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哈哈一笑,表示同意万分,一副就等你这句话的模样。他身后的几位大臣一阵面面相觑,这仁侯,难怪无论朝中大臣怎么弹劾,都稳得一批,原因似乎再明显不过了。
总算是等到了吃饭的时候,满桌的佳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每一道菜都精致无比,显然出自大师之手。老朱与几位大臣入座后,纷纷动筷,每一口都让他们赞不绝口。老朱更是吃得眉开眼笑,对唐仨仁的厨艺赞不绝口,直言这比宫中的御膳还要美味几分。
席间,老朱看似不经意地提及了最近朝中发生的一些事情,言语间透露出一丝对大臣们的猜疑。唐仨仁静静地听着,也仅仅是听着。
几位大臣在一旁听得那叫是心惊肉跳,心中对这位仁侯又高看了几分,毕竟刚在老朱面前这般淡定的年轻人,估计连朱标都做不到。
“天德带着我大明的将士到北边,差不多有一年多时间了吧?”
没错,徐达确实是老朱最信任的人之一,但不管多么信任的人,在帝王眼里一旦带着大量的士兵出门,并且长时间没有回来,想想。
老朱的眼神变得深邃,似乎在回忆着往昔的岁月,又似乎在思考着什么。“想想,这世间的忠诚与猜忌,往往只在一念之间。天德此去,虽然是为了我大明的边疆安宁,但时间久了,也难免会让人心生疑虑啊。”
这话一出,唐仨仁的脸色微微一滞,果然,该来的终究还是要来了。
就算是马皇后,此时也是脸色变了变,她轻咳一声,试图缓解这突如其来的沉重气氛,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几位大臣更是大气不敢喘,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触了霉头。
老朱似乎并未注意到众人的反应,他继续沉声道:“但朕相信天德,他是我大明的栋梁,更是朕的左膀右臂。他的忠诚,朕从未怀疑过。只是,这人心啊,总是复杂的,时间一长,难免会有些风言风语。”
确实如此,唐仨仁闻言,心中暗自思量。他深知老朱的猜忌之心,却也明白这乃是帝王之术,无可厚非。
这世上或许只有跟着朱标一起出门,才不会被朱元璋怀疑吧?
察觉到老朱目光看过来,唐仨仁知道老朱是在试探他唐仨仁,如果不是唐仨仁救过马皇后,只怕今天老朱就不是试探,而是直接动刀子了。
唐仨仁心中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一脸的无辜来了句:
“老朱,你看我做什么?”
老朱闻言,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他轻轻点了点头,似乎对唐仨仁的这个“回答”颇为满意。
果然,唐仨仁就算功劳大得离谱了,依然是这副样子,显然唐仨仁还没有变,一直都是对所谓的权力没有任何的想法。
这就让人放心了,老朱突然明白过来,当初唐仨仁为什么要行那可怕的杀戮之事,将整个倭国的人送入海底,这算不算一种“自污”?
老朱心想,或许只有这样,才能让皇权更加稳固。他轻轻叹了口气,语气中多了几分温和:“你啊,朕只是看看,并无他意。”
唐仨仁装作没有听见,这关算是过了。
老朱这时继续说道:“你们都无需如此紧张,咱就是想问问大家伙的意见,天德在北边的时间久了点,现在唐仨仁你也回来了,要不将他换回来休息一阵?”
得,只要不瞎的人都看出来了,老朱这就是不放心了,加上朝中那帮子文臣啥的,天天弹劾来弹劾去,就算是再坚定的人都会有几分怀疑。
唐仨仁闻言,依然表示没有听懂,目光始终放在肖伊人娘仨那边,马皇后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这朱重八搞什么鬼?
“重八,天德在北边辛苦是辛苦了些,但北边局势复杂,贸然换人恐怕不妥。再者说,天德身为此次大明北征大将,你突然要将他换回来,他会怎么想?”
听着马皇后开口了,那几个大臣算是松了口气,没错,这帮子文臣是害怕徐达的功劳达到封无可封的地步。
但他们自己却又不敢将这层意思表现出来,就那“又想当婊子,又想要立牌坊”的那种心理。
老朱微微颔首,对马皇后,她说什么都是没错的,但他并未立刻表态,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唐仨仁:“仨仁啊,你觉得呢?”
