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三百九十八章:合作社的新机器

1959 年的夏末,阳光如火焰般炽热,高悬于天空之上,无情地炙烤着合作社的场院。场院的地面被晒得发烫,仿佛能煎熟鸡蛋一般。金黄色的麦子堆积如山,宛如一座金色的小山丘,在阳光的映照下,散发出耀眼的光芒,令人目眩神迷。

微风徐徐拂过,轻柔地抚摸着麦堆。麦堆上的麦糠被风吹起,如同碎金般在空中飞扬,然后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村民们的蓝布褂子上,仿佛给他们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使得他们原本朴素的衣着也增添了几分华丽。

在这繁忙的场院中,谢文东蹲在场院的一角,他的身影被麦堆巧妙地遮挡着,若隐若现。他的双手紧紧握着一把镰刀,那把镰刀在他的手中显得格外沉重。这把镰刀已经陪伴了他整整十年,木柄被他的手掌反复摩挲,变得油光锃亮,宛如一件被精心呵护的珍宝。

刀刃上的豁口犹如岁月的皱纹一般,虽然经过多次修补,却依然清晰可见。这些豁口不仅是这把镰刀的瑕疵,更是它所经历的沧桑岁月的见证。

这把镰刀原本并非普通的农具,而是他从鬼子手中缴获的军刀。经过他的巧手改造,这把军刀褪去了原本的锐利与杀气,摇身一变成为了他种地的得力工具。

谢文东的指尖还沾着麦秸秆的绿汁,那是他刚刚收割麦子时留下的痕迹。他专注地凝视着手中的镰刀,仿佛能透过它看到过去的岁月。这把镰刀见证了他在田间辛勤劳作的每一个瞬间,也见证了他在生活中的坚韧和不屈。

每一道豁口都像是一个故事,讲述着这把镰刀在不同时刻的经历。也许是某次与坚硬石头的碰撞,也许是在收割时遇到了特别坚韧的麦秆,又或许是在岁月的磨砺中自然形成的。这些豁口虽然让镰刀看起来有些破旧,但却也赋予了它一种独特的韵味。

谢文东轻轻抚摸着刀刃上的豁口,感受着它们的存在。这些豁口就像是他人生道路上的坎坷与挫折,虽然给他带来过困难,但也让他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

“谢社长!谢社长!”村东头的老周头扛着锄头往这边跑,草帽歪在脑后,满脸是汗,“县城农机站的车来了!咱买的那台‘铁家伙’到了!”

“真来了?”谢文东猛地站起来,镰刀“当啷”掉在麦堆上。他顾不上捡,跟着老周头往村口跑,心里像揣了只兔子——这台脱粒机,是合作社攒了半年的钱才买下的,前阵子农机员来村里勘测,说这机器一天能顶二十个人干活,他当时还不信,总觉得再厉害的铁疙瘩,也比不上手里的镰刀。

村口的土路上,一辆绿色的卡车正缓缓驶来,车斗里装着个庞然大物,银灰色的铁皮在太阳下闪着光,轮子比念军还高。村民们早就围了过来,里三层外三层,伸着脖子往里看,嘴里不停啧啧赞叹:“这就是脱粒机?咋这么大!”“听说不用人薅麦穗,倒进去就能出麦粒?”“咱村往后再也不用熬夜打麦了!”

卡车停稳后,一个穿着蓝色工装、戴着鸭舌帽的年轻人跳下来,手里拿着个本子,笑着朝谢文东走来:“您是谢社长吧?我是县农机站的小李,来给您送机器,顺便教大伙怎么用。”

“辛苦你了,小李同志!”谢文东握住他的手,掌心的老茧蹭得小李的手发疼,“快,先到合作社的屋里歇会儿,喝碗水。”

“不了谢社长,先卸机器吧,天热,早点装好还能试运转。”小李擦了把额头的汗,指挥着卡车司机把机器卸下来。几个年轻的村民赶紧上前搭把手,钢丝绳勒得他们的肩膀发红,却没人喊累——这可是能让他们少受累的“宝贝”,多使点劲算啥。

机器刚放在场院中央,村民们就围了上来,你摸一把我碰一下,像是在看稀世珍宝。张彩霞也提着篮子来了,里面装着刚烙好的玉米饼,她把饼递给小李,又给围观的村民分了些,笑着说:“都别急,往后有的是时间看,先让小李同志教教咋用。”

小李打开机器的盖子,指着里面的齿轮和滚筒,给大伙讲解:“这是进料口,把麦子倒进去,滚筒一转就能把麦粒脱下来,这边是出麦粒的,那边是出麦秸的,一天能脱二十亩地的麦子,比二十个人手快多了。”

“这么厉害?”老周头瞪大了眼睛,“我年轻的时候,跟二十个人一起打麦,从早忙到晚也就能弄十亩地,这铁家伙真能顶俩咱?”

