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的脸色阴晴不定,他自然知道唐仨仁这番话是在提醒他,他也不得不承认,这番话说到了他的心坎里。他身为开国帝王,自然知道功高震主的道理,但徐达等人毕竟是跟他一起打生打死走到现在的,尤其是徐达,老朱是绝对信任的。
但所谓人言可畏,朝中那帮子文人的嘴,简直不要太恶心人,问题是老朱又不能全杀了,尤其是一些地方上的官员,若真杀光了,大明这么大的地方,未来更大的地方,总不能让老朱一个去管吧?
“好了,唐仨仁,你少说两句吧。”老朱终于开口了,他的声音有些沙哑,显然是被唐仨仁这番话给气到了。
唐仨仁见状,也知道适可而止,便不再多言,不过今天这番话确实够刺激,估计老朱今晚是别想睡个好觉了。唐仨仁心中暗笑,却也知道,自己这番话,算是彻底将老朱心中的疑虑给挑明了。
老朱是个聪明人,自然知道该怎么做,至于那些朝中的大臣,哼,他们若是真敢乱嚼舌根,老朱也不会手软,那是真会提刀砍人的。
一旁的马皇后与朱标都是重重舒了口气,知道唐仨仁这一次算是“逃过一劫”,要说真被吓到的人,就是肖伊人了。
刚才她是真被唐仨仁的举动吓到了,不过看眼下这模样,大明的洪武大帝似乎并没有要跟唐仨仁急的意思,而且马皇后都松了口气,自然不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
“仁伢子,你的功劳没了....”
老朱一句话,谁都听出来了,唐仨仁今天的这件事情算是过去了,至于他在南边平叛的功劳,唐仨仁表示这件事情他还真没有干什么。
朱标早在奏折中就说过,南边平定叛乱的事情唐仨仁还真没有多少参与,毕竟当时沐英李文忠将军陪着朱标一起以围点打援的方式对付那群土司时,唐仨仁带着那三千纨绔子弟们跑天竺去了。
至于在天竺干了什么,那些勋贵子弟们回来后都是守口如瓶,或许正是因为这件事情,应天的那帮子大臣们这才坐不住了,才会弹劾他唐仨仁的。
毕竟是唐仨仁不听军令,把那三千人带到天竺,若是没能将这三千人当中的那六百真正勋贵子弟完整的带回来,那事情就有些夸张了。
光是“违抗军令”一条,就足够逼着老朱不得不杀他唐仨仁了!可老朱却没有干这种事情,只是轻飘飘的一句“功劳没了”,上辈子习惯当牛马的唐仨仁表示完全可以接受。
毕竟活着一定要学会一件事——活干好了一定要说“这是领导有方”,没干好就一定要主动承认是“下官能力不足”,不管怎么样,像今天这种直接跟老朱这种“扯淡讲真话”的事情,以后不会再干了。
你没看到刚才在场的所有人皆是屏住了呼吸,大气都不敢喘一下,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惹恼了这位杀伐果断的帝王。
“弹劾你的事到此为止,反正你也将那三千人完整的带回来了,现在说说看,你带他们三千人跑到天竺去,干什么去了?”
唐仨仁嘿嘿一笑,该怼的已经怼出来了,并且老朱也接受了,那么接着就是得怂,装也要装怂不是?
“当时我觉得这三千士兵也起不到多大作用,想着这三千人都是有后台的,万一谁死在战场上都不好,所以就带着他们去天竺溜了一圈,然后在山林中迷路了,这不就耽误了么....”
这个理由别说老朱,就连那几个大臣也都是一脸不信,你骗鬼了这是?
唐仨仁说完,还故作无奈地摇了摇头,似乎对自己的“迷路”经历感到十分懊恼。
老朱眯着眼睛,上下打量着他,似乎在判断他话中的真假。那几个大臣也是面面相觑,心中暗自嘀咕:这唐仨仁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迷路?哼,咱就不信你这三千人都是这么说的,毛镶,回头你去问一下罗大炮那小子,不对,罗大炮那小子跟仁侯是一伙的,你安排人去套那三千将士的话,咱真的好奇,你们消失的那一个月时间,在天竺到底干了什么。”老朱突然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玩味。
唐仨仁心中一惊,面上却不动声色,嘿嘿笑道:“老朱说笑了,臣哪有那胆子在天竺搞事,不过是带着兄弟们转了转,长长见识罢了。”
其实就算知道了又怎么样,不就是占了人家的得里,让人家不得不弄个新得里,然后就是炸了人家的“圣河”上游么?