唐仨仁心中一凛,这老朱还真是的,就这么急吗?没错,之前唐仨仁给人的感觉就是无牵无挂,现在么,老朱是不是觉得自己能够拿捏住唐仨仁了?
“老朱,你似乎在开始怀疑我了?”
这话一出,老朱脸色一变,院中所有人包括那几个大臣同样是脸色大变,因为唐仨仁说这样的话,简直有些大逆不道了。
但唐仨仁却显得极为坦然,仿佛在说一件极为平常的事情一般,他迎着老朱的目光,继续道:“老朱,别急着否认,我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你不就是担心徐达这样的武将,手握兵权,功高震主吗?”
老朱闻言,脸色更是阴沉如水,他没想到唐仨仁竟然如此直白地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这让他有些下不来台。
那几个大臣更是吓得浑身一颤,他们没想到唐仨仁竟然如此大胆,竟然敢跟皇上如此说话。
但唐仨仁却仿佛没有看到这些一般,马皇后在这里站着,就不信你朱元璋敢乱来,他继续说道:“老朱,你现在想的是,魏国公拥兵二十多万,现在又占据了北方那么宽的地方,他会不会拥兵自重甚至自立为王啥的....”
“大胆...”
老朱突然轻喝一声,帝王的心思可不要乱揣测,哪怕唐仨仁说的是真的,也不能这么大大咧咧的说出来。
“呵呵,老朱,你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唐仨仁没有一丝的害怕,老朱真要是小肚鸡肠容不下他唐仨仁,其实也没关系,他早就安排了一些人,真有那么一天,或许他唐仨仁会死,但肖伊人这边一定会被救下来。
朱标与马皇后都站了过来,看样子是准备保下唐仨仁了,老朱沉声问了句:
“真话如何?假话如何?仁伢子,你如今的功劳早已达到封国公的地步,二十出头的国公爷,咱不是不敢封,咱是怕....”
“从一开始,老朱你应该就发现,我好像从来就不想当什么官,爵位什么的封不封都无所谓,你容得下我,我就在这唐家铺,你容不下我,大不了将我驱赶出大明,甚至杀了我也没有关系...”
唐仨仁并不在意老朱刚才那些话,不等老朱再说什么,他继续说道:
“老朱啊,你成天疑神疑鬼的做什么,身为开国帝王,本不该有这样的思绪的,是不是这些文臣们天天闲的,还是说有了秘书团,老朱你闲的?”
老朱:“....”
老朱的脸色微微一变,随即又恢复了平静,他心中暗道:这小子,倒是牙尖嘴利。不过,他这番话,却也说得在理,自己身为开国帝王,确实不该如此多疑。
唐仨仁见老朱沉默不语,知道他是在思考自己的话,便继续说道:“老朱啊,你若是真的不放心徐达将军,大可以派人盯着点,不过,我相信徐达将军行事光明磊落,不怕任何人查。”
“刚才我说真假两种谎言,假话的话,我可以学那些文臣们一般,吹捧你老朱一番,再贬低那些武将们一番。”
跟着老朱一起过来的大臣一阵白眼,这不是在讽刺他们天天只会拍老朱的马屁吗?
“真话么,就是老朱你就是小心眼,功高震主啥的屁话你竟然也信?堂堂大明的帝王,你之功绩摆在那里,还会害怕臣子的功劳过高?怎么着,难道臣子的功劳太高了,就必须得是封无可封?”
“难不成,大明的将士,功劳太大,就得封他当个皇帝不成?封王,封到世界各地去就不行了?”
最后一句,当真是震耳欲聋,在场的各位无一不是再次脸色巨变,这话若是传出去,那可是要掉脑袋的。但唐仨仁却像是浑然不觉,依旧侃侃而谈。
“老朱啊,你看看历史上的那些帝王,哪个不是疑心病重,最后搞得朝臣离心离德,国家动荡不安?你可别学他们,咱们大明,可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说到底,唐仨仁是想告诉老朱,大明目前的地方还是小了点,若是将整个世界给占了,还愁没地方封赏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