“叔,您放心,错不了!”小李拍了拍机器的外壳,“就是操作的时候得注意,千万别把手伸进去,也别按错按钮,不然机器容易坏。”

说着,小李就开始详细地向谢文东讲解操作步骤:“首先,我们要检查一下电源是否连接正常,确保没有漏电等安全隐患。然后,找到这个开关,轻轻地按下它,听到‘咔嚓’一声,就表示机器已经启动了。接下来,我们需要等待滚筒开始转动,这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所以要有耐心哦。等滚筒转起来之后,我们再慢慢地将麦子倒入进料口,注意不要一次性倒太多,以免造成堵塞。”

谢文东站在机器旁,眼睛紧紧地盯着那些陌生的按钮,心里有些发慌。他的手心开始出汗,仿佛这些按钮随时都会突然蹦出来咬他一口。他不禁想起了当年打鬼子时使用的步枪,那是他这辈子用过的最复杂的东西了。而眼前这台比步枪复杂多了的机器,他真的能学会操作吗?

“谢社长,您试试。”小李把开关的位置指给他。

谢文东深吸一口气,伸手去按开关,可手一抖,却按在了旁边的停止按钮上,刚转起来的滚筒“咔嗒”一声就停了,场院里顿时安静下来,紧接着爆发出一阵笑声。

“谢社长,您按错了!”老周头笑得直揉肚子,“这铁家伙可不吃您那套,得按对地方!”

谢文东的脸一下子红了,像被太阳晒透的西红柿。他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这玩意儿比步枪难摆弄,我再试试。”

这次,他盯着开关,慢慢伸出手,稳稳地按了下去。滚筒“嗡嗡”地转了起来,声音虽然大,却很有节奏,像是在唱歌。村民们的笑声停了,都屏住呼吸看着,眼里满是期待。

“好!转起来了!”有人喊了一声,场院里又热闹起来。

小李把一捆麦子倒进进料口,麦粒很快就从出料口涌了出来,金黄的麦粒落在麻袋里,发出“沙沙”的声响,麦秸则从另一边被送了出来,整整齐齐地堆在地上。村民们看呆了,嘴里不停赞叹:“真快!真干净!”“往后再也不用弯腰薅麦穗了!”

谢文东看着涌出来的麦粒,心里忽然涌起一股暖流。他想起1940年的夏天,那时候他还在黑风寨,跟弟兄们一起帮村民收麦子。鬼子的巡逻队来了,他们只能把麦子藏起来,等鬼子走了再偷偷收,有个叫小石头的弟兄,为了保护村民的麦子,被鬼子的子弹打穿了胸膛,临死前还攥着一把麦穗,说“要让村民们吃上白面馒头”。现在,有了这台机器,村民们不仅能吃上白面馒头,还能少受累,小石头要是泉下有知,该多高兴啊。

接下来的整个下午,谢文东都全神贯注地跟随着小李学习操作。他从最基础的检查机器开始,仔细地观察着每一个部件,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然后,他又学习如何将麦子倒入机器中,确保麦子能够顺利地进入加工流程。接着,他学会了清理麦秸,这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因为麦秸如果不清理干净,会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转。

谢文东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这些操作,他的手上沾满了油污,但他毫不在意。他的衣服也被汗水湿透了,但他仍然没有停下。他专注于每一个动作,努力记住小李所说的每一个注意事项,就像当年记住鬼子的布防图一样认真。

在谢文东的内心深处,这台机器绝非一般的机器那么简单,它简直就是能带领村民们走向富裕生活的“秘密武器”。他非常清楚这台机器对于村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它代表着希望、代表着改变、代表着未来。因此,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会如何操作这台机器,让它发挥出最大的效能,为村民们创造更多的福祉。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太阳也逐渐西沉,眼看着就要落山了。然而,谢文东并没有被时间的流逝所影响,他全神贯注地学习着如何操作这台机器。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实践,他终于逐渐掌握了操作技巧。

当他将麦子倒入进料口的那一刻,心中充满了期待。他紧紧盯着机器,生怕出现任何差错。突然,麦粒像被施了魔法一样,源源不断地从出料口涌了出来,仿佛是一场金色的雨。谢文东的脸上立刻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他终于学会使用这个“铁家伙”了!

从此以后,村民们再也不必像过去那样辛苦地打麦了。这台机器将大大减轻他们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轻松和美好。想到这里,谢文东的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和喜悦。

“谢社长,您这学得真快!”小李佩服地说,“好多人学半天都学不会,您一下午就熟练了,不愧是当过英雄的人,学啥都快!”

