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云月号的反重力引擎在火球区冬季省的大气层中发出低沉的嗡鸣,舷窗外的景象从橙红色的对流层快速切换成一片刺目的白——不是星际空间的冷白,是极地冰川反射阳光形成的、几乎能灼伤视网膜的亮白。林月瞳下意识伸手去调舷窗的滤光模式,指尖触到玻璃时,竟感觉到一丝冰凉透过合金舱壁渗进来,她低头看了眼手腕上的“环境感知手环”,屏幕上的温度数值正以每秒0.5c的速度下降:-28c、-30c、-35c,最终定格在-37c,比手环内置的“2025年冬季省同期数据”高出了整整5c。

“反重力翼已切换‘低温适应模式’,避免冰层反射光干扰导航。”林日斌的声音在驾驶舱里响起,他面前的全息控制台弹出一组冰川三维模型,模型上密密麻麻的红色线条像血管一样蔓延——那是冰川裂缝的实时分布。“前方10公里就是观测站停机坪,注意避开左侧的‘冰裂带’,那里的冰层厚度不足3米,承受不住云月号的重量。”

飞船缓缓降低高度时,林月瞳终于看清了冰川的全貌:广袤的冰原像一块被揉皱的银色绸缎,从天际线一直铺到海边,冰面上布满了深浅不一的纹路,那是常年风吹日晒形成的“冰臼”,有些臼穴里积着融化的冰水,反射着细碎的阳光。远处的冰崖高达百米,崖壁上垂着细长的冰棱,像水晶做的帘幕,可每隔几分钟,就会有一块篮球大小的冰块从崖壁上脱落,坠入下方的海洋,激起数十米高的浪花,浪花落下时又瞬间凝结成小冰粒,在海面上形成一层薄雾。

最触目惊心的是冰原上的裂缝——宽的能容下一辆越野车,窄的只有手指粗细,裂缝深处泛着幽蓝色的光,像冰川睁开的眼睛。林日斌操控飞船绕着一条宽约8米的裂缝飞行时,林月瞳清晰地看到裂缝底部有水流在涌动,那是冰川内部融化形成的“冰下河”,河水裹挟着冰碎屑,在幽暗中泛着微光。

“这要是人掉下去,连踪影都找不到。”叶云天皱着眉,打开了“冰川稳定性检测仪”,仪器屏幕上跳出一组数据:“冰层平均厚度较1980年减少12米,冰裂带面积扩大40%,冰下河流量增加2倍——这都是温度升高导致的。”

云月号最终降落在观测站的停机坪上,停机坪是用“超低温合金”铺设的,可即使如此,地面仍有明显的融化痕迹:合金板之间的缝隙里渗出融水,在边缘积成小小的水洼,水洼表面结着一层薄冰,踩上去会发出“咔嚓”的脆响。停机坪边缘的黑色岩石裸露在外,岩石上原本覆盖的苔藓已经枯萎,变成了灰褐色的碎屑,风一吹就飘起细小的粉末。

观测站的科研人员早已等候在门口,他们穿着厚重的“极地防寒服”,衣服是银灰色的,表面有一层防霜涂层,帽子边缘露出的头发上结着白霜。为首的是陈教授,他的防寒服袖口磨破了,露出里面深蓝色的旧科研服,衣服上别着一枚褪色的“m27星际冰川协会”徽章。他握住叶云天的手时,叶云天能感觉到对方掌心的老茧和冻裂的纹路——那是常年在极地操作仪器留下的痕迹。

“你们可算来了!”陈教授的声音有些沙哑,呼吸在冷空气中形成白色的雾气,“昨天凌晨,观测站西侧的冰崖又塌了一块,足足有三个足球场那么大,现在海水已经漫到观测站的应急通道了。”

走进观测站的控制室,一股暖气扑面而来,与外面的严寒形成强烈对比。控制室的墙壁上挂着一块巨大的全息显示屏,实时播放着冰川的动态影像:画面里,冰川边缘的冰体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融,融化的水流汇聚成细小的溪流,溪流里夹杂着冰碎屑,像一条流动的“碎钻河”,缓缓流入海洋;冰面上的裂缝正以每天1厘米的速度变宽,最宽的那条已经达到了15米,深不见底,科研人员投放的“深度探测仪”在裂缝底部传回的画面里,能看到冰下河的水流正冲击着冰层底部,形成一个个溶洞。

