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强一同输出后,郝科长半天不吭声。
到了厂长办公室,杨国强把情况一汇报,厂长沉吟片刻也点了点头。
“真像老杨讲的这种情况,那我们确实不能占人家便宜。老郝,你回去走下流程,把那五十块钱批了。”
郝科长默默点头。
“这样也好,我们食堂自己做的东西,工人们吃着才放心。老杨、老郝,你们安排一下,把那个孩子带去食堂见老郑。”
“行,我们这就回去安排时间。“
退出厂长办公室,郝科长终于忍不住憋出一句:“老杨,你还说那小子不是你亲戚?”
不是你亲戚,你这么替他上心?
郝科长坚决不信。
杨国强呵呵笑,“行了别不乐意了,只要大伙儿对食堂满意,你这科长才安心不是吗?”
这倒是实话,万一工人们对食堂的伙食不满,偷偷写举报信,上面的人一来调查,他这个科长的位置也算是到头了!
想到这里,郝科长后背陡然出了一身冷汗。
这下他也不敢再有任何意见了,反正五十块钱是从厂里的公账出,又不是掏他的腰包,没必要为了这事儿冒险把自己搭进去。
如此一来,这件事顺利摆平。
当杨国强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宋海建,后者憨笑着道谢。
“杨伯伯,你又帮了我们家一次,这样下去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报答你和爱民哥才好了。”
“举手之劳而已!再说这也是你们应得的。”杨国强爽朗笑道,“为了保险起见,我们这次还是以大队的名义交易?”
“对,这样稳妥些。”
“行,我把文件准备好,明天拿去给厂长签字盖章,你下午记得过来,我带你去食堂找郑师傅,到时候顺便签了字把文件拿回去。”
“谢谢杨伯伯!”
冯玉芬也赶紧跟着弯腰:“谢谢了杨科长!”
杨国强摆摆手,“走,我送送你们。”
这是他第一次亲自送客。
在厂门口附近巡逻的杨爱民,看见这一幕时,惊得揉了揉眼睛。
“我眼花了?”
他爸居然会送海建他们出来?
而工厂门口,陈桂兰早就见过俩闺女,返回车间干活了。
虽然没人催她,但骨子里的踏实勤恳,还是让陈桂兰无法心安理得地在工作时间偷懒。
蒲阿九姐妹俩、海兰姐弟俩,坐在李大爷的门岗室里,和李大爷侃大山。
孤独的李大爷一下子遇到这么多活泼可爱的孩子,开心得不得了,把自己珍藏的花生米都拿出来给她们吃。
宋海建母子俩和杨国强告别后,又同好奇来询问的杨爱民聊了几句,这才走向厂区大门口。
一靠近,就听到了几人叽叽喳喳的声音,其中还夹杂着李大爷呵呵的笑声。
两人走过去,发现四人或蹲或坐的,把门岗室里外都挤满了。
蒲十三和海兰海生手里,还各抓着一把花生米,吃得津津有味。
“你们几个……挺滋润啊?”
宋海建简直要佩服死了。
这几个小家伙还挺会讨人欢心的啊?
他这么讨人喜欢,那是他本质上是个老油条!
就拿之前在杨国强办公室,在杨国强给他支招时,他那么惊讶,完全是因为……
杨国强居然说出了他的真实想法?
本来宋海建是想先打一波感情牌刷刷好感度,根据他对这些国企领导的了解,杨国强对这种免费得来的东西,应该是不放心的。
而在杨国强试探的时候,他就顺势改口说,那不然你们给个几十块钱意思意思得了,这样说出去也好听。
万万没想到,他没来得及走到这一步,杨国强先张嘴了……
虽然但是,起码结果是他想要的。
而且看杨国强突然转变的态度,宋海江合理怀疑,他那波感情牌达到了意外的效果。
让人不得不感慨,现在的人还真的淳朴善良得多啊!
装出来的真诚,也能轻易打动人心了。
要换做后世的那些国企领导,他绝不会这么轻松。
这次合作获得的钱,严格来说并不多,除了卖方子的五十块钱,后续加工米浆的话,以雨伞厂的需求量来算,一天只能挣个六毛钱。
有点雷声大雨点小的意思。
但是,一天六毛,一个月下来也有十八块钱。
在七零年,一个月十八块钱是非常不错的收入了。
不过,它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为宋海建立下了“朴实善良”的人设。
人们往往都对幼崽更加宽容,同样是狮子老虎,幼崽时期的它们会让人们心生怜爱,成年时期的它们则让人忌惮恐惧;就算是许多人避之不及的蛇,在刚破壳的时候,也没那么让人害怕,甚至还会觉得“小小的很可爱”。
所以在他还是个孩子、少年时,他做同样的一件事,大队长、杨国强等领导人物,会认为他真诚,从而相信他是个善良朴实的人。
若换做成年以后再这么干,恐怕人家只会觉得虚伪。
而一旦最初奠定下了这类印象,那么大人们说起宋海建,除了会夸他孝顺能干,就只有一个评价:这孩子心地好,特别老实!
这为他之后开展其它业务合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一眨眼,过去了三年。
一九七三年,腊月二十五。
凌晨四点钟,海洋大队的晒谷场上,就围满了人。
场中央,是两头被按在长桌上的年猪。
“阿建,你走快点嘛!”
扎着两条麻花辫的少女跑在前头,瞧着前面晒谷场拥挤的人群,急得连连催促。
身后,已经长到一米六、变成公鸭嗓的宋海建,踩着拖鞋慢吞吞地走来。
“十三姐,别理我哥了,他刚下船,估计困得要命呢。”
旁边剪着学生头的海兰拉着蒲十三往前跑,她赶着要去看人家杀猪嘞!
“哥,你要不回去睡呗?”
已经十岁的海生也长高长壮不少,跟在大哥身后,有些担心地看着。
“没事,难得村里杀猪,来凑个热闹。”
宋海建一边说,一边打了个哈欠。
海生也就不再劝了,毕竟一年一度的杀年猪,确实不容错过。
“哥,你们这次出海都抓到了哪些鱼啊?”
“……不记得了,反正很多。”
海生语气犹豫:“哥……我听村里人说,长征伯每次都捕那么多鱼,把其他人的资源都抢走了……而且,他捕的鱼太多,县城供销社都吃不下了,会影响捕鱼队其他人的收入,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