“啥英雄不英雄的,就是想多学点,让大伙少受累。”谢文东擦了擦脸上的汗,“这机器真是好东西,往后咱合作社的粮食肯定能收得更快更好。”

天黑的时候,小李要走了,村民们都来送他,有的给他塞了袋新脱的麦粒,有的给他拿了几个玉米饼,非要让他带上。小李推辞不过,只好收下,笑着说:“大伙放心,往后机器有啥问题,随时给农机站打电话,我立马来修。”

小李走后,场院里还很热闹,村民们围着机器,商量着明天谁先来用。老周头拍着谢文东的肩膀说:“谢社长,您这主意好,买了这铁家伙,咱村往后肯定能多打粮食,日子越过越好!”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主意,是咱合作社大伙的主意。”谢文东看着大伙,“往后咱还要攒钱,再买台拖拉机,耕地也不用牛拉了,更省劲儿!”

“真的?”村民们眼睛都亮了,“那可太好了!有了拖拉机和脱粒机,咱村就是全县最厉害的合作社了!”

张彩霞提着灯来了,灯光照在谢文东满是油污的脸上,她递过一块干净的布,笑着说:“慢点说,没人跟你抢,先擦擦脸,我给你留了晚饭,在合作社的屋里呢。”

谢文东接过布,擦了擦手和脸,跟着张彩霞往屋里走。路上,他看着满天的星星,忽然说:“彩霞,等咱合作社再攒点钱,就买台拖拉机,到时候我开着拖拉机,带你去县城赶集,让你也坐坐这铁家伙。”

张彩霞心里一暖,像喝了蜜一样甜。她想起当年刚跟谢文东在一起的时候,他骑着一头老黄牛,带她去镇上买布,走了两个多小时的路,现在他说要开拖拉机带她去县城,这日子真是越过越好了。她点了点头,轻声说:“好,我等着。”

可就在这时,旁边传来几声低低的议论——是村里的几个妇女,她们正蹲在麦堆旁捡麦粒,声音不大,却刚好能让谢文东和张彩霞听见。

“这机器是好,可往后咱是不是就没活儿干了?”一个妇女说,“我家男人就靠打麦挣工分,机器一天顶二十个人,往后工分是不是就少了?”

“是啊,”另一个妇女叹了口气,“我跟我男人一起打麦,能挣两份工分,这机器来了,咱俩说不定只能挣一份了,日子可咋过?”

张彩霞的脚步顿了一下,她看了看谢文东,眼里满是担忧。谢文东也听见了,他的心里“咯噔”一下——他只想着机器能让村民们少受累,却忘了还有靠多干活挣工分的村民,这机器会不会让他们担心“失业”?

回到屋里,张彩霞把热好的饭菜端上来,是红薯粥和炒土豆丝,还有两个鸡蛋——这是她特意给谢文东留的,让他补补身子。可谢文东却没什么胃口,他坐在桌边,想着刚才妇女们的议论,心里很不是滋味。

“东子,别想了,”张彩霞坐在他身边,握住他的手,“大伙就是刚看见机器,有点担心,等往后他们知道机器能让合作社多打粮食,工分能涨,就不会担心了。”

谢文东点了点头,却还是有些不放心。他想起当年在黑风寨,有弟兄担心打完鬼子后没仗打,没饭吃,他当时跟弟兄们说“打完鬼子就种地,肯定有饭吃”,后来那些弟兄有的牺牲了,有的跟着他种地,都过上了安稳日子。现在,合作社有了新机器,他也得让村民们知道,机器不是来抢他们活儿的,是来帮他们多挣钱的。

第二天一早,谢文东就召集村民们开会。他站在机器旁,看着大伙,大声说:“昨天有人担心机器来了没活儿干,挣不着工分,我今天就跟大伙说清楚——这机器能让咱一天脱二十亩地的麦子,比以前快一倍,咱就能早点把麦子收完,去种别的庄稼,多打粮食,合作社的收入就多了,到时候工分就能涨,大伙不仅不会少挣钱,还能多挣钱!”

“真能涨工分?”刚才议论的妇女之一,王婶小声问。

“婶,我骗您干啥!”谢文东说,“咱合作社的麦子收得快,就能多种两亩玉米,玉米收了还能种白菜,一年下来,粮食多了,钱也多了,工分肯定涨!而且,机器也需要人看着,需要人倒麦子,需要人修,这些都是活儿,都能挣工分,大伙不用担心没活儿干!”

“那太好了!”王婶笑了,“我还以为这机器来了我就没活儿干了,原来是我想多了!”

“谢社长说得对!”老周头也说,“咱以前光靠手,能干的活儿有限,现在有了机器,能干的活儿更多了,往后日子肯定越来越好!”