“你们看这组数据。”陈教授指着显示屏角落的数字,“1980年,冬季省极地冰川的融化速度是每年0.3米,1990年涨到0.6米,今年已经达到1米了——整整翻了3倍。”他点开一个模拟程序,屏幕上出现了火球区沿海城市的三维模型:随着冰川融化的进度条推进,海平面逐渐上升,先是沿海的沙滩被淹没,然后是低矮的居民区,最后是市中心的高楼,海水漫过街道时,模拟的车辆和行人在水中挣扎,画面触目惊心。

“按照这个速度,到2050年,海平面会上升1.5米,火球区的‘冰原城’‘暖流港’等5个沿海城市都会被淹,超过100万居民需要搬迁。”陈教授的声音里带着焦虑,“这些城市是火球区的经济中心,光冰原城的星际港口每年就能创造200亿星际币的产值,一旦被淹,整个火球区的经济都会倒退十年。”

就在这时,叶云天手腕上的通讯器突然亮起,林月月的全息影像在空气中浮现。她身后是“m27星球冰川监测卫星”的实时数据图,图中红色区域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大,覆盖了冬季省30%的冰川面积。

“云天哥、月瞳姐、日斌哥,”林月月的眉头紧锁,手指在身后的数据屏上快速滑动,“卫星监测到,冬季省上空的二氧化碳浓度已经达到了450ppm,是工业革命前的1.5倍。1995年火球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了历史峰值,其中钢铁厂、化工厂的排放占比高达70%——这些工厂用的都是老旧的燃煤设备,每吨产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先进设备的2倍。”

她调出一组工厂的实时画面:画面里,钢铁厂的烟囱冒着黑色的浓烟,浓烟在空气中扩散成灰色的云,云团飘到冰川上空时,竟在冰面上留下了淡淡的灰痕;化工厂的废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河流,河流流入海洋后,在冰川边缘形成了一片灰褐色的污染带。

“这些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形成了‘温室气体层’,像一层透明的被子,把太阳的辐射热量困在星球表面,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林月月的语气前所未有的凝重,“卫星模拟显示,如果现在不控制排放,到2025年,冬季省的冰川融化会进入‘加速期’,每年融化速度会达到2米,到时候就算用最先进的‘人工制冷技术’,也无法阻止冰川消失。”

通讯切断后,控制室里陷入了沉默,只有全息显示屏上冰川融化的影像在无声地播放。林月瞳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冰原,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窗沿——那里还留着去年冰棱撞击的痕迹,可现在,冰棱的长度已经比去年短了一半。

“不能等,必须从源头入手。”叶云天率先打破沉默,他拿出一张折叠的全息方案图,展开在控制台上,“1995年的技术虽然有限,但我们可以用‘节能降排+碳汇吸收+清洁能源试点’的组合方案,先把二氧化碳排放量压下来,为2025年的‘地热项目’争取时间。”

他的手指在方案图上轻点,第一个发光模块亮了起来:“第一,工厂节能改造。火球区有12家大型钢铁厂和8家化工厂,这些工厂的设备大多是1970年代的老旧型号,比如钢铁厂的‘平炉炼钢设备’,每吨钢的能耗是‘转炉’的1.8倍,二氧化碳排放多50%。我们会帮这些工厂更换‘m27-1995型高效换热锅炉’和‘变频电动机’,优化生产流程——比如把钢铁厂的‘余热’回收用来加热水,化工厂的‘废气’先经过‘碳捕集装置’再排放,这样能减少40%的能耗和碳排放。”

“可工厂主们愿意花钱改吗?”观测站的年轻研究员小周忍不住问,“我之前跟着陈教授去拜访过一家钢铁厂,厂长说改造设备要花200万星际币,他宁愿交罚款也不愿改。”

