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顾向南和贺超为了惊天大案焦头烂额之际,几百公里外的张卫国一家又是另外一种生活。
张氏粉馆,此刻已经打烊,灶台擦得锃亮,桌椅也摆放得整整齐齐。
李雪梅在柜台后面清点一天的收入,张卫国也没闲着,手里拿着笔,在一个笔记本上写写画画,规划着下一步的生意。
“吱呀——”
店门被轻轻推开,一阵凉风灌了进来。
李雪梅抬起头,看到门口站着两个熟悉的身影,正是大姐李冬萍和姐夫冯长生。
“雪梅,卫国,没打扰你们吧?”李冬萍搓了搓有些冻僵的手,笑着问。
冯长生跟在后面,手里提着一个网兜,里面装着红薯和一些板栗,显得有些局促和不安,两只手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
“大姐,姐夫,快进来坐。”张卫国连忙起身,让他们进来。
两人进了门,冯长生把东西递给张卫国:“这都是自家种的,拿给你们尝尝。”
李雪梅给他们倒了两杯热水:“外面冷,喝口水暖暖身子。”
李冬萍接过茶杯,一口热水下肚,整个人都舒坦了,她环顾了一下干净整洁的店面,感叹道:“卫国,你这店真不错。”
冯长生也跟着点头,但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又咽了回去。
李冬萍看不下去了,用胳膊肘轻轻顶了他一下:“有话就说,跟妹妹和妹夫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冯长生这才鼓起勇气,把前几天分家的事说了。
他看了一眼李雪梅,像个做错了事的孩子:“闹成那样,我心里不得劲。把心一横,就分了家。大丫和二丫交给我娘,我不放心,所以和岳父,岳母说了,先让他们帮忙带一年。”
李雪梅道:“分家了才好,不然你和我姐挣的钱,全部进了你爹娘的口袋里,他们能拿出来才怪呢。”
“只要我爹娘同意帮你们带大丫和二丫,我和春波也没啥好说的。”
听到动静的春波从二楼下来:“大姐,姐夫,你们来了。”
“我现在也没有孩子,爹娘年纪不大,能帮你们一把,他们乐意。再说有两个孩子在家里,家里也更热闹。”
听到他们姐弟这样说,冯长生终于把心放进肚子里了。
他又保证:“放心,大丫和二丫的生活费,我每个月会给爹娘。”
张卫国点点头,笑着说:“姐夫,人活着,就得向前看。”
“以前那些烂事,谁对谁错,掰扯不清楚,也毫无意义。你现在要做的,不是纠结过去,是过好眼下的日子,把大姐和两个孩子照顾好,把自己的小家经营好。能用自己双手挣干净钱,挺直腰杆活,比什么都强。”
冯长生用力地点了点头,像是要把过去所有的委屈和不甘都点掉。
张卫国见状,话锋一转,轻松地问道:“说正事,摆摊的东西准备得怎么样了?”
一提到这个,冯长生立马来了精神,整个人都鲜活了起来。
“准备得七七八八了,今天我还在家里试了一下,你别说,这烤红薯还真简单,就跟你说的一样,直接塞进炉子里,拿木炭一煨,就可以了!”
李冬萍也笑着补充:“我和长生都尝了,这大冬天吃着还挺舒坦。”
可冯长生的笑意很快又淡了下去,他挠了挠头,一脸苦恼:“但这糖炒栗子,我之前没弄过。今天试着炒了一锅,总觉得差了点意思,不够香,也不够甜。”
张卫国笑了,这正是他预料之中的。
“姐夫,万事开头难。你以为那些老师傅的手艺是一天练成的?做什么都得熟能生巧,这里面有门道。”
“首先,是选料。咱们要做的是回头客的生意,不是一锤子买卖,所以品质是第一位的。”
“那些有黑点、个头小的,统统要挑出来。必须挑个头差不多大、饱满的板栗。成本是高了点,但砸了招牌,以后花多少钱都买不回来。”
李冬萍听得连连点头,掏心窝子地说道:“行,等回去我就和长生照你说的办,一个一个挑,专挑个头大的卖!”
冯长生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急切地问:“妹夫,还有别的吗?你快说说。”
张卫国继续说:“炒之前,得在栗子鼓起来的那个背上,用刀划一道口子。”
“划口子?”冯长生一愣。
张卫国肯定地说道:“划了口,炒的时候热气进得去,熟得快还均匀。最重要的是,糖稀能顺着口子渗进去,把栗子肉喂得透透的,这才能又香又甜。这步你们做了吗?”
冯长生恍然大悟:“我说呢,我们就直接下锅炒了,难怪吃起来光是外面的壳甜,里面没味儿!”
张卫国看着他那懊恼又兴奋的样子,继续说道:“这只是其一,糖稀的配比也很重要,麦芽糖和水的比例,大概是一比三。这个比例不是死的,你得根据糖的成色和板栗的数量自己去琢磨,多试几次,找到最合适的那个点。”
他一边回忆着后世那些美食视频里的细节,一边用最直白的话讲给他们听。
“还有用来炒栗子的沙子,不能一直用。大概炒个三四次,就得用筛子把里面的灰和糖渣给筛出来。筛干净了,再加点新沙子进去。”
冯长生听得两眼放光,恨不得现在就冲回去开火实践。
“炒砂和栗子的比例,大概是二比一,沙子烧热了,栗子再下锅,糖稀也不能一股脑全倒进去。”
“要怎么放?”冯长生追问。
“得分批,少量多次地往里加。用铲子不停地翻炒,看着糖稀均匀地把每一颗沙子、每一颗栗子都包起来,冒出那种焦糖香气,这就对了。一次放太多,糖全糊在锅底,栗子还是没味儿。”
一番话说完,冯长生已经从最初的忐忑不安,变成了满脸的激动。
“妹夫,你咋知道这么多呢?”
张卫国笑着说:“我前段时间不是去了羊城吗,我看到有人就在弄炒板栗。想着咱们德山干这个的少,我就向他打听了一下做法。开始的时候,他不想教,最后还是花了点钱才学到的。”
李冬萍在一旁咋舌:“没想到一个简单的糖炒栗子,里面还有这么多门道。”
这世上,有人为了复仇而陷入癫狂,有人为了真相而奔走不休。
而他们这些普通人,能做的,就是在时代的洪流中,用自己的双手,炒一锅滚烫的栗子,烤一个香甜的红薯,为自己和家人,挣一个踏踏实实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