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赢集团总部顶层的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巨大的环形会议桌中央,全息投影悬浮着“地球守护者”组织刚刚发布的年度报告封面——一个被钢筋水泥丛林缠绕、痛苦喘息的地球模型。而报告的第三章,用加粗的红色标题写着:《伪绿色?剖析长赢集团“碳中和”神话背后的供应链阴影》。
负责ESG(环境、社会及治理)的副总裁李维,额头上的冷汗已经浸湿了眼镜框的边缘,他指着报告中几张模糊但指向性明确的图表和数据,声音干涩:“……他们指控我们,在计算‘星洲·雨林智慧塔’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时,刻意忽略了上游部分建材,特别是特种钢材和混凝土的隐含碳。他们通过非官方渠道,拿到了我们两家主要供应商在马来西亚和越南工厂的内部能耗数据……显示其碳排放强度,远高于我们在《绿色白皮书》中引用的行业平均值。”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只有空调系统低沉的嗡鸣。几位高管的脸色都很难看。“地球守护者”虽然不是官方机构,但在国际舆论场拥有极大的话语权,其报告直接影响着全球ESG投资基金的决策和公众的观感。一旦“漂绿”的帽子被扣实,长赢多年来苦心经营的绿色科技品牌形象将瞬间崩塌,股价暴跌、融资成本飙升、项目受阻……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的白皮书数据,是严格按照国际标准核算的!”一位负责技术的总监忍不住辩解,“我们只能基于供应商提供的、经过第三方认证的数据……”
“问题就出在这里!”苏晚晴打断了他,语气冷峻,“供应商提供给我们的数据是‘优化’过的,而他们实际运行的数据,被‘地球守护者’抓到了。这是我们供应链管理的重大漏洞!对手……或者说,那些不希望我们好过的人,这次找到了一个极其精准的打击点。”她看了一眼程长赢,没有明说,但所有人都知道,这背后很可能还有“衔尾蛇”残余势力的影子,他们在用另一种方式继续攻击。
程长赢坐在主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红木桌面,目光深邃地盯着那份全息报告。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愤怒或惊慌,反而像是在审视一个期待已久的对手。终于来了。他心中甚至闪过一丝了然。在前世,他就见证过太多企业倒在“ ESG ”这个看似光鲜,实则暗藏无数陷阱的战场上。将环保作为商业筹码,就必须承受被放在放大镜下审视的代价。
“李总,”程长赢终于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立刻以集团名义,发布一份简短声明。第一,感谢‘地球守护者’组织的监督。第二,承认我们在供应链碳足迹追踪上存在盲区,对此表示诚挚歉意。第三,宣布长赢集团将立即启动‘供应链碳中和透明化计划’。”
“道歉?”一位元老级高管失声,“程总,这岂不是坐实了他们的指控?我们应该强硬反驳!”
“反驳?”程长赢看向他,目光锐利,“用我们那份可能已经失真的白皮书,去对抗别人手里更接近真相的数据?那才是自杀。真正的强大,不是永不犯错,而是敢于承认错误并立刻纠正。”他顿了顿,环视众人,“这是一个危机,但更是一个机会。一个让我们把供应链管理,从‘账面合规’推向‘实质透明’的机会,一个重新定义行业标准的机会!”
他看向陈墨:“陈墨,你的团队,配合供应链管理部门,我要在七十二小时内,看到我们‘天工系统’的碳足迹追踪模块升级方案。不是仅仅对接供应商提供的最终数据,而是要能接入他们关键生产设备(如电弧炉、水泥窑)的实时能耗监测系统!我要看到每一吨钢、每一方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实时碳排流动!”
陈墨推了推眼镜,眼中闪烁着技术狂人接到挑战时的兴奋光芒:“没问题!只要供应商开放接口权限,我们就能做到!我可以设计一个不可篡改的数据流……”
“他们必须开放!”程长赢斩钉截铁,“晚晴,通知采购和合作发展部,立刻重新梳理我们的全球顶级供应商名单。向他们发出‘碳中和透明伙伴’倡议。愿意接入我们实时监测系统、共享真实碳数据的,长赢将在未来三年的采购份额上给予至少10%的倾斜,并共同分享由此带来的‘绿色溢价’收益。不愿意的……”他眼神一冷,“逐步减少合作,直至清出供应链!”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吸气声。这是要以一己之力,撬动整个行业的游戏规则!其阻力之大,可想而知。
“同时,”程长赢继续部署,语速快而清晰,“李总,你的团队负责起草《长赢集团全供应链碳中和白皮书2.0》。不要怕暴露问题,就把这次‘地球守护者’指出的问题,以及我们后续查证的真实数据,原原本本写进去!然后,详细阐述我们的‘透明化计划’和整改路线图。我们要做的,不是掩盖一个污点,而是把整块布都洗得更白,白到让所有人无话可说!”