“我们用政策和市场双管齐下。”林月瞳接过话头,调出火球区政府的财政数据,“我会推动政府出台《低碳补贴政策》:工厂每减少1吨二氧化碳排放,就补贴50星际币;更换节能设备的费用,政府承担30%。同时,林氏集团会和低碳工厂签订‘优先采购协议’——比如我们的星际飞船制造,需要大量钢材,只要工厂的碳排放达标,我们就以高于市场价10%的价格采购他们的钢,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叶云天点开第二个模块,绿色的“碳汇林”图案在屏幕上展开:“第二,种植碳汇林。我们选了‘速生白杨’和‘耐寒垂柳’——白杨每年能长3米,每棵树每年能吸收10公斤二氧化碳;垂柳的根系发达,能固住沿海的土壤,还能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我们计划在工厂周边和沿海地区种植10万亩碳汇林,形成‘绿色屏障’——一片1000亩的白杨林,每年能吸收500吨二氧化碳,相当于一家中型化工厂的年排放量。”

陈教授眼前一亮:“我知道冬季省有片‘废弃盐田’,面积正好10万亩,以前因为土壤盐碱化种不了庄稼,现在种速生白杨正好——这些树耐盐碱,还能改良土壤。”

“第三,太阳能试点。”林日斌的手指落在第三个模块上,屏幕上出现了太阳能板的设计图,“1995年的太阳能技术虽然转换效率只有15%,但足够小规模应用。我们会在观测站屋顶安装‘单晶硅防霜太阳能板’,解决观测站的用电问题——之前观测站靠柴油发电机供电,每天要烧50升柴油,排放130公斤二氧化碳;安装100平方米的太阳能板后,每天能发电20度,基本满足照明和仪器用电。我们还会在化工厂的屋顶安装500平方米的太阳能板,用来给车间供电,减少电网电力的使用。”

第二天一早,林月瞳带着方案来到火球区政府。区长周明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火球区经济增长图”,图上的红色曲线一路攀升,可角落里的“环境指数”却是一条向下的蓝色曲线。周明看着方案,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节能改造和碳汇林种植需要500万星际币的启动资金,政府今年的财政预算已经超支了,拿不出这么多钱。”

“周区长,您看这组对比数据。”林月瞳调出两份报告,左边是“现在治理成本”:500万改造费+每年100万补贴,总共600万;右边是“2050年救灾成本”:100万居民搬迁费+5个城市重建费,总共2000亿。“现在投入1块钱,未来能省3000块。而且,林氏集团愿意出资500万设立‘温室效应治理基金’,政府只需要出台政策,不需要掏一分钱。”

她顿了顿,又拿出一份“星际银行低息贷款协议”:“我们还协调了星际银行,给工厂提供年利率3%的低息贷款,比普通贷款低4个百分点,工厂的还款压力很小。”

周明看着两份报告,沉默了片刻,终于拿起笔在方案上签了字:“好,政府全力支持。我们成立专项工作组,明天就去工厂对接改造事宜。”

接下来的三个月,冬季省掀起了一场“低碳革命”。林日斌带着技术团队,每天泡在钢铁厂里。第一天去“红光钢铁厂”时,厂长王铁柱抱着胳膊,看着他们带来的节能锅炉,满脸怀疑:“这玩意儿真能省煤?我这老平炉用了二十年,啥大风大浪没见过,换个新的就能少排放?”

林日斌没多说,只是让技术人员现场做了测试:老平炉炼1吨钢需要1.2吨煤,排放2.5吨二氧化碳;新的高效锅炉炼1吨钢只需要0.7吨煤,排放1.5吨二氧化碳。王铁柱看着测试数据,沉默了半天,终于拍了板:“换!明天就拆老平炉!”

改造过程并不顺利。老工人李师傅习惯了老平炉的操作,对着新锅炉的控制面板发愣,手指半天不敢按下去:“这上面的按钮比我家电视机还多,万一按错了咋办?”林日斌耐心地教他:“您看,这个绿色按钮是‘点火’,红色是‘紧急停止’,屏幕上的曲线代表温度,只要保持在1500c就行——比您以前看炉火简单多了。”

半个月后,新锅炉正式运行。李师傅看着屏幕上的能耗数据,笑得合不拢嘴:“以前每天要拉十车煤,现在只要六车,我这腰都轻松多了!”王铁柱拿着电费单,更是惊喜:“每月电费比以前少了3万,照这样算,不到两年就能收回改造费!”

