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景珩手下办事的效率很高,很快便查清了来龙去脉。
虽然对哈孜的一些想法都是揣测,但也大差不多。
“哈孜皇子估计是被娘娘的战舞吓破胆了。”
“哦?这么没用啊?”明德帝开怀大笑,他的小嫔妃果然优秀。
“陛下,各国使臣很快就要进京,听说南梁国打算跟大燕提出和亲,想要求娶一位公主?”
明德帝的神色晦暗不明,问谢景珩:“你怎么看?”
谢景珩不屑道:“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臣能打退南梁一次,就能再打退他们一次!”
明德帝也没打算跟南梁和亲。
大公主今年都快十七岁了还没找婆家,就是因为明德帝心疼女儿,总觉得这世间男子配不上自家白菜。
二公主和三公主都还是小孩子,更不可能去和亲。
明德帝倒是有几个庶妹,不过他不想惯着南梁。
脑子里一时间转了好多事儿,想到大公主的婚事,忽然抬头看了一眼谢景珩。
谢景珩当即表态:“陛下是明君,明君一定不会乱点鸳鸯!”
明德帝话到嘴边又被噎回去,脸就有点臭,骂了谢景珩两句便把人打发了。
在御书房里转了两圈觉得憋气,索性去找楚云裳。
德贵提示:“娘娘这个时候应该在慈宁宫陪太后呢。”
“那就摆驾慈宁宫。”
太后正和楚云裳一起看五味楼的账本,还在商量要不要上点儿新菜式,就见明德帝的脸色不太好看。
太后奇怪道:“大正月的,这是谁又惹咱们陛下不高兴了?”
楚云裳也竖着耳朵听,不光自己听,还打开系统跟姐姐们一起吃瓜。
“还能是谁?不就是景恒那孩子!朕想让他做长宁的驸马,您是没瞧见他那张臭脸!”
妲己:“原来皇帝是想讨女婿,却被人给拒绝了。”
褒姒:“话说长宁公主长什么样儿?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
吕雉:“你们没印象是没留意这个人。长宁公主是宋贵人——就是原来那个静妃的女儿,也是皇帝最年长的孩子。进宫之前学规矩的时候,嬷嬷就说过,在长宁公主之前,皇帝也有几个孩子,但都没站住,所以他对长宁公主的感情自然不一般。”
田秀英:“当初若不是长宁公主给宋贵人求情,只怕她的下场还要更惨。”
楚云裳:“谢景珩是他最喜欢的臣子,长宁是他最喜欢的孩子,可惜啊,这俩偏偏是近亲。”
谈允贤:“近亲结婚傻子多。”
冯小怜:“对!”
这个话题楚云裳不好开口,就像个吉祥物一样笑眯眯地坐在一边儿。
没想到明德帝话锋一转就对上楚云裳:“爱妃你也别光看着,你毕竟也是长宁的母妃,你倒是给孩子看着点儿啊!”
楚云裳的脑袋嗡地就大了。
系统里笑成一片。
妲己:“哈哈哈,你是母妃!小云云,你是长辈!”
赵飞燕:“还不快给比你大一岁的好大闺找个好婆家!”
赵合德:“要我说,长宁公主既然这么有地位,何必非要找驸马?就包上几个小白脸养在府里,不喜欢了就换一批,这样不欢乐吗?”
系统里寂静一片。
刘邦实在憋得气闷,正打算以老祖宗的身份站出来痛斥一番,忽然吕雉等人开始鼓掌。
吕雉:“说得好!女人就该活得洒脱!”
赵合德腼腆一笑:“老祖宗谬赞了。”
刘邦不满:“皇后,她们姐妹可是亡了咱们大汉呐!”
吕雉:“亡了大汉的是刘骜,别什么锅都往女人身上甩!”
刘邦:“可刘骜也是你的后代!”
吕雉:“错!盈儿并没有留下后代,刘骜只是你的曾曾曾曾曾孙子,跟我没关系!”
刘邦:“可你也是在宗庙里受供香火的!”
吕雉:“但我也被你的子子孙孙骂第一毒妇!”
刘邦想说你把戚夫人搞太惨了,但是没敢。可最后还是挨了吕雉一顿胖揍,打折了三根鸡毛掸子才算完事儿。
楚云裳没工夫看热闹,她诧异地伸出右手食指指着自己的鼻尖问:“陛下让臣妾去给大公主相看驸马?这合适吗?大公主的母妃可还在世呢!”
虽然被关进北三所,但送贵人还在,宋家也没倒台。这事儿要是太后和明德帝做主还好,若是楚云裳横插一杠,哪怕找个大燕朝最好的驸马,以后但凡小两口有一次脸红,都得被人诟病是她这个“继母”没选好人。
还好有太后帮衬,这事儿最终才没落在楚云裳头上。
明德帝还是觉得谢景珩和长宁公主配套,楚云裳琢磨了一下,套上“声临其境”说:“臣妾入宫之前曾看过母亲留下的古籍,里面有一段文字记载,说表兄妹成婚,生下的孩子大多不太健康。反而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成婚,孩子才更健壮。古籍里还说不光人是这样,就是庄稼,若同株授粉,也容易产生瘪谷,异株授粉却能提高产量。”
明德帝和太后都听进去了,不过两人抓的重点不一样。
太后听的是近亲结婚害处多,明德帝则追问:“异株授粉真能提高粮食产量?”
“臣妾没种过地,不知具体,不过臣妾觉得,倒是可以让户部开垦两块实验田作对照,一块同株授粉,一块异株授粉,一年后对比产量,不就清楚了?”
顿了一下,楚云裳又道:“还可以用鸡鸭鹅试试,近亲的产量是不是比无血缘的产量高。”
明德帝觉得豁然开朗,立马转身回乾清宫,让人把户部几个人叫来研究耕种。
太后哭笑不得:“这孩子,从小到大都是这么风风火火。”
“陛下是心系民心。”楚云裳这句话倒是很中肯,明德帝虽然有时候做事不太靠谱,但他的确是个好皇帝。
至于长宁公主的婚事,宋贵人现在的身份已经不适合参与给公主选驸马,明德帝又有意要打压宋家,太后决定还是自己抓起来。
楚云裳陪太后说了一会儿话,见太后露出疲色,才告辞回宫。
一进门就见石榴的小脸憋得通红,好像有话要说,又不能说的样子。
楚云裳扬了扬眉毛:“这是又在哪儿听到谁说道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