旁,它刚刚生了三只小奶猫,和它一样都是奶牛猫,很可爱,这会正蜷在它怀里吃奶:【家里有事我会去告诉你,实在不行还可以让外头那几只海鸟给你送信】
谢明珠:【我知道,就是初为人母,不舍得啊】
墨玉:【孩子们总会长大,会离开我们】
它现在也是妈妈了,很能理解谢明珠的想法,所以它已经做好了和孩子分离的准备。
可能人类的感情更复杂一点,墨玉没办法全部理解。
谢明珠:【在你这时间似乎过得特别快】
猫生不长,它确实得早做打算。
繁衍就是为了这个呀。
叶凌春很能理解谢明珠:“珠珠,你放心,我会看好孩子们的,我每天带他们去一趟学校,到时候你就能见到他们。”
谢明珠点头:“好,天气好的时候可以,下雨刮风就不了,我回来。”
真就舍不得孩子们吃苦。
有些苦还是自己吃吧,谢明珠觉得她辛苦些就好。
叶凌春知道她疼孩子:“好。”
谢明珠正式上班,徐天宇出发县城读初中前去找了谢明珠,她给了他一些本子作为开学礼物,加上之前的钢笔,还有一个红包,叮嘱徐天宇一定要努力学习。
徐天宇点头:“珠珠婶,期末我一定拿出好的成绩,到时候第一个告诉你。”
少年志,谢明珠希望她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只要肯下功夫,徐天宇一定有机会。
“嗯,加油。”
船离开了岛,小岛变得越来越小,徐天宇在心中暗暗发誓,他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像谢明珠一样无时无刻不忘学习,成为栋梁。
从此以后,小岛成了徐天宇的牵挂。
而谢明珠站在讲台上发光发热,以自己的方式鼓励着小岛上的孩子勇敢地迈出去,去看外头的世界,那么大,那么广。
又到了一年冬天,四月出生的三个小家伙已经有半岁多,坐在垫子上会互相抢东西玩,要是谁没有得到东西就会扁着嘴哭,一副委屈的模样,可怜巴巴地看着谢明珠,谢明珠心都软了。
这会就是,为了他们最宝贝的木马抢了起来,谢明珠坐在中间:“不哭哦,看,这是什么?”
没有抢到的老二眼睛都不眨地看着谢明珠,只看到谢明珠变戏法一样把他的玩具拿了出来。
老三平时就霸道,这会看到谢明珠手上的又伸手来拿,谢明珠没让:“你手上有啦,这个是哥哥的,不能再抢。”
小家伙似乎听懂了,没有再伸手,但是呢,眼睛蓄着一包泪,谢明珠很无奈。
于是就把三个玩具都收了起来放在一块,然后让他们仨看着,一个个交到他们手上:“现在每个人都有一个小马了哦,不能再抢。”
家里的玩具自从他们出生后就都是备的三份,绝对没有说这个有那个没有的情况。
看着自己小手拽着的木马,三个娃娃发出了“咯咯”的笑声,显然是对这个结果满意了的。
谢明珠松了一口气,每天给孩子们断官司都能把她累死。
幸福,却也辛苦。
有时候这活她就留给贺兰舟做,只要贺兰舟在家,谢明珠就会把孩子都交给她,自己好歹能有一些空闲时间做别的事。
贺兰舟这个奶爸也很称职,孩子们都很喜欢粘着他,或许是他的身上有足够的安全感,谢明珠并不嫉妒这样的时刻,孩子和爸爸之间的亲昵需要时间去培养,不然孩子不知不觉就长大了,到时候遗憾的可能就会是贺兰舟。
在贺兰舟和孩子们互动的时候谢明珠会拿起相机拍下这些珍贵的画面,等到以后就可以翻开来看,孩子们这时候是没有记忆的,他们长大后看到这些照片应该会感到高兴。
谢明珠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里,想给孩子们把珍贵保留下来。
贺兰舟觉得谢明珠的想法很对,他们的记忆会变得模糊,等以后可能都会忘记孩子们小时候的模样,翻开照片才会唤醒此时的记忆。
入冬后,谢明珠没课的时候就会和嫂子们去大棚那边帮忙,今年部队新建了两个面积超大的大棚,专门种植蔬菜,主要是番茄和一些青菜,补充维生素用的。
每年因为维生素缺乏,不少战士生病,去年谢明珠的大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以今年就扩种了五个,加上原来的,一共有六个大棚要管理。
谢明珠作为技术指导,每个礼拜都会去一次大棚,陶丽萍和周桂芬也是技术骨干,三个人看着大棚里的蔬菜,觉得这个冬天他们的菜能供应上了。
家属院应该能分到一批,一个大棚是西红柿,里头很暖和,保暖做得不错,隔绝了海风,但是和现代的大棚比还是很简陋的,不过能保证植物在这个季节成活。
谢明珠转了一圈,这里的管理很好,负责这个业务的战士很有责任心,每天定时通风,温度不够了后还烧煤,尽量保住了这些蔬菜。
之前谢明珠和贺兰舟说过,如果有塑料薄膜的话大棚会更好管理,贺兰舟说团部那边已经打了报告,估计会在春节前下来。
不过不能保证有多少,谢明珠是觉得有多少就用多少,这样方便,采光也更好。
从大棚回来后,部队里传出了一些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