与此同时,碳汇林种植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叶云天和陈教授带着观测站的科研人员、工厂的工人和周边村民,来到废弃盐田。盐田的土壤泛着白色的盐碱,踩上去硬邦邦的,叶云天蹲下身,从背包里拿出“土壤改良剂”——这是林氏集团研发的微生物制剂,能中和土壤中的盐碱。他把改良剂撒在土里,用“低温植树铲”挖了个坑,将白杨树苗放进去,村民们跟着一起动手,老人用粗糙的手扶正树苗,小孩提着水桶浇水,寒风中,一排排白杨树苗像绿色的哨兵,立在盐田上。

太阳能试点也取得了成效。观测站的屋顶上,100平方米的太阳能板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表面的防霜涂层让积雪无法堆积。陈教授看着实验室里的仪器不再依赖柴油发电机,噪音小了很多,忍不住感叹:“以前发电机一启动,整个观测站都在震,现在安静得能听到冰裂的声音——这才是搞科研该有的样子。”

半年后,三人再次来到冬季省。当云月号降落在观测站停机坪时,林月瞳第一眼就看到了盐田上的碳汇林——白杨已经长到3米高,深绿色的树叶带着蜡质光泽,在寒风中轻轻摆动;垂柳的枝条垂到地面,根系在土壤里扎得很深,原本泛白的盐碱地变成了淡褐色。

“你们看,那是海豹!”陈教授指着远处的海面,兴奋地说。林月瞳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几只海豹正趴在浮冰上晒太阳,它们的皮毛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半年前,这里的浮冰很少,海豹根本找不到休息的地方。

走进控制室,陈教授调出最新的监测数据,屏幕上的数字让所有人都松了口气:“二氧化碳浓度降到了400ppm,冬季省的碳排放总量下降了15%;冰川融化速度从每年1米减缓到0.6米;冰裂带的扩张速度也慢了,之前每天宽1厘米,现在每三天宽1厘米。”他点开沿海城市的预警系统,红色预警已经变成了橙色:“冰原城的海平面上升速度减缓,应急通道暂时安全了。”

王铁柱也赶来报喜:“我们厂的碳排放达标了,林氏集团的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现在周边的小钢厂都来跟我们学节能技术,想加入低碳联盟呢!”

林日斌调整着云月号的导航系统,全息屏上弹出了星际森林的影像:画面里,曾经茂密的森林变得稀疏,地上散落着被砍伐的树木桩,树桩上的年轮清晰可见,几只银尾狐在枯木下艰难地觅食——它们的白色皮毛上沾着泥土,尾巴尖的银色毛发失去了光泽,动作也比正常狐狸迟缓。

“下一站,水球区和火球区交界的星际森林。”林日斌的语气有些沉重,“卫星监测显示,银尾狐的数量只剩200只了,它们的栖息地被破坏,猎物也少了,再不想办法,不出一年就会灭绝。”

云月号缓缓升空,林月瞳最后看了一眼冬季省的冰川——冰崖上的冰棱虽然还在脱落,但频率明显降低了,阳光照在冰面上,折射出七彩的光;碳汇林在寒风中挺立,绿色的树叶与白色的冰川相映成趣,像一幅和谐的画。

“治理温室效应就像种树,得一点一点来,不能急。”叶云天望着舷窗外的景象,轻声说,“我们今天种下的每一棵白杨,都是在为未来的冰川争取时间。”

林日斌点点头,将生态探测设备调试到“生物追踪模式”:“星际森林里有银尾狐的踪迹,我们已经准备了‘红外追踪器’和‘栖息地修复方案’——希望这次,我们能留住这些小家伙。”

