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督师袁可立,表情严肃。注视着祖大寿:“你辛苦了,祖大寿。”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祖大寿,是大明的大将。就会效忠朝廷.效忠陛下。”
祖大寿连忙开口,双手抱拳。表明自己的态度。
袁可立接着追问道:“这次夜袭,你觉得...建奴的八旗兵伤亡大嘛?”
祖大寿沉吟一会,表情十分凝重,沉声道:“根据末将亲眼看到的尸体。我估计...最少有三百人。”
袁可立微微点头,表示满意:“建奴的八旗兵,死了三百余人。很不错了。”
他相信祖大寿的判断,毕竟祖大寿出身辽东将门。
还参加了宁远之战,以及宁锦之战。
“好了,祖大寿。夜袭忙了一个晚上,快去好好休息。”
“这个白天,我会亲自带兵。去城头巡视,加强警戒。”袁可立好生安抚,让祖大寿回房间休息。
“多谢,阁老。”
祖大寿双手抱拳,双眼布满血丝。满脸的疲惫。
他第一时间,走向后院。在两名亲兵的帮助下,脱下自己的铠甲。
.....
翌日,北京城。一场冰冷的秋雨,悄然坠落。
淅淅沥沥的雨滴,给整个紫禁城,披上了一层薄雾。
公卿大臣,穿着官袍。头戴乌纱帽,三五成群的走过奉天门,准备去上朝。
“毕部堂。你听说了嘛?陛下,昭告天下。设立两个新的衙门。”礼部尚书崔呈秀,特意走过来。
毕自严身穿一品文官官袍,精神抖擞。表情严肃,看着崔呈秀:“崔尚书。陛下做事,自由决断。”
“陛下乃真龙天子,发现了粮种土豆。拯救万民于水火,挽救天下苍生。”
李邦华作为兵部侍郎,身穿三品官袍。头戴黑色乌纱帽,脸上露出厌恶之色:“崔呈秀,你这个阉党奸佞。吾等羞于汝为耻!”
“你!李邦华,你就不怕得罪厂臣嘛?”崔呈秀面色无比难看,呵斥道。
李邦华面色刚毅,性格刚正不阿:“生亦何欢,死亦何惧。”
“我害怕魏忠贤,我李邦华就不会来京城。”
“陛下,是圣主明君。万民之君父,天众奇才.雄姿勃发。”
“如果不是魏忠贤还有用,陛下早杀他了。”李邦华缓缓开口,一针见血道。
户部尚书毕自严,转过头强行打断道:“李大人,慎言啊。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是圣人的教诲。”
.....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公卿大臣,山呼万岁!
朱由检身穿明黄色蜀锦祥云九龙袍,头上戴着十二冕旒,腰间悬挂一把龙泉宝剑。身后跟着曹变蛟。
一步一步,慢慢走上台阶。
朱由检面色威严,满脸的意气风发坐上龙椅,声音雄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渐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善于水,君子以做事谋始...”
“这是周易中君子的生存法则。朕想要告诉诸位爱卿。”朱由检缓缓开口,抑扬顿挫道。
“不管你们是做君子,还是做小人。都要记住,我们是汉族!我们是汉人!”
“历史早就给出了答案。”
“非吾族类,其心必异。历史上凡是异族蛮夷,入侵中原。汉人的下场都很惨。”
“五胡乱华,汉人十不存一。”朱由检一针见血的说出口。
“五代十国,更是如此。”
“最近的元朝,统治了中原一百年。我们汉人,是第四等人。”
“如果不是太祖高皇帝,横空出世。”
朱由检感慨万千,沉声说出口:“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朕不想当亡国之君!”
“尔等想不想当亡国之臣?”朱由检说道这里,脸上流露出耐人寻味的笑容。
卢象升身穿一品武将官袍,手持白玉芴扳。第一个走出来,昂首挺胸:“陛下!臣,不想当亡国之臣!”
“臣,只想追随陛下,建功立业,恢复成祖永乐时期大明万国来朝。”
秦良玉身穿一品大学士官袍,向前走出来。举起手里的芴扳,声音犹如洪钟大吕:“陛下雄才大略,解除海禁.圣主明君也。”
“我大明辽东大胜,收复开原.铁岭。”
“周皇后又怀上龙种。”
“种种迹象证明,我大明绝对不会亡国!”
礼部尚书崔呈秀,回过神来。连忙走出来,高高举起手里的白玉芴扳,歌功颂德道:“陛下,少年继位.荣登九五。雄姿勃发,现在又是春秋鼎盛之年。”
“大明能有陛下,是大明之幸,百姓之福。”
“臣以为,在陛下的英明领导。厂臣,倾力协助。我大明定会焕发生机,重现永乐成祖皇帝的辉煌。”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朱聿键向前一步,身穿三品官袍表情严肃,高高举起手里的白玉芴扳:“陛下。现如今,在京城的商贾。大部分都已经前往税务局,登记造册。”
“工商税的税银,在短短的三天。就收到八万六千五百两银子。”朱聿键作为皇家国税局的局长,都是亲自盯着账房先生,前往税务局查看。
在大清洗之后,东林党的官员。已经被杀得七七八八。
朱由检穿着龙袍,坐在龙椅上:“很不错,新政初见成效。”
“礼部尚书,毕爱卿。你作为科举的主考官,要注意身体”朱由检笑容温和,看着自己的财神爷。礼部尚书毕自严。
礼部尚书毕自严,走了出来。身穿二品官袍:“臣,多谢陛下关心。”
这个时候,方正化走进奉天殿。来到朱由检面前,双膝跪倒在地:“启禀万岁爷,孙阁老回京了。还带着安南侯。福建水师总兵郑芝龙!”
