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片空旷的小广场集满了人。
冯海生手里拿着大喇叭,朦胧夜色下,那张老脸上的青紫痕迹倒消退不少。
只见他组织了几个生产小队长,一齐站到前面。
“今天叫大家过来,是有政策红利了!”
这话一落,就如巨石砸进大海,激起了轩然大波。
村里乡亲们议论纷纷,交头接耳的止不住话声。
原本静谧的广场瞬间嘈杂一片。
冯海生似乎很满意引起这样的反响。
他抬高双臂,掌心向下按,“都静一静,全都听我说!”
人群逐渐安静下来,所有人目光都齐刷刷的落向前头。
冯海生清了清嗓子,还没说话,手里喇叭就发出一阵刺耳的电流声。
在人群一角站着的陆向荣,脸上划过一道讽刺。
冯家在东星大队也算得上是扎实户了,腰里盘缠绝对不少,却舍不得给大队换个新喇叭?
铁公鸡,抠搜的很!
“县城新下的政策还热乎着呢,大力扶持万元户!”
“乡亲们要是有心搞养殖种植,都能成,城里给咱们放下来的款项指标不低!化肥跟农药这些,都可以议价买!”
……
冯海生声音中气十足,浑厚有力。
看得出,他比乡亲们还激动。
这头一波政策红利,估计冯家不会放过。
陆向荣隐在人群中,身侧就是陆向平和陆向安。
兄弟三人对视一眼。
陆向安拧着粗黑的眉头,开口道:“说白了就是做生意?庄稼汉再卖粮食怕是挣不到啥钱。现在鼓吹这玩意儿有屁用。”
“刚实行了联产承包,土地到户,城里粮价就一路下跌。”
陆向平诧异的看过来,“不赖啊老二,现在连这些消息都知道了?”
陆向安挠头,不由得笑了声。
兄弟三人找了个树底下坐,拍了拍裤腿上的泥。
“我跟着运输队没少在周边跑,我瞧着几十里地外的那几个村儿都开始种优质杂粮,听说城里有钱人爱吃。”
“也不知道从啥路子搞来的优质种,听说产量可观。”
这也是哥仨头遭抛开种地,开始谈商机。
听着大哥二哥的交谈,陆向荣黑眸中闪过幽光。
他事先落在前方滔滔不绝的冯海生脸上。
要真有这么好,冯家早就揽了先自己单干。
只怕这其中没那么简单。
前世这时候,他还在冯家当牛做马,一个人恨不得顶上三头驴。
所以对外界关注不多。
只知道接下来的两年,冯家顺势而起,不仅在城里搞开了生意,还赶上了“下海”潮。
趁着没人注意,陆向荣脑海中的思绪飞速运转。
他已经数度将冯家的机会截胡,不管国营饭店的供销路子还是沙金,现在已经全归给了陆家。
在他的印象里,过不了几年就是三农裂变。
粮站不仅统一收购压价,而且城里更是乱象频出。
黑市里的价格有周强控着,可对老百姓来说也不是好价。
但要说自己搞种植……确实可行!
陆向荣忍不住摩挲着下巴新长出来的胡茬。
东星大队四处环山,黑土肥沃,地势纵横多样。
别说普通种植或是养殖,就算梯田都能搞一搞!
一个初步蓝图逐渐在陆向荣脑海中构成。
陆向平扭过头来时,见他发呆,一拳砸上他肩头,“荣娃子想啥呢,这么愣神。”
陆向安扬着眉毛,满是调侃,“想人家知青呢呗,傻小子没出息!”
被自家俩哥哥戏谑,陆向荣只乐,没说话。
可这关头,却偏偏有人不让他们偷闲。
冯海生精明狡诈的视线落到这处,直接大步流星的走来,喇叭不离手。
“陆家兄弟是咱们村里出了名的能干,这关头不做个表率?这可是带动村里发家致富的好时候!”
“向平啊,你是老大,咱们村里这计划指标,我直接做主了,分给你家一个!”
“明天你就带上户口本,来大队部登记。”
一槌定音,不给人反驳的余地。
陆家哥仨眉头一沉,当即齐齐站起身。
冯海生目光阴了几分。
刚要转身就走,却被陆向荣叫住。
“村长得把话说明白呀,我们家没猪没羊,充其量有两只鸡崽子。”
“大队粮食把的紧,种子都是按家发,我们连地皮包的都是后山那块要碱化了的。”
“我家拿啥贷,银行能给咱们村这么大的脸面?”
“这养殖基地,俺家开不起来!”
陆向荣冷峻的脸上似笑非笑。
嗓音低沉却有力,让在场大家伙都听了个真切。
这时,老王头双手背着,“荣娃子说的有理嘞,这县里领导总不可能把钱分给咱一穷二白的庄稼户。”
陆向安冷笑了声,扯着嗓门喊道:“我看咱们村最有实力的就是大队长家!去年,冯高义在城里不就蹬上自行车了?”
“还贷啥款啊,直接在咱村里搞俩养殖场,大家伙也不用土坷垃里冒汗找食儿了。”
陆向荣勾唇。
看来把二哥安排进运输队是正确的选择。
这才去了几天,脑瓜子比以前都活络了,说话也知道过脑子。
瞧瞧把冯海生那张老脸气的,黑成锅底了都。
“这可是难得的红利政策,你家不要,有的是人抢着要!”
“将来别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后悔!”
冯海生唾沫星子横飞。
他刚一说完就被几户围在了中间,无非都是七嘴八舌的问扶持力度。
这可是白拿的钱!
谁不想要?
万一真能赚了,谁愿意在田埂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闷头干?
刘瘸子身为村里首个万元户,自然首当其冲。
他停直了胸脯,大摇大摆的走到广场中央。
冯玉燕更是亦步亦趋的跟在后面,手腕上多了个银镯子。
看的村里大姑娘小媳妇是满眼羡慕。
这刘瘸子丑是丑了点,可架不住腰肥啊!
这才结婚多久,给冯玉燕又是雪花膏,又是的确良裙子的买着。
她们咋就不能嫁个富贵人家?
人比人,气死人咧!
“爸,这事我支持!”
“正好我家房后头还闲着几亩地,直接搞个养鸡厂,村里要是有谁想上我那混口饭吃的,就帮着打理打理。”
这话一落,村里的议论声更是瞬间涨了两倍。
他们村里要真搞了养鸡厂,这可是近水楼台先得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