云月号的引擎发出柔和的光芒,朝着星际森林的方向飞去。舷窗外,火球区的轮廓逐渐缩小,冬季省的冰川像一颗银色的宝石,镶嵌在m27星球的表面——这颗星球的生态修复之路还很长,但他们知道,只要每一步都走得扎实,就一定能守护好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寸冰、每一棵树、每一只动物。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商先生今天也想公开正经人谁在漫威学魔法啊末世当地主阴阳秘录7号基地空间异能:末世重生后她又行了火星荒岛求生机遇号末日重生之组团打怪末世我收留美女上司看见弹幕后,末世女配带飞男主摆烂太狠,我被宗门当反面教材了末世:我的关键词比别人多一个元宇宙:失落的星球从全能学霸到首席科学家四季末日,我有座无限物资避难所诸天败犬互助群末世重生:会瞬移我白嫖亿万物资搬运末日科技!开局上交可控核聚末世:从触碰妹妹的脚开始末世:囤了千万物资后开始无敌全球末日求生,开局囤积万亿物资女主领便当之后快穿之大佬的心尖机战:超新星主宰漫步在武侠世界异能迷雾之异世大陆漫威,谁把他救出来的?!诡秘灰雾:开局沦为魔女复仇工具血竞天择零元购,我把渣爹老窝一锅端驭房我不止有问心术张余诱吻春夜末日游戏全球降临谁家大佬在线发糖重生回到末世一年前,我只想种田我成了血族始祖我在惊悚世界成为恐怖大佬末世,抢劫海外天量物资我无敌了神奇宝贝:开局站在白银大会奶龙与贝利亚:宇宙之中的欢笑听懂毛茸茸说话,我在末世杀疯了美漫之诸天仙武末世:我绑定了移动彩票店规则怪谈:末日生存指南我在末世能修仙重生之带着一家妇孺苟末世废土的日常生活重生之蟒龙传说重力战线开局一本秘籍,我在末世嘎嘎乱杀
随梦书屋搜藏榜:末世萌商来袭女汉子系统[末世]王大锤的大电影全球游戏无限入侵末日:开局霸王龙,天赋是双修?机甲狂奔开荒,我选择名刀加复活甲大唐天子末路凯旋泰坦巨兽:从白垩纪开始进化机械毁灭纪元快穿剧情又崩了惊!我在求生游戏,开着五菱宏光追大佬研发不行推演来凑,我能推演科技外来异星我打的都是真实伤害末世废土?不,那是我的菜园子隐龙密语末世:我带领人类走向星辰大海易生变快穿之虐渣攻略星海骑士:无名小卒末世重生之圆满末世之幼龙分身快穿之套路升级记末世:组队就变强我统领万千女神爽爆!大佬在星际嘎嘎乱杀封神了灵境御兽师末世:被困女大宿舍,我为所欲为战乱九荒网游之皎皎如月无限垂钓系统超凡纳米人:星宇之神大力女神穿越抗日战场我在末世有个鱼塘快穿之总有人想攻略我绝美恶雌,开局攻略八位兽夫虫灵战记末世之小冰河我演化了诸天食物链顶端的男人快穿锦鲤运西界封神快穿:男神,许你生生世世文明破晓影视世界暂住者我,后土血裔,轮回诸天超级称号觉醒超人基因的我要无敌了太阳系的流浪者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万人迷手拿炮灰剧本后她逆袭了末世,从吞尸体开始进化公路求生:开局抽中S级天赋我在星际军校暴揍渣渣后被团宠了生育值0?退婚后被顶级雄性痴缠意识托管班问塔系列恶雌挺孕肚流放,雄兽们宠疯啦我和IT博士的探灵日记鲛人女配觉醒,毛茸茸大佬争着宠欧皇海上求生?反派他妹只想苟命谁让她误闯废土的!在末日游戏里当农场主惊悚:国家把我F级天赋玩出花!恶毒男配都在我的修罗场末世恶毒女配?我靠十倍返还躺赢穿越后我靠蘑菇干翻虫子只想安静种个田,全员逼我当大佬天灾囤货,我靠毛茸茸在末日躺赢末日降临:从修仙界回来后无敌了末世灾变:我靠收割反派暴富穿成乱世寡嫂,靠空间南迁搞基建穿进男频文,我在末世捡垃圾!我的电脑里有个神级文明牺牲的他与保护的她星河苍芒幻厅恶毒向导不装了,全员火葬场吧末世:我捡的废物都成了神明大佬海洋求生:我靠无限抽卡带飞祖国末世列车,我靠预言读档成为榜一梦里穿越十二宫植物成珍稀?而她一天能种一千亩渣女摆烂后,五个前男友扯头花星际:被迫继承疗养院的餐厅星际娇软雌性,被六S大佬强绑定我在末世被营销成神无限副本:告白后我被邪神盯上了快穿:绿茶大佬今天又被钓了渣雌死遁五年回归,黑化父子爱惨病弱美人在诡异世界封神克系末日摆摊,邪神被我喂成萌宠穿成残次品?全星际大佬嗜我成瘾天才俱乐部雄多雌少,我靠木系异能风生水起星际写小说,雄兽们跪求我更新末日求生:我靠农场系统堆满粮仓兵家镇万界末世种田求生:捡个崽崽开农场我在末日盖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