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木的星槎刚停靠在双界学院的港口,老校长的传讯就通过龙纹令牌传来。全息影像中,老校长的白发在平衡源晶的光芒下泛着银光:“时砂星云的时间锚点稳定后,跨宇宙枢纽出现了时空涟漪。那些涟漪会随机传送靠近的物体,昨天有艘镜像族的商船被传送到了虚无宇宙边缘。”
青禾的藤蔓发带突然绷紧:“是我们更新星絮底座导致的?可检测数据显示一切正常啊。”
阿木摩挲着掌心的永恒砂,四象印记传来熟悉的温热:“教授说过,多元宇宙的能量就像龙隐镇的稻田水系,一处改道,上下游都会有反应。我们去枢纽看看。”
跨宇宙枢纽的景象比想象中更混乱。原本稳定的能量通道里,无数透明的涟漪正在翻滚,一艘现实宇宙的货运飞船刚进入通道,就被涟漪包裹着消失,下一秒竟出现在镜像宇宙的港口 —— 两者相距足足三光年。
“涟漪的能量频率很奇特。” 青禾的藤蔓缠绕着检测仪器,数据图谱上的波纹忽高忽低,“既有时砂的时间能量,又有星絮的空间能量,像是两种能量在打架。”
镜像族的港口管理员匆匆赶来,他的反物质斗篷沾着星际尘埃:“已经有十七艘船被乱传送了!再这样下去,谁还敢走枢纽?”
阿木突然蹲下身,手指穿过一道细小的涟漪。指尖传来轻微的刺痛,脑海中闪过模糊的画面:秦安院长站在龙隐镇的水渠边,看着农夫们疏通被淤泥堵塞的支流。
“我知道了!” 阿木站起身,四象印记的光芒与涟漪产生共鸣,“就像龙隐镇的水渠,主渠和支渠要水量匹配。我们更新了时砂星云的‘支渠’,却没调整枢纽这个‘主渠’的能量分配。”
他调出枢纽的能量分配图,上面的红色区域正对应涟漪密集的地方:“时空平衡钟的功率降低后,时砂能量有部分分流到了枢纽。这些多余的能量找不到出口,就变成了涟漪。”
青禾的藤蔓突然指向枢纽中心的双生源晶阵列:“我们可以调整阵列的能量导向,让多余的时砂能量流入归真花海!那些花既能吸收能量,又能释放平衡波动。”
镜像族管理员却面露难色:“但调整阵列需要关闭枢纽三小时。现在港口积压了上百艘船,关闭的损失太大了。”
阿木望着通道中穿梭的星槎,突然想起《平衡之道》里的记载:龙隐镇的水渠维修时,老人们会用竹管临时导流。他对青禾说:“我们不用完全关闭,用星絮编织临时能量管道,先把多余的时砂能量引走。”
当星絮管道沿着枢纽内壁架设时,阿木的四象印记突然爆发出强光。那些肆虐的涟漪像是受到安抚,翻滚的幅度渐渐变小。青禾趁机调整双生源晶阵列,将时砂能量缓缓导入归真花海的方向。
三小时后,最后一道涟漪消失在通道中。镜像族的商船安全通过枢纽,船长在通讯中欢呼:“你们比秦安院长当年还厉害!他那时可是关闭了三天枢纽呢!”
阿木笑着摇头:“是他的智慧教会我们变通。就像龙隐镇的人,以前修桥要停工半月,现在学会了搭便桥,既不耽误通行,又能把桥修好。”
老校长的传讯再次传来时,全息影像中多了一位老者 —— 那是时砂族的老守护者。他手中捧着一个水晶瓶,瓶中漂浮着一缕流动的时砂:“这是‘流砂之芯’,能自动调节时砂能量的分配。秦安院长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一天,特意让我们世代相传,等合适的人出现。”
阿木接过水晶瓶,流砂之芯与他掌心的永恒砂产生共鸣,化作一道光流融入四象印记。刹那间,他的意识中闪过无数画面:秦安在双界学院授课的场景,各族学子在归真花海劳作的身影,还有未来的景象 —— 他和青禾站在新的平衡节点上,周围是更广阔的宇宙。
“平衡之道,在守常,更在通变。” 老校长的声音带着欣慰,“秦安院长留下的不仅是方法,是让后人不断创造新方法的勇气。”
当星槎驶回学院时,归真花海正散发着奇异的光芒。那些吸收了时砂能量的花朵,花瓣上竟浮现出时砂的纹路,既美丽又神奇。青禾摘下一朵花别在发间,藤蔓发带与花瓣的光芒相映成趣。
阿木望着花海,突然明白:他们这代人的使命,不是重复秦安的道路,而是沿着他开辟的方向,走出属于自己的平衡之路。就像龙隐镇的河水,既要流向秦安曾守护的土地,也要灌溉新的田野。
图书馆的《平衡之道》又多了一页新的笔记,字迹带着少年人的青涩,却透着坚定:“解决涟漪之惑,方知平衡不是死守公式,是像水流一样,遇方则方,遇圆则圆。”
窗外的平衡源晶依旧闪耀,光芒中似乎多了一丝流动的时砂光泽。阿木知道,新的挑战还在前方,但只要带着这份变通的智慧,平衡之道就会像永不干涸的河流,在多元宇宙中永远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