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处于王府井的全聚德烤鸭店出来,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
这一顿饭,吃的二女很高兴,各自的小脸上,红扑扑的。他们总共吃了1只烤鸭,12个门丁。
喝了3瓶“南极企鹅”。
最后还给老妈带了1只烤鸭和4个门丁。
一只烤鸭带薄饼、黄瓜丝等一套,是12块钱;一个门丁2毛钱,一瓶“南极企鹅”1毛5分钱。
这顿饭,总共花了28.7元钱。
不算粮票、肉票。
付钱的时候,苏小婷和何雨水,又是一起大喊“奢侈”!
现在,他们开始往回走。
二女在前,苏浩在后。
在西单商场,苏浩给二女一人买了一件“布拉吉”,和一双小白鞋。
回到钱多那里取自行车的时候,苏浩便让钱多带着她们,到女售货员的更衣室,直接换上。
二女要回去再穿,苏浩不同意。
买上了,不穿干啥?
再说了,这里人这么多,不穿何时穿?锦衣夜行吗?
事实证明,苏浩的决定没毛病。当二女回来,往那里一站,直接引来钱多和其他男女售货员的一阵惊叹。
尤其是苏小婷,个头不低,穿上之后,更是显得亭亭玉立!
“真漂亮!”
钱多直接竖起大指,并向周围的售货员显摆:“这可是我的两个妹妹,羡慕不?”
“年轻,穿啥都好看!”
一个三十来岁的女售货员不乏酸意地说着。
“闺女,布拉吉从哪买的,多少钱,我也去给我闺女买一件。”
一位顾客上前向二女打听着。
布拉吉就是连衣裙,苏浩给二女买的布拉吉,面料都是“的确凉”的。
款式一样。
的确凉,是一种合成纤维纺织物,属于涤纶面料,做成衣服具有不皱褶,易清洗等特点。
尤其是夏天,穿上很凉爽。
在这个时代,属于高档面料,一般人还真买不起。
就苏小婷和何雨水身上的这件布拉吉,一件就要16块钱!
相当于苏浩身上的两套工装了。
小白鞋倒是不贵,也是帆布胶底鞋,不过是白色的。
是这个时代青少年们的至爱。
一些学校,春秋两季开运动会的时候,运动员上场,都要求穿这种小白鞋。往日,苏小婷没有,老妈只好到处给她借。
这鞋,一双需要3块钱。
但这还不算完。
尤其是苏小婷身穿青色小碎花的“布拉吉”,脚踩小白鞋,推着那辆崭新的二六女式自行车要走的时候,再次引来全场惊叹!
带动的其他顾客,尤其是一些年轻的女顾客,都是纷纷涌向那自行车区,去看和她同款的自行车。
这个时期,商场里没有模特,苏小婷倒是结结实实地为西单商场做了一回宣传!
一个拿着相机的外地女顾客,自称是来自遥远的新疆,是《*疆日报》的摄影记者。还拿出了记者证,说是要“采风”,展示新时代少年的风采。
便是将苏小婷带到商场的一个吊扇下,让苏小婷一个手扶车把,一个手向上伸开,背靠自行车摆了一个造型,给她拍了个照。
苏小婷长发飞扬,那清纯的气息瞬间传遍全场!
拍完,那记者,又给何雨水拍了一张。还要了苏浩家里的地址,说回去后,洗出来,就给他们两个寄过来。
爱美,是人的天性。
什么时候,都不能拒绝。
这个时期,照相机很少。人们照相,照个结婚照、拍个全家福啥的,那都是到照相馆里,而且都是黑白照。
苏小婷从小到大,都没有照过相。
很是高兴。
还要了人家那记者的地址、姓名等相关信息,说一定回信谢谢人家。
“胡主任,我看我们应该把我这两个妹妹请来,每个周日,顾客高峰的时候,就让她们穿着这身,给咱这自行车摆摆造型、宣传宣传吧?
卖得准快!”
钱多则是给他们商场的胡主任提建议。
这货还真有点商业头脑。
这时候,商场售货虽然还没有“模特”这个概念,但脑袋好使的钱多,还是看到了“广告”带来的商机。
“好是好。”
胡主任则是摸着下巴,欣赏着,但还是摇摇头,“算了,没啥用。”
没有说理由。
不说大家也都明白,这个时期还是物资匮乏的时期。自行车,不是人们不买,而是买不起;一般人还没有票,买不到。
做宣传,确实没有多大的意义。
二女现在,又是推着自行车走在了王府井的大街上,再次引来游人的注目。
有几个小年轻,想上前搭讪,但看到二女身后跟着、人高马大、护花使者似的苏浩,只好止步。
也只能饱饱眼福了。
也算他们幸运,没敢上前。要知道,苏浩这里,只差2%了,正想找一个倒霉蛋呢。
“等上了初中,咱俩还去一个学校。到时候,我用自行车驮你。”
“上学时候你驮我;放学回家我驮你。”
二人边走,边低声议论着,浑然没有去看周围人羡慕的目光。
但看得出,二女的心情很好。
尤其是苏小婷,买了新自行车,穿着新衣服,又是走在王府井的大路上,高兴的脸色愈加的红艳。
小公主似的。
“行了。”
待到出了王府井,苏浩从苏小婷手中接过了自行车,“我们还是早点回家吧。再让你们这样逛街,指不定招来什么人呢。”
说着,便是一指自行车的车杠,对苏小婷说着,“你坐前面。”然后又是看向何雨水,“你坐在后面车架!”
“哥带你们飞!”
便是带着二女,穿过街道,向家里骑去。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轻轻,飘荡在水面……”
一路上三人说说笑笑,唱着属于这个时代的歌。清风吹拂着二女的长发,留下一路欢声笑语。
待到路过南锣鼓巷派出所的时候,苏浩停下车,带着二女走进了派出所,在那里办了车证、打了钢印。
又花了2快5毛钱。
有了自行车证,车把、车拐子上都打上钢印编号,这自行车就算是有了“户口”了。
即使是丢了,也能找到。
这一趟,苏浩总共买了1块手表,1辆自行车,3件衣服(有一件是给老妈买的),3双白鞋(有一双是他自己的)。
还领着二女到全聚德大快朵颐了一顿烤鸭。
总共算下来花了370多块钱!
花了4斤粮票,2斤肉票。这还不算钱多给的自行车票、手表票,以及给他省下的近百块钱。
如此,他身上,就剩下240来块钱了。
不过,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他相信,这个时代,只要自己肯努力,有的是挣钱的机会!