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室的空气像是被抽干了水分,干燥得令人喉咙发紧。能量球的光芒在众人离开后变得更加不稳定,时而暗淡如将熄的火苗,时而暴涨如即将喷发的火山口。齐墨依旧站在金属台前,指尖残留着刚才那股震荡后的麻痹感。
他没有回头,但能感觉到身后的几人正在低声交谈,声音压得很低,却掩盖不住其中的焦躁与不安。林然站在他左侧稍远的位置,手中的笔记本已经翻到最新一页,笔尖在纸上游移,却迟迟没有落下。
“你真的打算继续?”一个声音打破了沉默,是陈旭,队伍里年纪最小的学员,脸上还带着未褪去的稚气。
齐墨终于转过身来,目光扫过剩下的五个人。他们的脸色各异,有犹豫、有恐惧,也有隐隐的好奇和不甘心。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轻轻敲了敲金属台面,发出一声沉闷的响声。
“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间密室比我们进来的时候更冷了。”他说。
没人接话。
“不是因为通风系统出了问题。”齐墨继续,“而是能量源本身在影响环境。它不是死物,它是活的。”
林然抬起头,眼神微微一动。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紧接着是一道机械音:“这里是学院临时指挥组,请留守人员保持通讯畅通。”
几人对视一眼,齐墨走过去按下墙上的通讯钮,屏幕亮起,露出一张熟悉的面孔——导师李衡。
“情况我已经了解。”他的声音透过扬声器传出,带着一贯的冷静,“你们现在有两个选择:一是撤出密室,等待后续支援;二是留在原地,由我们介入协调。”
“你觉得呢?”齐墨反问。
李衡顿了一下,才说:“如果是我,我会留下来。”
这句话像是一根细针,刺破了凝固的空气。有人松了口气,也有人皱起了眉。
几分钟后,三名导师陆续抵达密室外的观察区。他们穿着标准制式制服,身上没有携带任何多余的装备,只有腰间的识别牌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微弱的蓝光。
陈远第一个走进观察室,他曾在一次野外任务中从崩塌的山洞里救出一名学员,此刻那名学员下意识地朝他点了点头。
“我理解你们的感受。”陈远环顾四周,语气平和,“这不是一次普通的试炼,它超出了我们以往的训练范畴。但正因为如此,它才更有价值。”
“可我们差点死在这里。”赵骁虽然离开了,但他的情绪依然残留在每个人心里。
“谁说试炼就不会流血?”另一位导师苏岚开口,她的声音不大,却有种让人无法忽视的力量,“你们以为传承计划是什么?一场轻松的游戏?还是老师牵着手带你们走过每一步?”
她走到观察窗前,看着密室内那团跳动的能量源。
“历史告诉我们,每一次真正的突破,都是建立在失败和牺牲之上的。你们现在所经历的,不过是这条路上的一块石头。”
“可这块石头太大了。”林然终于开口。
苏岚看向她,目光柔和了些:“那就把它搬开。”
最后一句像是击中了什么,屋内的气氛悄然发生了变化。
导师李衡则径直走向齐墨。
“你还撑得住?”他低声问。
齐墨点头:“还没到极限。”
“很好。”李衡拍了拍他的肩膀,“接下来你要做的,不是说服他们留下,而是让他们相信,你的决定值得他们信任。”
齐墨沉默片刻,然后缓缓说道:“我知道。”
当导师们重新召集所有留守学员进行简短会议时,齐墨站在角落,双手抱胸,静静听着。
会议持续了不到十分钟,内容很简单:导师确认当前局势仍在可控范围内,同时建议设立一个临时决策小组,负责实时评估风险并作出调整。这个小组由齐墨、林然以及两名经验较丰富的学员组成。
“你们不必所有人都留下。”李衡最后补充了一句,“但如果要走,必须现在就做出决定。”
没有人动。
于是,会议结束。
当导师们准备返回指挥区时,李衡在门口停了一下,转身对齐墨说:“你知道吗?这座城堡的设计者……其实也是我们的前辈。”
齐墨愣了一下,抬头看他。
“什么意思?”
“等你找到答案的时候,自然会明白。”李衡笑了笑,没再多说,转身离开。
门合上后,密室内的光线似乎又暗了一些。
林然走到齐墨身边,轻声说:“你相信他的话吗?”
齐墨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低头看了眼自己的手掌,掌心那一道印记依旧若隐若现。
“我不知道。”他说,“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我们离真相更近了。”
林然低头翻开笔记本,在某一页边缘写下一句话:
“如果他们知道真相……还会选择留下吗?”
她刚写完,能量球忽然剧烈震颤了一下,一道微弱的波纹扩散开来,仿佛回应她的疑问。
齐墨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林然也察觉到了,迅速记下这一刻的变化。
密室深处,能量球的波动仍在继续,像是某种无声的召唤。
而在外面的走廊尽头,一道身影正缓缓靠近。
脚步声清晰可闻,却不属于任何一名学员或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