村民们的顾虑打消了,都高兴起来,纷纷报名要学操作机器,要帮着倒麦子。谢文东看着大伙的笑脸,心里也踏实了——只要大伙一条心,合作社肯定能发展得更好。

接下来的几天,场院里天天都很热闹,脱粒机“嗡嗡”地响着,麦粒一袋袋地装满,村民们的笑声此起彼伏。张彩霞每天都来送水送饼,看着丈夫熟练地操作机器,看着村民们高兴的样子,她的心里也满是欢喜——这日子,就像这金黄的麦粒一样,越来越饱满,越来越有盼头。

有天晚上,忙完活后,谢文东和张彩霞坐在场院的麦堆旁,看着满天的星星。谢文东忽然说:“彩霞,等合作社再攒点钱,咱不仅要买拖拉机,还要买播种机、收割机,让咱村的地里都用上机器,让大伙再也不用那么辛苦。”

“好啊,”张彩霞靠在他的肩上,“我跟你一起等,一起看着合作社越来越好。”

谢文东握住她的手,心里充满了希望。他想起当年打鬼子的时候,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安稳日子;现在,他的愿望不仅实现了,还能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用上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机器。他觉得,自己这辈子没白活,那些牺牲的弟兄们,也没白牺牲。

可他心里还有个疑问:合作社要发展,光靠买机器还不够,下一步该往哪儿走?是多种粮食,还是种点别的经济作物?县城里的合作社都开始搞养殖了,他们要不要也试试?还有,要是别的村也买了机器,他们村的优势就没了,该怎么保持领先?

这些疑问,像麦地里的杂草,在他心里慢慢长起来。他看着身边熟睡的张彩霞,看着场院里安静的脱粒机,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不管下一步有多难,他都要带着村民们走下去,像当年带着弟兄们打鬼子一样,勇往直前,不退缩。

第二天一早,太阳刚出来,谢文东就叫醒了念军,带着他去场院看脱粒机。念军看着机器“嗡嗡”地转着,眼里满是好奇:“爹,这机器真厉害,往后我也要学用它!”

“好啊,”谢文东摸了摸儿子的头,“等你长大了,不仅要会用它,还要学会修它,甚至造出更好的机器,让咱村的日子过得更好。”

念军点了点头,小拳头攥得紧紧的——他要像爹一样,为村里的人做贡献,让大伙都过上好日子。

谢文东看着儿子的模样,心里忽然有了答案——合作社的下一步,不仅要发展机器,还要培养年轻人,让念军他们这些孩子长大后,能带着合作社走得更远。只是,培养年轻人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要是遇到别的困难,比如天灾,比如市场变化,他们能挺过去吗?

脱粒机还在“嗡嗡”地转着,麦粒还在源源不断地涌出来,村民们的笑声还在继续。可谢文东知道,合作社的发展道路,不会一直这么顺利,肯定会有坎坷,会有挑战。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带着村民们克服这些困难,不知道合作社的下一步会走向何方。但他知道,只要他和村民们一条心,只要他们不放弃,就一定能找到属于他们的发展道路。

只是,这条道路上,还会有哪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等着他们?他们又该如何应对?这些疑问,像夏末的云,飘在谢文东的心里,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散开。而这台新机器,是他们走向更好日子的开始,还是会带来新的难题?谢文东不知道,他只能带着村民们,一步一步地往前走,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更好的未来。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拔刀!全军冲阵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不让江山我要做首辅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佳词作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战贞观逍遥王养成记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乱世枭皇:柴荣三国:我能趋吉避凶倒霉蛋回到古代当法官十日游戏,但全员皇帝穿越古代,穷屌丝的人生逆袭穿越:刚成大将军,就要远征我成了宋朝最有权势的地主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贺平安一觉醒来变赘婿大乾九皇子贞观大闲人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这个武圣只想当官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逍遥六皇子,父皇恭请我登基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宋韵流年带着枪炮去大宋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这些列强,欺朕太甚长安新火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无限兵源:古代战场的绝对掌控者历史奇人传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一品悍臣轮回井:渣男劫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三国之青龙镇世未知天命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再续蜀汉的浪漫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沈少卿探案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我只做风流皇帝,天下美人皆归朕宋骑天下一人修真传带着八位嫂嫂流放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八百铁骑,镇万界奇葩皇帝合集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敕封一品公侯原始:驯服母虎,走婚诸部山河鉴:隋鼎中国古代奇闻录白话文讲资治通鉴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考古学家在秦朝宋韵流年两宋风云之中兴四将资治通鉴白话版大秦风骨:王翦传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消失的墨者十世轮回之炼体时空霸主:从宋末开始打造全球帝大明余晖中的守夜人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