没什么大不了的——吧?
北边,徐大将军的中军大帐。
徐达看着南边京城发来的信件,明显有些惊讶,南方土司叛乱了?然后又被迅速的镇压了?还有那什么天竺,不是自古以来传得不错么?咖喱加屎的气味,想想都觉得恶心,难怪那地方唐仨仁看不上。
“能够孤军深入,并且全身而退,足见仁侯确实厉害。”
看完京城发过来的信件,还是老朱让人写的,徐达明白这是老朱对他的一种信任,同时也是一种提醒。
就是你徐达不管打到哪里,你终究还是我大明的臣子,是我大明的魏国公。
徐达轻抚着信纸,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他深知,这封信不仅仅是传递信息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把双刃剑,既展示了老朱对他的信任,又暗含了敲打之意。作为大明的魏国公,他徐达的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稍有不慎,便可能引来无尽的猜忌与麻烦。
想到这里,徐达深吸一口气,转身回到帐中。他提起笔,开始撰写回信。在信中,他既要表达对老朱的信任与感激,又要说一下目前西北这边的战况。
“去把蓝玉叫过来....”
过了一会,蓝玉风风火火的出现在帐中,徐达也不多说,直接问道:
“看看这地图上,我们现在应该是打到哪里了?”
蓝玉一愣,将他叫过来就问这事?但蓝玉很快便恢复了常态,他走到地图前,仔细端详了一番,然后指着地图上的一条河流标志说道:“我们目前已经推进到了这里,这条河我之前让将士们去试探过了,并不深,若是强行渡河的话,或许会给我们造成一些麻烦,不过影响不大。说起来我还想带人去更北边的冰海看看呢....”
没错,不久前徐达所率的大军确实到了一处冰海旁边,唐仨仁若是在这里,一定会告诉他们,那里是北冰洋。
这个时候这里不是一般的冷,不过有那什么各种羊毛衣服的加持,加上棉衣啥的,目前明军的几十万大军并没有出现冻死人的现象。
加上铁路修了一段接近那什么“没斯课”,一些补给什么的,徐达还真不担心,这一路打过来,除了在那什么“没斯课”的地方遇到了一些像样的抵抗之外,其他的真没有遇到一合之敌。
这让徐达有些明白之前唐仨仁一直说的“大明无敌”不是吹牛了。
就是这地图上标注的一些地名啥的,看着有些奇怪,像那什么“没斯课”?还有这条河,叫啥子“来英河”,河对面还有叫“八离”的,这些“化外之人”果然是不会取名字呢。
这些名字看着奇奇怪怪的,但越往西边,徐达就发现,真如唐仨仁给的地图上标志一般,这边还真没有什么比如那土豆、银山之类的“好东西”。
“咱们出来也有一年多了,这几天直接打过河去,再往前一直推进到海边就行了,这边的城镇就是一堆狗屁,脏的要死,那些女人也都是表面看着干净....”
蓝玉抱怨了一句,徐达没有反对,确实如此,这一带的地方算得上是不毛之地了,还不如往东边打,过了那什么“白令海峡”去占那边两块不小的地方,还能占了用来种土豆和那什么唐仨仁提到过的“玉米”。
徐达其实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出征之前,唐仨仁似乎提醒过,有些地方就算是没用,那也得先占下来再说,你不用并不妨碍先占着。
徐达微微颔首,他心中明白,蓝玉这小子虽然有时候有些冲动,但打仗确实是一把好手。
“传令下去,让将士们准备渡河,我们争取早日平定这西边的不毛之地。”徐达沉声道。蓝玉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他早就想着早点回去了,现在徐达终于发话了。
“是,大将军,我这就去安排。”蓝玉抱拳道。
徐达看着蓝玉离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听唐仨仁提到过一个祸害,叫什么‘尤台人’的,有机会顺手灭了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