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婆婆见他眼睛突然看向侧屋,心里有些慌。
穆原走向那处,蹲下身从门框底下豁口的倒刺上,取下挂在倒刺上的一点儿红布。
在手中细看了看,眉目沉冷,“婆婆,对官差说谎,是要进大牢的。”
余婆婆不敢说话。
穆原站起身,将那被木门框倒刺刮下的碎布举到她面前,“这是丝绸,不是你穿的,你如今再隐瞒,只有带你回衙门了。”
余婆婆一听衙门,吓得面色大变,旁边孟西拔出一半的刀一吓,余婆婆就将事情一五一十说了清楚。
穆原静静听完,心里石头落地,她获救了就好。
“那她人现在在何处?”
余婆婆摇头,害怕道:“她前两日就离开了,说是要去找她姐姐,我也不知道她去了哪儿。”
余婆婆有些后悔,那碎布应该是她将人带回来拖进房中时不小心挂坏了衣服,这么久了竟然一直没发现,这人好毒的眼睛。
穆原又紧张起来,“她可有留下什么话?”
余婆婆摇头。
穆原事无巨细问了明晏在余婆婆家的一切,包括她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一个字都不错过,余婆婆回忆半晌,全都说了。
好歹救了明晏一命,穆原让赵寻善后看余婆婆有没有什么要求一并满足。
找了这么多天,总算是有了些线索,也不知道她为何不肯现身,也不联系孟西。
他来了胥州三日,消息已经传开,她若是听到了,应该会出现找他,为何,还是一点儿消息也没有?
既然知晓明晏已经获救,且她又自己离开,如今更是不知该如何找。
穆原也没声张此事,继续让人查。
只是先多了一项,将更多的人派去寻找那日逃跑的刺客。
还有余婆婆和她闲聊之时说起的龙王发怒之事.....
穆原招来孟西魏直,一起去官道发生垮塌之处查看。
孟西简直无颜见人,他找了那村子两次都没找到人也没线索。
如今只想将功抵过,自然让他去查什么就查什么。
毕襄自告奋勇说要一起去,当日山上垮塌之时他亲眼见到,孟西在御敌,恐怕没他清楚。
穆原便又带上了他。
毕襄见他一脸严肃不免有些紧张,话也不敢多说一句。
路上两人又将那日官道上发生的事仔仔细细说了一遍。
毕襄站在官道上指着山上,说出是哪里开始垮的,持续了多久,以及听到的声响。
几人便又往山上去看。
垮塌之处的林子里树木还是东倒西歪,山石松软,不敢往上踩。
穆原问向四周,“胥州官道旁边的这座山,是第几次垮塌?”
孟西回答不上来,他还没空去查。
毕襄道:“九年前垮过之后,胥州刺史派人植了树,九年中也零星会落些山石下来,除了前几日,并无垮塌。”
穆原正视了他一眼。
毕襄解释道:“之前和世子在官衙巡察时了解过。”
“那位婆婆言明,在山体垮塌之前听到了巨响,四散查查。”
众人散开,弯腰低头查探。
找了许久,在一碎裂飞溅上,找到了些不寻常的痕迹。
穆原看着一块大石下躲着去雨,因为没有沾水还保留了痕迹的石头。
伸手捻过上面的黑粉,闻了闻。
面色微变,“火药!”
众人围了过来。
毕襄也查探了下,惊讶道:“难道那天的山也是用火药炸开的吗?”
孟西诧异道:“火药不是用来做烟花的吗?”
穆原道:“工部记载,有些地方会用火药开矿,配比得宜的话,可以炸山,只是有些危险,伤过人,所以并未推广。”
若那天是用火药炸的山,九年前那次或许也是人为炸开的山。
炸山这样大量的火药不是一般人能弄到的。
也不知她查没查到这件事,如今又在哪里,在做什么?
而且能够策划这样配合默契的刺杀,背后指挥的人又是谁?
赵宜目标太大,不可能会是他。
“孟西,那日刺客中,可有发现头领?”
孟西冥思苦想,摇了摇头,“刺杀太突然,属下注意力都在殿下身上,没注意。”
毕襄突然道:“有,有位手持弓弩的人,一直在外围不远处放冷箭,我看他打手势,那些人应该都是听他的。”
“现在人呢?”
“他见公主落了水便带人在水中射了几箭,府兵一冲过来他率先跑了。”
“看清他的样子没有?”
毕襄摇头,“离得远,他蒙着头,只是身材高大壮硕。”
“还有别的特征没有?”
毕襄冥思苦想,那天雨也不小,他和沈繁星躲得远,根本看不清。
穆原看着底下的官道红湖,眉头紧锁。
跑了头领,后面又四处找明晏许是要确认她死亡,若是被他们先找到,她肯定会有危险。
“抓到的人审问如何?”
魏直目光狠戾,“撬不开嘴,咬死了说是山上的流匪,却连山寨在哪儿都说不清楚,不过都是些常年习武之人,不是那等过不下去落草的流寇。”
孟西道:“那些人配合十分默契,有攻有守,又不要命,肯定不是一般人。”
“胥州以前可出现过类似的人?”
魏直孟西皆是不知,他们一直在沿湖找人,还没抽出时间去查胥州的难处。
毕襄道:“出事之后下官问过崔家家主,胥州以前没听过有这么猖狂的人,这几年都没出过什么大案。”
穆原再一次看向他,“你还知道什么?”
毕襄有些紧张,找人这事他帮不上忙,便在胥州多查了些有用的事。
“出事那日,是公主第二日来官道,头天来的时候人更少,只有公主、孟侍卫和崔郎君,下官觉得若是当时下手肯定比第二日方便。当时没有,说明刺客没有准备好。公主提出第二日再去看,是当日下午回府之后说的。这么短的时间布置这么精密的刺杀,下官觉得或许有内应。”
穆原倒是对他刮目相看。
原以为只是秘书监梳理典籍的文人,没想到洞察力还不错。
“那你觉得内应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