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还没有得到朱温出兵数量的情报,但不管怎么说,朱温和李克用的举动,让陈从进明白,这两人,恐怕要先动手了。
这世上,不是做好了计划,敌人就会乖乖的按你的计划走,陈从进打算九月中旬出兵,奈何朱温李克用二人,不按剧本走。
不过,陈从进仍然决定,九月大举南下中原,只是在这之前,要先挫李克用和朱温二人的锐气!
八月初四,契丹耶律撒剌亲率契丹骑兵一万五千骑,越过榆关,进入河北之地。
而中路军方面,陈从进急遣信使,通报高文集,告知其朱温已经拔营北上,未知其目的,对于高文集此战要怎么打,陈从进没有插手指挥,只是让其发挥主观动能性。
临战指挥,最忌后方的瞎指挥,既然让其为帅,那就要相信他,即便是当初王猛披挂为帅,攻打平卢。
结果蒲台渡被占的时候,陈从进也没去插手指挥,而是亲自带人,准备去救援。
而此时的高文集,早在陈从进下令之前,就已经收到了朱温正式从汴州出兵的消息。
对于朱温出兵的数量,高文集结合情报,以及征用的民夫,粮车等细节佐引,认为朱温的军队数量,当在八万左右。
而出战的主要将领,有葛从周,庞师古,氏叔琮,李唐宾,霍存,牛存节,张归厚,张归霸,邓季筠和康怀英等。
这些人,在后世的史书中,都是有名有姓的人物,而在另一边对阵的高文集及其部下,其中义武军刘宗林,雄武军罗少严,效命曹泰,选锋史嗣本,选锐符习,选武崔文定。
这些人的名头确实不如朱温部将响亮,当然了,在此时此刻,朱温手底下这些大将的名头,也没响到哪里去。
名声大,除了武将自身的能耐以外,靠的还是跟随者的成败,如果陈从进败了,那么跟在陈从进底下的大将,除了少部分外,余者都将没于史册中。
同样的道理,朱温要是败了,那么跟随他的部将,也是同样的结局。
初四,高文集于卫州的黎阳一带,聚集义武,平昌,雄武,效命,选锋,选锐,选武七军,而奚人骑兵大将库莫鲁,此时已经抵达魏博昌乐一带。
奚人新纥主奚律,做出了和自己父亲阿护孤不一样的选择,奚律主动和伯德部的头人库莫鲁缓和关系,同时将南下大军的指挥权,主动让给了库莫鲁,以缓和双方的关系。
当然了,就是在这其中,奚律有无什么特殊的想法,那就不为人所知了。
………………
景福元年,八月初七,李克用大军进抵华州,初八,王重盈在李克用和朱温的双重压力下,最终还是同意了共同出兵。
同时,允许李克用大军经过河中,当然,在这种情况下,王重盈不答应的后果,就是李克用先打河中。
毕竟,如果王重盈不让开道路,那么李克用就相当于被锁在关中了,想去打河东,除非是绕个大圈,从草原上走,但如此一来,只能是小规模的部队,大军行进,后勤就能把李克用拖炸了。
其实,在这段准备的时间里,陈从进也派人去见王重盈,陈从进知道,从战略形势上来看,王重盈大概率不会倒向自己。
但是,不会归不会,还是得派人去联络一下,万一王重盈就答应了呢?即便不成,那么等到将来,再次劝说的时候,也算是一回生两回熟了。
八月初十,李克用先锋越过潼关,而在同一时间,也是八月初十,李思恭之弟李思效,征党项诸部,共合兵四千余众,进围振武军胜州榆林城。
王卞大军已至河东岚州,闻讯急忙率兵匆匆回返,在撤兵的时候,王卞一方面给陈从进送信,一方面又派人通知向元振。
两封信的内容差不多,大体意思就是,不是振武军不南下,实在是后方老巢受到威胁了,这样的情况下,军心不稳,如何能南下助阵。
说心里话,王卞是很希望南下混武清郡王的钱粮,这两年陈从进没怎么请王卞,王卞的日子,过的确实不太如意。
振武太穷了,每到发赏的时候,王卞的头发都是一把一把的掉,陈从进是答应给钱粮,但这事,陈从进已经没有亲自去盯。
这让王卞只能是跟藩府的官吏打报告,弄的跟面见上官一样,这让王卞的心里,不是滋味,自己好像一个乞丐,求着人家给口饭。
而如今王卞手中的兵力,马步军总共就四千人,李思孝的党项兵数量还更多,不过,即便数量更多,王卞和振武军将的心里头,却是信心满满。
不是王卞看不起李思孝,要是夏绥军大举来犯,那么王卞还会心慌,可那帮临时征募的党项穷哈哈,实在是不入王卞之眼。
虽说振武军和河东,幽州比起来,是穷的和乞丐一样,但不管怎么说,至少四千马步军,在王卞的手中,都是兵甲齐全。
而党项牧民,能有把破刀,都得是父辈拼命传下来的宝贝。
这个时候的党项可不是后来的西夏,李思恭虽是党项共主,但他这时候也还只是大唐的夏绥节度使,他得先养着夏绥衙军,再照顾一下本部军民,对于苦哈哈的亲戚,那也是有心无力。
在少了振武军后,河东向元振的兵力,就少了一些,不过,向元振对此,没什么感觉,王卞这货,向元振素来是不太喜欢的,因为王卞此人,人还没到,索要钱粮的文书就先到了。
八月十二日,向元振亲率经略,扬武,忠武,锐武四军先期南下昭义,本来陈从进的命令,是将安守圭的雁门军一同南下。
但是向元振担忧王重盈可能会进攻阳凉北关,于是,向元振令安守圭率雁门军屯驻阳凉北关。
同时,又增调辽,忻二州州兵一千五百人,调归安守圭指挥,至此,阳凉北关一带的守军,连同驻防军,雁门军,兵力共达八千人。
十三日,白义诚率四千吐谷浑骑兵开始南下,而此时,朱温也正式率军拔营北上。
一场足以改变天下局势的大仗,开始了!
(……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