“现在两人,正在奉天殿外面,想要觐见。”
唰——
秦良玉转过头,脸上流露出喜悦之色。
看来孙承宗,成功办妥了。郑芝龙接受诏安,归顺朝廷。
就是不知道,红薯种子有没有带回来?
魏忠贤转过脑袋,倒三角眼死死盯着方正化。阴鸷的目光,犹如鹰隼般锐利。仿佛要处之而后快。
朱由检坐在鎏金龙椅上,看着这一幕,若有所思。
“宣!”朱由检声音洪亮,缓缓开口。
方正化身穿大红色斗牛服,挥舞手里的浮尘。尖锐的声音喊道:“宣!内阁阁臣孙承宗,安南侯.福建水师总兵郑芝龙,入宫觐见!!”
奉天殿外面的大汉将军,以及旗手卫。分别手持斧钺,以及旗帜昂首挺胸。
孙承宗身穿一品大学士官袍,胸前绣着两只斑鸠,头戴黑色乌纱帽。转过头看着郑芝龙,十分的客气。
“安南侯!请。”
郑芝龙苦笑一声,连忙侧过身子。看着孙承宗:“孙阁老,您客气了。您是内阁阁老,参政军机。理当是由您先走。”
他虽然是海盗出身,但不是莽夫和无脑匹夫。懂得人情世故。
平白无故,得罪了内阁阁老孙承宗。这不是愚蠢到家了。
孙承宗笑吟吟道:“那我就不客气了。”
两人缓缓走上汉白玉丹壁石阶,来到奉天殿前面。
“臣!孙承宗,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孙承宗率先走进奉天殿,规规矩矩的撩起官袍,双膝跪倒在地上。伏地叩首,用头杵地。
“臣!郑芝龙,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郑芝龙故意慢了两步,观察孙承宗的动作,有样学样跪在地板上。
朱由检缓缓站起身,头戴十二冕旒。做出一副礼贤下士,来到下面亲自搀扶起郑芝龙。
“郑爱卿,请起。一路远来,你辛苦了。”朱由检和颜悦色的表情,看着郑芝龙。
这位就是郑成功他爹。
郑芝龙心里十分感动,抬起头打量着朱由检,这位崇祯皇帝:“臣,谢陛下关心。”
“这次孙阁老,前往福建。还带回来石红薯种子。”
“好!传朕旨意,赏赐安南侯.福建水师总兵郑芝龙,白银一万两,皇室细盐100斤。京城四合院宅子一座,下人和丫鬟五十人。”朱由检眼珠一转,将目光对准王承恩,使了一个眼色。
王承恩十分的聪明,顿时领悟到朱由检的意图。
皇爷的意思是,让锦衣卫和西厂派密探,混做下人和丫鬟。进入到郑府,暗中监视郑芝龙。
郑芝龙目瞪口呆,倒吸一口凉气。感觉到崇祯皇帝深深的重视和信任。
这份信任,让他心里十分的感动。
他的心中生出“提携玉龙为君死。”
“臣!郑芝龙,誓死效忠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郑芝龙连忙双膝跪倒在地,朝着朱由检伏地叩首,用力磕头。
“郑爱卿。福建和广东沿海,商船能不能平安出海?进行海上贸易。”
“东南沿海能否太平?关税能否顺利的收上来?”
“就拜托你了。爱卿的肩上,肩负着朕的期望。”朱由检缓缓开口,又一次伸手搀扶起郑芝龙。
郑芝龙回过神来,缓缓抬起头。双手抱拳道:“请陛下放心,福建和广东沿海。臣回去之后,就带着舰队出海剿灭倭寇和倭国武士。”
这也是郑芝龙,一个小小的试探。毕竟,作为东南沿海最大的大海盗。
这点心眼,还是有的。
朱由检不由得开怀大笑:“好!爱卿想什么时候回去?朕亲自给你送行。”
郑芝龙心里悬着的石头,缓缓落地:“臣第一次来北京城,想着多住几日。一个月之后在回福建。”
朱由检爽朗的笑声:“可以。朕准了!”
“王承恩,你过来。亲自给郑爱卿,安排京城的一座四合院。”
朱由检转过身,朝着王承恩招了招手。顺便给郑芝龙介绍:“郑爱卿。这是王承恩,司礼监掌印太监。”
郑芝龙顿时恍然大悟,连忙弯腰抱拳,态度谦逊:“郑芝龙,见过王公公。”
他心想,这可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实际上的“内相”。
王承恩脸上都笑出花:“安南侯,太客气了。老奴是替皇爷办事。你我皆是同僚。”
郑芝龙不由得笑着回答:“说得没错,我们都是替陛下办事。”
“王承恩。你先去准备吧。”
“郑爱卿。先站在武侯身后吧。”朱由检表情严肃,伸手指向卢象升。
“现在还是大朝会,待会退朝之后。王承恩带你过去四合院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