“还有,”他最后补充道,语气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在《白皮书2.0》的结尾,以我个人和集团董事会的名义,做出一项承诺:长赢集团旗下所有新开发项目,在未来五年内,不仅要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更要努力实现‘自然正向’效应!也就是说,我们建造和运营的建筑,对环境的贡献要大于索取!”
自然正向! 这个词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会议室里激起巨大波澜。这意味着更严苛的标准、更高的成本、更复杂的技术挑战!这已经不是应对危机,这是在给自己戴上更沉的枷锁!
“程总,这……是否再斟酌一下?‘自然正向’目前在全球都只是一个概念……”另一位高管谨慎地劝道。
“概念,就是用来实现的。”程长赢站起身,目光扫过每一张充满忧虑和不解的脸,“诸位,我们长赢走到今天,靠的不是跟随,是引领。以前我们引领技术,引领模式,现在,是时候引领责任和标准了。‘漂绿’的指控打不垮我们,只会让我们变得更真实、更强大。执行吧!”
命令如山。整个长赢集团如同最精密的仪器,围绕着“供应链透明化”和“自然正向”这两个核心,高速运转起来。谈判团队飞赴全球各地,与供应商进行着一轮轮艰难而激烈的谈判;技术团队日夜不休地开发、测试新的碳追踪系统;公关和ESG团队则精心准备着那份注定会引起轰动的《白皮书2.0》。
过程远比想象的艰难。超过三成的核心供应商明确拒绝开放实时数据,认为这侵犯了他们的商业机密,甚至有人嘲讽长赢“异想天开”。内部也不时传来抱怨的声音,认为程长赢在“自找麻烦”。
但程长赢顶住了所有压力。他深知,这是通往未来的必由之路。重生带来的先知,让他无比确信,ESG和可持续发展,绝不仅仅是公关口号,而是未来商业世界的“新货币”和“准入证”。
一个月后,长赢集团召开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新闻发布会。没有回避,没有狡辩,程长赢亲自上台,发布了那份厚达数百页的《长赢集团全供应链碳中和白皮书2.0》。他坦然承认了之前的不足,详细展示了升级后的碳足迹实时追踪系统界面,公布了与首批 twenty 家“透明伙伴”供应商的合作细节,以及……那句石破天惊的“自然正向”承诺。
现场一片哗然,随即是雷鸣般的掌声。媒体的长枪短炮几乎要怼到程长赢脸上。这份坦诚、这份魄力、这份野心,震撼了全场。
“地球守护者”组织在报告发布后两小时,出乎意料地在其官网首页更新了声明,标题是:《从质疑到致敬:长赢集团为行业树立了危机应对与责任担当的新标杆》。
几天后,更大的荣耀降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将本年度的“地球卫士奖”(商业奖项)授予长赢集团,以表彰其在“推动建筑领域供应链碳透明化与践行‘自然正向’发展理念方面做出的卓越领导力和开创性贡献”。
颁奖典礼在联合国总部举行。程长赢站在璀璨的灯光下,接过那尊象征着全球环保最高荣誉的水晶奖杯。台下是各国政要、商界领袖和环保专家。他发表了简短的获奖感言,没有过多谈论自己,而是感谢了团队、合作伙伴,以及所有敢于直面问题、追求真理的人。
那一刻,他和他所代表的长赢集团,仿佛被笼罩在一种圣洁的光辉之中。“绿色勋章”实至名归。
然而,就在程长赢捧着奖杯,面对全球媒体镜头的微笑时,坐在台下贵宾席的苏晚晴,却收到了陈墨发来的一条加密信息。信息内容很短,却让苏晚晴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苏总,追踪系统显示,一家刚被我们清出供应商名单的马来西亚企业,其工厂的异常碳排放数据流,在中断前,曾与一个已被标记为‘衔尾蛇’残余势力的加密服务器,有过短暂而隐蔽的通讯握手。他们……似乎比我们更早、更清楚地知道那家工厂的真实排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